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青少年厌学问题的个案工作报告

2017-04-01高秀苹

现代交际 2016年22期
关键词:厌学自我效能感青少年

高秀苹

[摘要]本文是对一个厌学的青少年进行个案工作介入的报告。案主因厌学问题由父母带领求助。社会工作师发现该生的厌学情绪主要由于自我效能感低和消极的归因方式造成的。社会工作师通过共情、倾听和与案主建立积极的关系,并通过阳性强化法和认知疗法来提高该生的自我效能感,建立积极的归因方式。最终该生自我效能感提高,并学会了积极的归因方式,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学习兴趣浓厚,厌学问题得以解决。

[关键词]青少年 厌学 自我效能感 归因方式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121-02

一、案例介绍

陈某某,男,15岁,初中二年级学生。最近一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还产生了厌学情绪,上课的时候不听课,而是在桌子上睡觉,作业不认真做,就连考试也是疲于应付,尽管老师和父母多次批评教育,但仍不見有任何改变。

陈某在小学和初一的时候,成绩不错,基本上维持在中上游水平,平时也比较努力,每次回家都是先做好作业,再看电视的。初一期末考试的时候,题目并不是很难,但是却没考好,成绩下降了很多,老师和父母都狠狠地批评了陈某,他也觉得可能真的是自己能力不足,智商不高,不然怎么会一下子下降这么多,后来也努力过,可是一遇到难的题目,就会想那次考试题目那么简单,都不会做,这么难的题肯定也做不出来。后来感觉难题越来越多,自己不会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上课老师讲的东西总是听不懂,成绩下降很厉害,于是就上课睡觉,课下作业不会做,也就懒得做了,反正老师也不管自己了。父母这一年来总是很凶地说陈某笨,如:“我们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生出来的儿子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不好,还有什么能做好的?”父母说的多了,连陈某自己也感觉确实很笨,于是就想自己反正也学不好,还不如不学了,学习也是在浪费时间。

陈某以前虽然也不爱讲话,朋友也不是很多,但和父母讲话还是比较多的,最近一年,话突然就少了,一天和父母都讲不了几句话,而且在学校里也是不讲话,听老师说,陈某现在经常独自一个人,不见他有什么朋友。

陈某的父母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的一年时间里,发现陈某不仅没有任何积极的改变,反而变得更加糟糕。其父母毫无办法,焦虑万分,于是带陈某寻求社会工作者的帮助。

二、介入视角及步骤

(一)确定工作目标

本次个案工作的主要对象是陈某,其问题主要是厌学,学习成绩下降,上课容易犯困,不想学习,自我效能感低,归因方式消极,其中厌学和成绩下降等问题均是由于陈某的自我效能感低和消极的归因方式造成的,因此本次个案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个案的自我效能感,建立积极的归因方式,从而改变厌学和成绩下降的现实问题。工作师与个案商量决定共进行7次心理咨询,每次50分钟,每周一次。

(二)工作初期(第1—2次)

(1)目标: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了解个案的基本情况和背景资料

(2)方法:共情、理解、尊重、倾听等。

(3)经过:

个案一开始并非主动求助,在和咨询师的会谈中很少讲话,咨询师通过耐心的倾听,真诚地对待个案,在平时和父母的谈话中,个案经常处于无法表达自己想法和意见的地位,但是在咨询中,咨询师采取耐心的倾听和尊重理解的态度,让个案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体验,于是咨访关系得到了良好的建立。个案开始慢慢地接纳咨询师,并向咨询师讲述了其心中的苦闷,表示愿意在咨询师的帮助下,面对自己的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

根据个案陈述,其实自己知道学习很重要,应该要努力学习,但是每次当自己成绩有一点点提高的时候,父母和老师并没有表扬自己,反而会说:“这么点成绩就骄傲啦,这次考的好只是运气而已,有本事就每次都考的很好,每次都进步很大。”当考试成绩下降的时候,父母便会指责自己:“没出息,就这么点能耐,我们两个都是名牌大学毕业,你就拿这样的成绩回来,真是丢人,怎么生出你这样的笨蛋来。”个案说他自己感觉很痛苦,很无助,自己就是笨,就是学不好,再怎么努力都没用了,于是就开始不学习,觉得父母这样对自己,都是学习的原因,自己上课睡觉,不好好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想报复一下父母,我就是学不好,就是让你们没面子。

