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行为干预护理措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行性

2017-04-01顾丰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依从性

顾丰艳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探析行为干预护理措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行性

顾丰艳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运用行为干预护理的疗效与可行性。方法 将80例本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分析对照组40例传统护理与实验组40例行为干预护理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临床指标。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关节压痛指数、HAQ评分、晨僵时间与治疗依从性分别为97.5、(2.8±0.7)、(2.3±0.4)分、(33.4±8.1)min、9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为干预护理不惟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指标,也可显著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类风湿关节炎;行为干预护理;疗效;可行性

在临床护理当中,本院最常用行为干预护理与传统护理等方式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护理。本次择取80例患者开展研究,旨在探讨行为干预护理对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指标与治疗依从性产生的影响,希望能够指导临床护理方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男16例,女24例;病程0.3~18年,平均(9.4±3.2)年;年龄33~74岁,平均年龄(52.6 7.6)岁;文化程度中初中以下、初中至高中与高中以上分别为23例、14例、3例。对照组女25例,男15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2.8 7.5)岁;病程0.4~18年,平均(9.6±3.3)年;22例初中以下,13例初中至高中,5例高中以上。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疾病;②未明确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③存在心肝肾等多功能不全;④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⑤尚未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阳性类风湿因子,持续6周晨僵≥1 h/d或≥3个关节肿胀,手X线显示骨质疏松、关节间隙狭窄等类风湿关节典型改变症状,类风湿结节,资料完整,积极配合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指导患者应用抗风湿、抗炎药物,行生活保健指导、功能锻炼、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从而促进其早日康复。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行为干预护理,具体如下:①饮食行为:饮食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质的增强和疗效的提高极有帮助,针对这种存在的关节疼痛的慢性疾病患者,应考虑其消化功能与食欲受到了疾病严重的影响,需要为其准备高维生素、高蛋白与高热量的易消化食物,也需要确保食物营养均衡、新鲜以及荤素搭配。建议患者选用钙含量高的食物和新鲜水果蔬菜,不能食用动物内脏、高脂肪类、凉性、辛辣刺激性与尿酸含量高的海产品,以免关节症状剧烈加重。此外,嘱咐患者少食柑橘、咖啡与茶叶。②生活行为:为患者准备干燥、向阳、光线好、空气清新的病房床位,确保床铺平整、干净。告知患者将洗脸与洗脚的水温控制为45~50 ℃,习惯性在睡前泡脚和泡手,将热水浸至踝关节与腕关节以上,浸泡时间约为20 min,以此来促进血液循环。在临睡时将弹力手套佩戴好,以免发生晨僵。告知容易发汗的患者及时运用毛巾擦汗,同时对汗水浸湿的衣服与被褥进行洗晒、更换,避免受潮。针对夜间盗汗的患者应用玉屏风散等中药制剂止汗,告知患者根据天气变化加减衣服,确保衣着舒适与保暖,尽量不要在冷飕飕的区域光脚、穿短裙、穿凉鞋,也不要用风扇和空调等制冷电器,做到预防感冒、加强保暖等自我护理[1]。让患者注意卫生间的地面,以免出现滑倒。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障睡眠质量,维持大便畅通,注意劳逸结合,而且要重视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在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通过卧床休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③服药行为: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掌握抗风湿、抗炎药物的副作用、效果、剂量、用药方式等相关知识,要求患者遵医嘱按量按时坚持服药,不能够自行停药、漏服或私自减药[2]。

1.4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①临床指标:指晨僵时间、HAQ评分(即日常生活能力健康评分)、关节压痛指数等指标的变化。②护理满意度: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中设置“不满意”、“一般满意”、“满意”以及“非常满意”等项目,满意度=(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③治疗依从性:指组间服药行为、生活行为、饮食行为等方面的依从性,满分为100分,其中>90分为完全依从,80~90分为依从,61~79分为部分依从,<60分为不依从,依从性=(完全依从+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实验组治疗前关节压痛指数、HAQ评分与晨僵时间分别为(9.3±1.4)、(6.1±1.5)分、(89.6±29.5)min,关节压痛指数治疗后为(2.8±0.7),HAQ评分治疗后为(2.3±0.4)分,晨僵时间治疗后为(33.4±8.1)min;对照组治疗前关节压痛指数为(9.4±1.3),治疗前HAQ评分为(6.2±1.4)分,治疗前晨僵时间为(89.4±29.3)min,治疗后关节压痛指数、HAQ评分和晨僵时间依次为(5.2±0.8)、(3.4±0.3)分、(48.6±18.5)min。与治疗前相比,两组临床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临床指标得到改善,(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

对照组8例患者一般满意,3例患者不满意,20例患者非常满意,9例患者满意,护理满意度72.5%;实验组不满意0例,一般满意1例,满意7例,非常满意32例,护理满意度97.5%。组间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实验组28例完全依从,10例依从,1例部分依从,1例不依从,治疗依从性95%;对照组完全依从为16例,部分依从有6例,依从为13例,不依从有5例,治疗依从性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类风湿关节炎为目前临床中致残性很强的疾病。由于病程长、难根治,而且患者时刻承受着关节肿胀、僵痛等折磨,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因此临床护理有重大的责任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以及缓解各种疾病因素引起的不良症状[3]。行为干预护理是有效的、积极的一种类风湿关节炎护理方法,可有计划的长期性帮助患者规范自身的服药行为、生活行为与饮食行为,故对病情控制、缓解症状,以及避免组织器官功能废用等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4]。

由上述结果可知:①采取行为干预护理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应用传统护理的对照组40例患者,提示行为干预护理能够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护理中发挥重要价值,可促进护患关系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②实验组患者经行为干预护理后,关节压痛指数较对照组小,HAQ评分较对照组低,晨僵时间较对照组短,证明行为干预护理对关节压痛指数、HAQ评分、晨僵时间的降低与缩减极有帮助。③实验组在行为干预护理中有着高于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这说明行为干预护理能够发挥辅助治疗作用,临床应用性强。

由此表明,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护理中实施行为干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依从性,也能够改善其重要的临床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1] 孔小阳.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1(135):3523-3524.

[2] 卢小玲.行为干预护理措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9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3,11(161):1718-1719.

[3] 郑粤湘.中药熏蒸及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2,09(53):147-149.

[4] 顾巧英.认知行为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34(04):106-107.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593.22

B

ISSN.2096-2479.2017.12.20.02

猜你喜欢

类风湿关节炎依从性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50例
藏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