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胃管与鼻肠管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联合应用的护理

2017-04-01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鼻胃性溃疡胃管

任 洁

(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 邯郸 056002)

鼻胃管与鼻肠管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联合应用的护理

任 洁

(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 邯郸 056002)

目的 探讨鼻胃管与鼻肠管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联合应用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4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鼻胃管和鼻肠管两种置管方式联合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0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均在入院后2天内行肠内营养;患者的应激性溃疡均治愈,治疗时间3~7天;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39/40);其中出现腹泻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0)。结论 鼻胃管与鼻肠管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联合应用的临床护理效果较好,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使用。

鼻胃管;鼻肠管;神经外科;护理

神经外科的重症患者在出现应激性溃疡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但是临床上采用的是单一性的护理措施或者是常规的护理已不能满足对患者的护理标准[1],因此,本文中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采用鼻胃管与鼻肠管结合的方式进行护理,并给患者次日进行胸腹部X线进行检查,然后进行肠内营养。同时对肠内营养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的正常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6年1~1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4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38.5±10.6)岁,格拉斯哥评分为4~8分,平均评分(5.9±1.2)分,其中6例行气管插管,7例行机械通气。致病原因:5例为脑干出血、6例为重型颅脑损伤、3例为弥漫性轴索损伤、10例为高血压基底出血、4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为行颅内肿瘤术后、6例为脑挫裂伤。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行鼻胃管后出现应激性溃疡,给予静脉止血及质子泵抑制剂,并经鼻胃管注入云南白药和冰盐水,1 h后行肠胃减压,3次/d。患者没有明显腹胀时给予肌肉注射胃复安,然后进行鼻肠管,其中有37例是经鼻放入,其余3例经口放入。第2天采用X线片检查胸腹部,目的是确保鼻肠管完全置入空肠,最后进行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时第1天热量为83.6 kJ/(kg•d),观察患者耐受程度稳定后增加至125.4 kJ/(kg•d)。其中13例进行间歇重力滴注,4~6次/d,27例进行蠕动加热泵持续滴注,初始滴速为20 ml/h,逐渐增加至50~100 ml/h。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

2 结 果

40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均在入院后2天内行肠内营养。患者的应激性溃疡均治愈,治疗时间在3~7天。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39/40),其中出现腹泻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0)。

3 护 理

鼻胃管和鼻肠管联合应用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需要进行护理操作为:①优化方法:患者因为没有主动配合意识,这为一次性置管成功带来难度,患者取平卧位,测量置管长度,将10 mL生理盐水注入到管腔中,管端采用石蜡油润滑[2],然后顺着鼻腔将管道缓慢插入。直至鼻肠管到达鼻咽部后抬高患者的头部,到胃内后将导丝向外推出2~3 cm,留置时间为6~8 h,患者颊部妥善固定。剩下3例患者使用经口置入,置管时需要利用开口协助器张口,方法同上。40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②妥善固定:为了防止鼻胃管和鼻肠管发生打折、扭曲、受压、脱管等情况需要对导管进行妥善固定[3]。注意患者翻身、呕吐、情绪烦躁等情况导致的脱管,固定时采用蝶形胶布固定法,效果较好。进行肠内营养前、中、后均需进行管道冲洗,避免发生管道堵塞。③鼻胃管和鼻肠管的护理:鼻胃管的作用是行胃肠减压,但是负压一般在50 mmHg以下,一旦阻塞,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鼻肠管的误吸率显著低于鼻胃管,但是要求肠内营养液打开后必须在1天内用完,观察患者的胃肠道变化、大便情况以及滴注速度等。④口鼻腔护理:定时对患者的口鼻腔采用牙龈冲洗液进行护理,鼻腔护理需采用棉签蘸温水清洁,将液状石蜡滴入鼻腔中,2次/d。⑤并发症护理:当患者出现腹泻,需要观察并记录其大便性状、次数、颜色、量,必要时进行常规检查和培养,调整滴注速度或者稀释营养液[4],鼻饲温度保持在38~40℃,严重时可更换营养液或是停止鼻饲。每天对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测,一旦发现血糖升高现象及时报告医生进行治疗。给患者充足的水量,防止水电解紊乱的发生。当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时需要注意鼻饲前其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是否清除干净,鼻饲时注意其卧姿,将床头抬高30°左右,管饲30~60 min后将床头放下,防止出现反流现象。记录好患者的鼻饲管的位置,对其胃肠功能进行评估,控制肠内营养液的输注速度,若出现反流,及时将患者口鼻及气管内的物质吸尽。因此,要做好鼻胃管联合鼻肠管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措施,加强对患者的身体指标监测,做好相关记录,对于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综上所述,鼻胃管与鼻肠管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联合应用的临床护理效果较好,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使用。

[1] 李晓红,刘丽颖,李媛媛,等.鼻胃管与鼻肠管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联合应用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5,28(2):138-139.

[2] 庞 香.鼻胃管与鼻肠管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联合应用的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9):57.

[3] 邓兴媚.鼻胃管与鼻肠管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联合应用的护理[J].医药前沿,2016,6(34):229-230.

[4] 杨 静.鼻胃管与鼻肠管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联合应用的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48(11):1380-1381.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26.58.01

猜你喜欢

鼻胃性溃疡胃管
聚氨酯鼻胃管在高龄长期管饲患者中的留置时间研究*
1例脑瘫幼儿口腔黏膜严重创伤性溃疡的诊治体会
改良鼻胃管固定装置对降低鼻胃管滑脱率、皮肤损伤发生率的临床效果评价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鼻饲营养正确定位鼻胃管置入长度的研究进展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胃铋镁预防外科术后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