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护理体会

2017-04-01韦翠菊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精神障碍社区护理

韦翠菊

(广西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城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西 柳州 545001)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护理体会

韦翠菊

(广西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城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西 柳州 545001)

目的 探讨积极主动的护理干预对精神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社区107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给予社区规范护理的63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采取针对性护理的对策及效果。结果 63例患者维持规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期间,59例患者病情、心理状态均相对稳定,能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和简单的社会劳动,生活基本自理;1例患者病情稳定。结论 严密的临床观察和细致的心理护理是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有效方法。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护理;体会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剧,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心理应激因素日益增加,本人对本社区107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给予社区规范护理的63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社区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07例,其中精神分裂症52例,双相情感障碍2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4例,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49例。对其中63例患者给予规范社区护理(精神分裂症52例,双相情感障碍2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4例,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5例),包括男32例,女31例,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50±3)岁。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存在敏感、多疑性格,多数迅速发展为妄想、幻觉、被迫害、被控制,情感、行为受妄想和幻觉的支配,觉得周围的人都在议论自己,或被高科技监视,或食物中被人下毒等。所有患者均由广西脑科医院、柳州市精神病医院、柳州市柳钢医院精神科等专科医院确诊。

1.3 治疗用药

常用西药物如下:舒必利片维持量为200~600 mg/d;利培酮片最适剂量为2次/d,2~4 mg/次(2~4片);喹硫平片口服80~160 mg/d;氯氮平片维持量为100~200 mg/d;奥氮平片10~20 mg/d;阿立哌唑片10~30 mg/d。

1.4 护理标准

1.4.1 病情稳定患者,若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3个月随访1次。

1.4.2 病情基本稳定者,随访为2周1次,连续随访3次仍未达到稳定,请精神科医师技术指导,必要时与患者原主管精神科执业医生联系,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调整过1次剂量后,随访为1次/2周,连续观察4~6周。

1.4.3 对于病情不稳定患者,应建议立即转诊到专科医院住院治疗,并在患者入院2周内进行随访。对于居家治疗不稳定患者应进行应急医疗处置,并每2周随访1次,直至患者症状稳定或比上次已有好转,可维持调整后治疗方案,3个月随访1次。

1.4.4 应急医疗处置:患者出现病情恶化、伤己或伤人毁物行为或危险、急性/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急性躯体疾病等症状时,基层医务人员应立即联系社区民警、社区残疾人管理员、专科医师等相关部门协同处理[1-2]。

2 护理效果评估

维持规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期间,59例患者病情、心理状态都相对稳定,能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和简单的社会劳动,生活基本自理。大大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对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1例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在家庭随访时发现其私藏砍刀,有暴力倾向,已同主管精神科执业医生联系,现在药物剂量在调整观察期。

3 护理体会

3.1 专人看护,做好安全护理

急性发作期,患者思维断裂,行为不能受意识的支配,处“游离”状态,随时会改变自己的行动目的。故患者能接触到的地方,严禁摆放任何危险物品,同时还要严防患者吐药、藏药、抢药、吃错药。所以居家治疗的患者,必须有专人的看护,强化对患者的日常护理,密切观察其行为变化,及时发现患者的危险举动,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3.2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耐心倾听患者倾述,让其说出内心想说的话,想做的事,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同情心,以及娴熟的护理技巧,充分了解患者的各类情况,施护因人而异。病中的患者心境不良、妄想、疑虑等会交替出现,确信自己被人监视、被人迫害,担心自己的财产被别人侵占,担心自己日后无人照顾等等,是此类患者的典型表现。所以,护理人员应该给其精神上的支持,帮助其正确的认识现实,认识自己。随着药物治疗的奏效,患者会对妄想、幻觉的信念动摇,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启发其意识到此为疾病症状。应设法满足患者正当的要求,劝导患者时,应小声耳语,真诚、耐心,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和安全感,有利于其接受、配合治疗和护理。

3.3 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按照“早期、足量、足疗程”的原则。坚持系统用药,坚决执行药物规范治疗,密切观察服药后患者的反应。不良反应严重时,应及时联系医生,考虑换药。服药早期,采用每日发药的形式,准备温开水,看护患者将药服下。为预防急性期患者向慢性和残疾转化,应向患者及家属宣传长期服药的重要性,让家属和患者了解,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发率很高的疾病,且每复发1次,病情就加重1次,增加治疗难度。因此,长期坚持规律服药,是预防复发的核心[3]。

3.4 睡眠护理

睡眠障碍几乎见于各种精神疾病患者。保证患者的睡眠,对巩固治疗效果,稳定患者的情绪有重要的作用。必要时,可以服用镇静安眠药。

3.5 健康教育

3.5.1 对于首诊患者,提供临床规范化治疗,开出健康教育处方,降低病耻感。鼓励、指导恢复期患者多与周围的人接触沟通,参与力所能及的集体活动和家务活动,树立重返社会的信心。同时,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带来对工作、生活的负面影响,降低对未来的期望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3.5.2 对家属及监护人进行健康教育。可通过专题讲座、咨询、健康教育处方等灵活方式,提高其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应对能力,让患者家属或监护人掌握必要的疾病治疗和康复的知识,尽快适应照顾者的角色。指导其在与患者交流时,应放慢语速、交流内容简单明确。要善于发现患者的微小进步,及时的给予鼓励,尽可能的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休养环境。

4 结 语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各级卫生部门对如何切实有效的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防治工作尚在探索中。由于医疗资源有限,大多数患者只能依赖家庭、社区康复,这就要求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随访人员,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对患者进行规范的护理随访。所以社区卫生工作人员要加强患者登记报告,做好患者服务管理。要对精神障碍患者定期进行排查,全方位、多渠道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发现登记和发病报告,努力做到“乡镇不漏村(居),村(居)不漏户,户不漏人”,逐人建立健康档案,并录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管理系统》,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对纳入管理的患者提供随访管理、危险性评估、服药及康复指导。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感,专业的技术知识,对患者真诚的关怀和同情心,是做好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护理的必备条件。另外,在社区中要积极开展行为异常人员线索调查和疑似患者筛查,早期识别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宣传教育,鼓励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人员及早去正规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就医诊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时间和及时规范的治疗,不但是最为有效的精神障碍预防措施,而且是患者得以良好康复、重新回归社会的关键。

[1] 章文娟.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随访及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5):97.

[2] 李佳勋,杨淑恩.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在社区精神障碍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5):1430-1431.

[3] 杨巧玲.社区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心理护理与行为指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3:2027-2028.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2

B

ISSN.2096-2479.2017.26.128.02

猜你喜欢

精神障碍社区护理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社区大作战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