从个案的描述中,咨询师感觉个案的自我效能感较低,于是咨询师让来访者做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测试,个案得分为1.8分,这说明个案的自我效能感确实比较低。

分析:从对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个案的低自我效能感源自父母对他的负面评价,而他把父母的这种负面评价内化成了自己的评价。另外,父母的教养方式仍然是把陈某当成小孩子,采取专制型的教育方式,对于叛逆心很强的、处于青春期的陈某来说,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从陈某的描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陈某希望父母可以尊重他,照顾到他的自尊心。这在以后的咨询中可以跟父母进行讨论,通过让父母改变教养方式,从而给陈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然后再增强来访者的自我效能感,培养积极的归因方式,从而达到我们的咨询目标。

(三)工作中期(第3—6次)

(1)目标:提升个案的自我效能感,提高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归因方式。

(2)方法:阳性强化法,认知疗法。

(3)经过:

在前两次的咨询中,咨询师与个案建立了良好的咨访关系,个案对咨询师已经充分信任,并在咨询中表现更加积极,求助动机更加强烈。

在咨询中期,咨询的主要目标是提升个案的自我效能感,综合各种背景资料,来访者的自我效能感低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个案的父母在平时的教育中,只有批评,没有表扬;这对个案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打击很大,个案对咨询师说:“我爸妈总是惩罚我,不管我怎么做,他们就从来没有满意过,在他们眼里,我就是个笨蛋。”在长期的批评和指责声中,个案逐渐丧失了自信心。其次,个案消极的归因方式也与其自我效能感低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咨询师打算从两个方面着手,提升个案的自我效能感。第一方面是从父母的教养方式入手,让陈某的父母认识到,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对陈某的负面影响更大,转变父母的教养方式,为个案的转变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第二方面是从个案入手,通过行为激励和阳性强化以及认知调整等方法,提高个案的自我效能感,培养良好的归因方式,从而达到咨询目标。

在第3和第4次咨询时,咨询师让个案和父母一起来,并与个案的父母进行了沟通,通过角色扮演、空椅技术等让父母了解个案的现实感受,并且充分表达各自的情绪、情感,当父母表达对个案的关心和爱,并就对个案的教育方法进行自我检讨、向个案道歉后,个案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理解,增进了和父母之间的感情,个案表示不愿和父母沟通主要是因为他们不能理解自己,现在父母愿意重新了解自己的内心,自己也愿意和父母沟通自己的真实感受。在亲子关系得以改善的基础上,咨询师与父母协商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来让个案的自我效能感得到提高,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书面协议:“无论个案的成绩是高是低,父母都不许进行身体上和言语上的惩罚,而是以鼓励为主,每当个案的成绩稍有提高,或者个案有认真做作业、认真听课、认真考试,父母都应予以表扬,以增强其信心,让个案感受到自己在父母眼中并非一无是处。”父母答應按照协议上说的做。

采用阳性强化法,提高个案的自我效能感。阳性强化法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调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而定的,其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某种良好行为。即运用正性强化原则,每当个体出现所期望的心理与目标行为,或者在一种符合要求的良好行为之后,采取奖励办法,立刻强化,以增强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故又称奖励强化法。在本案中,个案的行为不管良性的,还是不良的,均受到的是批评教育,并没有奖励。于是,咨询师和个案商定采用阳性强化法来提高其学习兴趣。咨询师与个案商定了几个学习上的具体目标,比如认真做作业,集中至少10分钟的注意力听课,认真参加考试。如果能做到这些就对自己进行奖励,并且对自己说:“我真棒,我做的很好,我会继续努力的。”

