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护理研究进展
2017-04-01许玉珍
许玉珍
(崇左市大新县妇幼保健院,广西 崇左 532300)
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护理研究进展
许玉珍
(崇左市大新县妇幼保健院,广西 崇左 532300)
剖宫产是一种临床在临床比较常见的外科手术,主要是利用手术切开母亲腹部和子宫的方式将胎儿娩出,已经成为处理难产和高危妊娠的主要医学手段。虽然剖宫产手术在临床的应用比较成熟,但是术后仍可造成疼痛的症状,对产妇的机体造成影响,不利于产妇的恢复。本次将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护理对策进行综述,以期改善剖宫产术后的疼痛情况,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
剖宫产;疼痛;影响因素;护理
剖宫产术是一种非自然、有创性的分娩方式,可避免因阴道分娩对胎儿及母亲造成的伤害,成为解决多胞胎、胎位不正、产程延迟等难产及高危妊娠的主要手段[1-2]。受到术后下腹部切口和子宫收缩的影响,剖宫产术后会产生疼痛的症状,不仅对产妇的睡眠、休息和饮食产生影响[3],还会导致产妇产生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影响产妇的乳汁分泌,甚至影响产妇产后身体的恢复[4]。在文中将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和护理研究展开综述,结果如下:
1 疼痛的定义
疼痛是一种临床的常见症状,是继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四大生命体征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5]。现代医学认为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将其定义为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产生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可作为对机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警告,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的防御性保护措施[6]。
2 剖宫产术后的影响因素
2.1 手术有关的因素
①手术切口因素:手术切口造成组织的创伤,使机体产受到伤害性刺激,这些刺激促使组织细胞产生炎性致痛物质,刺激感受器产生痛觉,同时使中枢神经敏感化,增加对疼痛刺激的反应程度[7-8],因此剖宫产手术切口对组织神经末梢产生的机械性损害,并造成中枢和周围神经功能对疼痛刺激的敏感性增加是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9]。
②子宫收缩:分娩后增加催产素和前列腺素的分泌,这些激素作用于子宫,引起强烈的子宫收缩,发生子宫肌肉的缺氧,使产妇产生疼痛[10]。另外在母乳喂养时,婴儿的吮吸可导致子宫收缩产生疼痛[11]。
③精神因素:多数初产妇没有生产经验,在产前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可增加皮质醇、儿茶酚胺、内吗啡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产妇对疼痛的敏感性[12]。
2.2 护理人员有关因素
①对疼痛认知不足:多数的护理人员认为剖宫产术后的疼痛是必然的,无需采取相关处理措施[13]。另外经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在我国约有30.5%的护理人员认为自己对疼痛的了解知识无法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14]。
②对疼痛的评估不足:受到传统护理模式影响,国内多数的基层医院对剖宫产术后的疼痛评估缺乏有效的评估,对疼痛评估工具的了解不足,从而影响对疼痛评估的准确性[15]。
3 剖宫产术后的镇痛对策
3.1 提高护理人员对疼痛的认识
对护理人员进行疼痛知识的相关教育和培训,让护理人员了解到疼痛对病人产生的影响,使护理人员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帮助患者管理和控制疼痛。
3.2 重视对疼痛的评估
将剖宫产术后的疼痛评估作为产科的常规护理,根据疼痛评估结果对产妇实施相关的疼痛护理。另外选择合理的疼痛评估工具,可将数字疼痛评分量表(NRS)和语言疼痛评分与语言疼痛评分量表(VRS)相结合,让产妇从主观感受将疼痛程度以数字进行表述,保证对疼痛评估的准确性[16]。
3.3 加强患者对疼痛的认知
对病人实施疼痛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疼痛的认知度,有研究资料显示,在术前对病人实施疼痛教育不仅可提高病人对疼痛的认知度,还可降低产妇术后的疼痛感知[17]。另外王均凤学者的研究中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疼痛可提高术后的镇痛效果,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18]。
4 剖宫产术后的疼痛护理措施
4.1 基础护理
①做好病房的环境卫生,保持产妇居住环境的干净、整洁与安静,避免过强的光线,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为产妇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增加产妇的居住舒适度。②体位护理:待产妇的生命体征平稳后,指导其采取半卧位,以增加产妇的舒适度,另外在产妇初次离床活动时先将床调高,在协助其进行由侧卧位-坐位-站立下床的体位改变,以减少对腹部切口的牵拉,降低痛感。③换药护理:在对产妇切口进行换药时要保持注意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情况,粘贴辅料时要保持适宜的松紧度。另外指导产妇咳嗽时以手或枕头按住切口部位,以防止咳嗽剧烈造成牵拉伤口引起的疼痛[19]。
4.2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
在术后对产妇进行疼痛评估,根据产妇的NRS和VRS疼痛量表评分将产妇的疼痛分为四个等级,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分及以上为重度疼痛[20]。无痛者无需采取镇痛措施,轻度疼痛可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或指导患者听音乐以及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缓解痛感;中重度疼痛者可尊医嘱予以药物镇痛。
5 结 语
剖宫产术后的疼痛会对产妇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的应激反应,不仅会使产妇产生严重的不适感,还可影响产妇的恢复,甚至影响产妇的乳汁分泌,对新生儿造成影响,因此在剖宫产术后对产妇进行疼痛护理是非常必要的。在临床的工作中应根据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以降低产妇的痛阈值,提高其舒适度,促进产妇更快的恢复。
[1] 於艾梅.剖宫产术后疼痛护理研究进展[J].医药前沿,2016,6(10):14-15.
[2] 言利珊.剖宫产术后疼痛护理及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9):161-162.
[3] 张 明,谭诗亮,潘丽娟,等.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3):48-51.
[4] 李兰兰,冯 莺.剖宫产术后镇痛对产妇泌乳影响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4,21(22):21-24.
[5] 黎金玲.剖宫产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及研究进展[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3):2301-2302.
[6] 刘华琳.剖宫产术后疼痛护理的临床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5,28(47):284-285.
[7] 李 丽.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旬刊,2014,22(4):16-17.
[8] 王均凤.疼痛教育对剖宫产产妇疼痛控制的认知及疼痛控制满意度的影响[J].母婴世界,2016,16(7):80-80.
[9] 程 聪.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1):257-258.
[10] 梁 会,周学城.剖宫产术后疼痛控制的护理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2,11(8):576-576.
[11] 赵丽娜,郑雪芬,俞忆春.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原因及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13,11(20):1890-1892.
[12] 黄雪斌.剖宫产术后疼痛控制的护理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6):2160-2162.
[13] 张春竹.剖宫产术后疼痛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0):196-197.
[14] 吴 燕,黄 竹.剖宫产术后疼痛控制的护理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301-3302.
[15] 高丽红,周荣向.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2):1949-1950.
[16] 罗仁芳.剖宫产术后疼痛控制护理及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0):4215-4216.
[17] 董 会.剖宫产术后疼痛控制护理进展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2):29-30.
[18] 吴 莲.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38-39.
[19] 叶 赟,张兰凤.术后疼痛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7):77-79.
[20] 贺 琰.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65(10):103-104.
本文编辑:刘帅帅
The effects of the postoperative pai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ursing research
XU Yu-zhen
(Chongzuo city big new county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hospital,Guangxi Chongzuo 532300,China)
R719.8
A
ISSN.2095-8803.2017.04.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