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管窥
2017-04-01戴玉领
戴玉领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因此总是存在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用语直接影响小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因为高水平的教学语言能够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文化与知识的渴求,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言的规律,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養。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规范用语,引导小学生的语言发展之路。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运用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让生动赋予教学语言趣味
一节精彩的课堂如同一杯好茶令人回味无穷,流连其间,这样的一节好课很大程度上依托于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的应用,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因此他们往往喜欢形象生动、活泼有趣的语言,好比孩子们喜欢动画片,喜欢童话书,喜欢连环画,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些故事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也极为活泼,能够符合小学生的口味,契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小学语文教师若想通过一节生动有趣的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课堂节奏引入正轨,必须注意运用灵活的语言,编制出一幕幕绚丽多彩的场景,舍弃旧有的呆板生硬的语言模式,让教学用语富有更多趣味性。
教师可以设法用生动的语言将课堂点缀得多姿多彩,用精炼、合适的语言将教学内容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进入图片记忆模式,运用右脑记忆将所学内容牢牢记在心里。例如,教师在教学“歪”“孬”等字的认识时,就可以用“不正就是歪”“不好就是孬”这种有趣的讲解方式,使学生对生字留下深刻印象。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幽默运用到教学之中,让欢快的氛围充斥着整节课堂,不但可以增添课堂的教学趣味,还可以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大脑,让其思维更加活跃,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幽默的本意是让学生与教师产生共鸣,从而在教学目标上达成一致,能够更加快速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为了幽默而幽默,最终本末倒置,教师需要理顺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二、让情感赋予教学语言灵魂
语文是一门具有崇高人文素养与文学内蕴的学科,同时富有人性之中所有美好的事物,而其中最能表现的,就是人的情感,情感表达了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客观认知,反映了人与外界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人的所有外现的情感,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人的内心,表达了人的内在需求。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够向学生传递—种积极的信号,有利于师生双方的情感互动与交流,同时,有利于促进和谐课堂氛围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想要传达的思想与内容能够毫无阻碍地传递给学生,学生获得思想上的共鸣后,对知识的渴求感与好奇心会油然而生,踏入学习的队列。
由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年龄所限,其知识面与生活经验都很有限,教师就起到很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需要通过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洞悉学生的情感切入点,并以此为依据,尽量使教学语言亲切可感,符合小学生的情感共鸣点,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陌生的语言,架构起关于真善美、假恶丑的认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尤为注意,在讲解课文时善于运用富有情感的语调将课文中的悲悲喜喜准确地传递给学生。例如,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掌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用缓慢、低沉的语调还原课文中沉重、哀伤的氛围,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感知课文、传递情感、锻炼思维的作用。在读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时,教师应该放缓节奏,用轻缓的语调传达那种释然与感激,使学生加深对课文中人物形象的感知。
三、让音韵赋予教学语言感染
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但拥有外在的形式之美,而且具有独立的音韵之美,其可以凭借本身具有的音韵之美加强语言的感染力,有利于语言情感的传达。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同理,由于语言的传递并非无声的,因此它需要教师有声的传递,而仅仅将其通过声音传递远远不够,还需要准确无误地将其所蕴含的情感内涵表现出来,因此,具有音韵之美的教学极其有必要。
具有音韵之美的教学语言不但能够准确地介绍教材内容,而且能够丝丝入扣,无形之中用音韵的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其中深意;相反,表现力不佳、音韵不和谐的教学用语不但在传递课文内容、讲授所学知识的时候有障碍,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恶课堂、厌恶语文教学的消极心理,影响语文教学的进度。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授课节奏,结合学生的情绪变化,适时调整语言的运用,呈现给学生错落有致、长短适当、绘声绘色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在声音的感染下沉浸在文学殿堂的魅力之中。例如在小学古诗课程的教学当中,朗读起来的感觉就是朗朗上口。学生易于被这种规律性的发音吸引,所以教师可以结合这个特点来优化授课引导。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尤为注意教学语言的运用,不但使教学语言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必需的知识,还应力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在此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语言的生动、情感、音韵三点建议,以期教师在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