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站血液标本质量的控制以及管理对策

2017-04-01黄五平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6期
关键词:血站标本血液

李 江,黄五平

(四川省自贡市中心血站,四川 自贡 643000)

血站血液标本质量的控制以及管理对策

李 江,黄五平

(四川省自贡市中心血站,四川 自贡 643000)

目的 探讨血站血液标本质量的控制以及管理对策。方法 分析与总结血站血液标本质量受到影响的原因,并寻找针对性的管理对策。结果 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是标本采集、输送及检测;因此应当提升血液标本在采集、输送、接收、检测等过程的工作,使血液标本质量有效改善。结论 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患者的生命健康和血液标本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清楚影响的原因,将血液标本质量控制和管理做到最好。

血站;血液标本;质量;管理

血站是向临床或血液制品生产单位供血的医疗机构,血液标本质量是临床用血安全的保障,从而避免输血性传染病的出现。血液标本质量管理是每个血站应当重视的问题,目前一直在在整个血液标本检测过程中贯穿着,血液标本在采集或输送期间的质量是检测之前质量管理的内容。血液标本在采集过程中往往跟护理离不开,血液标本在质量的差异与临床护理技术水平和理论相关,最终在检测得出的结果中存在误差,致使临床诊断的效果受到影响,患者用血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为此血站血液标本质量与管理有很大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血站血液标本质量的控制以及管理对策,汇报如下。

1 分析相关影响血站血液检测质量的因素

1.1 采集标本

①采集的血液量不合理,如在采集血液过多或过少会直接影响数据在检测期间的误差,致使结果不准确;另外,采用的抗凝剂用量与采集的血液量不同等,血液容易凝固对检测结果有影响。②在不恰当的时间采集致使检测之后数据出现偏差。③选取不合理的抗凝管。采集人员在将血液注入抗凝管时未将针头拔出,就使用自针头网抗凝管内注入,导致针头内的血液发生凝固,影响检测数据[1]。

1.2 运送标本

第一是采集到的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较长、日光照射或温度不适等都会一系列的问题,如:二氧化碳的结合力降低、血清分离、酶类活性物质丧失等,这一系列问题都会对最终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第二是血液标本在输送期间发生了强烈的震动,致使血细胞遭到破裂,导致血液标本出现溶血,导致检测结果受到影响。

1.3 检测标本

1)血液标本在者操作过程中欠妥,致使血液标本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导致检测出来的结果存在偏差。2)所要检测的设备未经过校正或者是试剂在应用期间欠妥,致使检测得出的数据受到影响。3)因相关人员在血液标本检测期间与送检单相混,以致标本与检测结果不符合,致使检测结果出现失误。

2 针对血液标本质量与管理进行强化

2.1 提升标本采集的管理

第一,针对采集采集人员进行培训并实施监督。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血液检测的要求进行培训,主要培训采血服务、技术等,从而做好以下几点工作:①采血人员要主动跟献血者讲明采血的注意事项、检测项目、结果报告方式等,保证献血者对采集相关信息有所了解。并在采集血液之前,提供给献血者相关的信息。与此同时,清楚血液标本质量的条件,主要为无溶血、采血类型、无污染以及重新取样要求等。②运用针对性的对策,保证献血者血液标本的标本管、血液记录等标识能够相对应,条形码在分配期间得以保障。③针对血液标本采集与保存建立一个严格的程序并执行,确保血液标本在检测与采血期间同时留取。④选取一次性真空管,可有效防止外界环境带来的污染,运用试管负压保证留样量。除此之外,还要选取较好的抗凝剂,防止检测实验期间受到抗凝剂的影响。⑤对采集至接收的过程进行处理,血液标本交接单上必须明确采集的操作人员、时间、地点、送达时间等信息。

第二,将提升采集过程的管理,根据相关标准和规程留取血液标本,将唯一的条码和标识粘贴好,并将才几号的血液标本做好登记、核对[2]。

2.2 保证运送期间的安全性

①将每个工作进行分工并由制定的人员进行管理,以致血液标本在运送期间的质量得以保证。另外,装置血液标本的容器不可倒置,如有需要可在装置的容器外部加上一层保护膜,确保安全性。②血液标本置入容器之后要将外盖拧紧,主要防止外界环境的污染,避免血液标本在输送期间出现外溅的现象,血液标本放置冰箱存储之后可有效防止血液中的水分走失。③保存血液标本的温度应当在2~8℃,同时血液标本在输送和冷链存储期间要防止震荡。如血液标本出现血液流出,应及时检查其余的血液是否被污染,如发现疑似污染的血液标本,应当停止检测及使用,必须额外采集血液标本。如果只是污染到其余的管壁,采用2000 mg/L的有效氯对试管外层进行消毒,并有效清洗残留的消毒液[3]。

2.3 血液标本的保管

根据相关要求将当天采集的血液标本,当天送往实验室,并对血液标本数量进行核对,保证在输送期间无误之后方可签名接收。而且要保证血液标本条形码的规范以及血液量。并留意血液标本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血液标本量不足、交接单不符、标识不清晰等,因此遇到这些问题时应当拒绝接收,并告知采集人员必须要重新采集标本,选取有效的处理对策,保证血液标本质量达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讨 论

本次分析与总结血站血液标本质量受到影响的原因,并寻找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所以应当将采集、输送、接收、检测等过程的工作做好,清楚影响的原因,将血液标本质量控制和管理做到最好。

[1] 丁 权.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及管理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7(15):40-41.

[2] 胡卫国.血站血液标本的质量控制和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0):21-23.

[3] 缪明良.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问题探讨及对策分析[J].医药,2016(3):00226.

R446.11

B

ISSN.2095-8803.2017.26.055.02

猜你喜欢

血站标本血液
昆虫标本制作——以蝴蝶标本为例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给血液做个大扫除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
血液偏型
南通市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