分析:在本案例中,咨询师讲积极的自我暗示作为内部奖励与来访者的学习相链接,每当有良好表现的时候,就进行奖励,这样个案会有更好的行为表现。另外,还采用了外部的物质奖励,具体使用什么样的物质作为奖励主要和个案的需求有关。比如,本案例中,个案非常喜欢打乒乓球,那么用好的乒乓球拍作为物质奖励,便是比较适合的,也是个案容易接受的。

在第5、6次咨询中,咨询师和个案讨论了归因方式的问题。咨询师通过个案自己的话语和一些想法让个案了解到其消极的归因方式,比如当成绩不好的时候,就归因为能力不够,当成绩好的时候,就归因为运气,这是一种典型的消极归因,咨询师引导个案逐渐转变归因方式,当成绩不好的时候,归因为自己努力不够,而当自己成绩不好的时候也多做努力的归因,因为努力这个因素是可控的归因,而能力和运气都属于不可控的因素,不可控因素会让个案的自我效能感降低,而可控归因会促使个案不断努力,以达到学习的目标。咨询师让个案列举了自己平时生活和学习中的消极归因,并逐个将其改为积极的归因方式,并让个案在生活中记录下自己发生的消极归因与积极归因,然后逐渐把消极的归因方式改变为积极的归因方式。

分析:在不良归因方式的引导下,个案把成功归因于运气,把失败归因于能力,这就导致个案逐渐厌恶学习,成绩一直下降。而个案在打乒乓球的时候,采取的确实积极的归因方式,于是咨询师便让来访者学会迁移,把打乒乓球时候的归因方式迁移到学习上来,使个案容易理解并接受。这样便逐渐培养了个案积极归因的习惯,提高了其在学习上的自信心。

(四)工作后期(第7次)

(1)目标:进一步提升个案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并检验现实的效果。

(2)方法:心理测量法,周围人评价法、自我评价法。

(3)经过:

在最后一次咨询中,咨询师表扬了个案近一个多月来的努力,个案也表示自己最近信心又回来了,父母也不像以前那样批评自己了,还经常表扬自己,有一次还夸自己聪明,这是父母第一次说自己聪明,感觉特别开心,学习的劲头更足了。老师也感觉到自己的变化,上课会经常提问自己,还让自己做了学习委员,因为工作表现好,班主任还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感觉学习不再是困难的事情,上课也能集中注意力了,感觉越学越轻松。在归因方式上,个案表示,虽然有时第一反应还是消极的归因,但是自己会马上提醒自己,要做积极的归因,现在感觉自己能力还很强的,很有信心让自己的成绩提升上去。

个案的父母反应:个案平时学习认真,做作业更加认真,遇到难题不再逃避,而是认真思考,实在不会愿意向父母请教。整个人看起来更加开朗和自信了,跟父母交流的比以前更多了。

个案的老师反应:个案在上课的时候比以前认真,每次上课都是坐在第一排,抬着头认真听老师讲课,课下还经常问老师问题。感觉整个人的学习状态比以前好多了,以前上课总来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现在经常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咨询师判断个案的自我效能感得到提高,自信心大增,而且父母和老师的表扬也让个案更加的有信心,学习上,个案不再厌学,而是对学习充满兴趣,更加认真努力地去对待学习了。

咨询师让个案做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的测试,被试得分为3.1,自我效能水平较高,基本上达到了咨询目标,于是咨询师结束了咨询。

半年后的随访发现,个案的成绩明显提高,学习兴趣浓厚,自我效能感一直比较高,自信心很足。

【参考文献】

[1]许莉娅.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8).

[2](美)Barry Cournoyer(著),朱孔芳,杨旭,丁慧敏(译).社会工作技巧手册[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1).

[3]李晓凤.社会工作——原理、方法、实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09).

[4]朱眉华,文军.社会工作实务手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02).

[5]隋玉杰.个案工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04).

[6](美)Paula Allen·Meares(著),李建英,范志海(译).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03).

责任编辑:张丽

猜你喜欢

厌学自我效能感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一例学生厌学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高校教师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