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PICC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7-04-01肖淑宁骆书秀陈昭琼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置管卫生院延续性

肖淑宁,庞 丽,骆书秀,陈昭琼

(广西省北流市人民医院,广西 玉林 537400)

基层医院PICC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评价

肖淑宁,庞 丽,骆书秀,陈昭琼

(广西省北流市人民医院,广西 玉林 537400)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乡镇卫生院-家庭一体化延续性护理模式对PICC带管出院的肿瘤患者实行导管院外维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2月在我院行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97例。观察组在乡镇卫生院进行PICC维护指导,对照组返回本院进行PICC维护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注意事项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注意事项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层医院-乡镇卫生院-家庭一体化的延续性护理,不但方便了农村肿瘤患者就近维护,而且能为患者提供同质化的护理服务,值得推广应用。

PICC维护;延续性护理;基层一体化服务;同质护理

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后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等中心静脉的方法[1],我院自开展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以来,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选择应用,但在化疗间歇期需带PICC导管出院,其管道维护至关重要,在国外已较早应用延续性护理,国内一些大医院也正在积极探索延续性护理模式。为了方便农村患者就近维护,提供同质化护理,降低卫生服务成本,我院从2014年8月起建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家庭一体化”PICC延续性护理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2月在我院行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97例。观察组男17例,女26例;平均年龄(51.91±10.26)岁;置管静脉:贵要静脉置管42例,头静脉置管1例。对照组男41例,女56例;平均年龄(52.89±14.22)岁;置管静脉:贵要静脉置管96例,肘正中静脉置管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置管静脉、置管位置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置管管理。医院组建PICC专业小组,专门负责置管操作、导管维护及出院指导。置管前拿图文并茂的护理手册向患者解释置管的目的、必要性、风险性以及置管中的配合事项,知情同意后置管;置管后给患者发放护理手册,并对手册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促进患者了解掌握,告知患者日常生活和维护的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等;出院时对置管患者及家属进行居家护理知识培训,建立微信群,实现由单纯的口头和书面指导转变为综合指导方式,及时接收和反馈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有异常情况可以通过微信的形式进行交流和指导。

1.2.2 导管维护。以就近为原则,入组患者自愿选择返院维护或当地乡镇卫生院维护方式,返回本院维护的患者为对照组:由我院肿瘤专科的护士进行维护。乡镇卫生院维护的患者为观察组:到距离居住地点近的乡镇卫生院,由经我院培训合格的维护员进行维护。导管至少每周维护1次,如遇出血、有渗液、敷料松脱等异常情况则应及时进行维护。

1.3 效果评价

1.3.1 PICC置管后需要掌握的注意事项

根据宣教手册内容设计调查问卷:①保持置管侧肢体清洁干燥;②按要求维护;③避免过度活动;④避免负重。选择4个内容者为全部掌握,选2~3个为部分掌握,只选1个的为没有掌握。知识掌握率=全部掌握率+部分掌握率。

1.3.2 PICC置管后护理服务满意度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分3个等级评定,即很满意、满意、不满意。

1.3.3 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

PICC常见并发症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血栓形成、静脉炎、穿刺点感染、渗液、导管破损、导管堵塞[2],参照学者[3-4]的研究评价方法观察评估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在患者返本院或乡镇卫生院维护点行导管维护时由PICC维护人员对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判断并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①对照组PICC置管注意事项的知识掌握率为89.69%,观察组为86.05%,对照组稍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4);②患者对护理服务无不满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均未发生脱管、静脉炎、堵管、血栓、局部皮肤反应(穿刺口异常)、敷贴过敏、导管相关性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以就近维护为原则,建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家庭一体化”PICC延续性护理模式,通过组织培训,规范PICC导管置管和维护操作技术以及流程,统一标准,为肿瘤PICC置管带管患者提供就近维护服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建立“基层医院-乡镇卫生院-家庭一体化”延续性护理模式既减少患者和家属路途的奔波和花费,也使患者得到有效、低成本、同质化的延续性护理服务,患者满意。交通便利性、行动能力、费用支付方式是影响患者维护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又由于医疗场所地域性差异与医疗资源的不平衡性,影响着部分PICC患者的维护,因此,建立基层、乡镇卫生院PICC维护点至关重要。建立维护点可以及时处置并发症,降低堵管、脱管等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就近维护服务,可使患者安心接受置管,解决置管患者维护的后顾之忧,提升护理服务的专业内涵,也可提高患者带管依从性,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基础。

建立“基层医院-乡镇卫生院-家庭一体化”PICC延续性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就近便利的同质化全程延续性服务,值得推广应用。

[1] 王 红,卢慧芳,戴海燕,等.PICC护理门诊的实施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4):297-298.

[2] 乔爱珍,苏 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4:122-160.

[3] 刘南芳.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护理,2016,14(19):218.

[4] 王松峰,英静静,刘志明,等.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在患者PICC院外自我维护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3):215-216.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26.119.02

猜你喜欢

置管卫生院延续性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卫生院重新吃上“大锅饭”
“编制”致卫生院陷尴尬境地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
硬膜外麻醉置管前注药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