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与应用调查研究

2017-04-01谢志昆高秉珊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调查研究多媒体教学

谢志昆+高秉珊

(1.云南大学 信息技术中心,云南 昆明 650032;2.云南大学 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2)

摘 要:随着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高校已全面普及,然而多媒体教学远未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文章以高校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与应用为研究视角,以云南大学为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重点对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和应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和改进高校多媒体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调查研究;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6-0060-04

随着上世纪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多媒体技术得以更多应用于教学中。各种研究表明,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合理利用多媒体来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帮助学生学习,优化教与学的模式,进而提高教学效率。近几年各高校建设了大量的各类多媒体教学环境,以满足授课、讲座、研讨、报告等教学活动的需要,多媒体课件已成为高校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手段。然而,从文献分析来看,目前对高校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争议不断,钟志贤教授指出:在当前的大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成了“口灌”的翻版和写意,由过去的“口灌”变为现在的“电灌”,由过去的“照本宣科”变为现在的“照片宣科”和“照屏宣科”。[1]那么,多媒体课件应用是否发挥了应有的效果,多媒体教学环境是否得到有效应用?本研究以云南大学为例 ,试图从教师、学生的角度对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与应用情况进行调查,以此来分析目前高校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与应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给出相应解决策略。

本研究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教师问卷是从教师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调研,而学生问卷相当于是对教师调研结果的验证,主要调研了学生对教师多媒体课件设计风格、背景及色彩搭配、版面布局、教学内容选取、教学目标及其策略等方面设计的满意度。本研究以云南大学为例,共发放问卷教师200份,学生100份,其中,教师有效问卷共计收回193份,学生有效问卷收回97份。问卷数据回收后,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了筛选与录入,最后运用SPSS19.0进行后续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高校教师多媒体课件应用现状分析

1.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的情况

从教师方面调查来看,教师全部课程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的人数占58.5%,教师80%的课程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的人数占26.4%,教师基本不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的占2.1%;从学生方面调查来看,40.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任课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比例为100%,50.5%的學生认为自己的任课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比例为80%。这一调查结果从教师和学生的调查来看基本一致,这说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已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得到普及,仅有极少数课程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

2.多媒体课件应用的有效性

从教师方面调查来看,认为多媒体课件很有效的占45.1%,比较有效的占45.6%,完全无效的占1%,说明教师普遍认为使用多媒体课件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效果;从学生角度来看,仍有15%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无效,认为非常有效的仅占24.7%,说明了学生对多媒体课件有效应用的认可度没有教师的高。

3.影响多媒体课件应用有效性的原因

从教师方面调查来看,影响课件应用有效性的原因如表1,这表明大多数高校教师认为影响自己多媒体课件有效应用的原因是设备故障、技术不熟练等外部因素,而只有极少数教师将影响多媒体课堂有效性的原因归于自身因素。

4.多媒体课件的主要类型和课件调用方式

从教师方面调查来看,有65%的教师都使用PPT课件,只有少数教师会结合视频、音频、网页或其他媒体元素并配合PPT课件进行授课(见图1)。课件调用方式上,有80%的教师依然使用U盘进行存储和调用课件,只有8%和6%的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云盘来存储和调用课件(见图2)。从学生方面调查来看,有99%的教师使用PPT课件进行授课,90%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课件媒体类型为文字和图片。这说明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PowerPoint已成为高校教师最常用的课件形式,而在课件媒体应用方面多以文字和图片为主,媒体应用较为单一,反映了当前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欠缺、信息技术应用意识淡薄。

二、高校教师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现状分析

1.教师多媒体课件设计时考虑的因素

从表2中统计的数据可看出,93%的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考虑比较多的是教学内容的准确性,仅有48%的教师经常考虑课件的交互设计,只有35%的教师偶尔或很少考虑相关的教学理论,仍有46%的教师对课件的艺术性考虑很少。这反映了教师在设计课件时,更多关注教学内容的准确性,但对课件的艺术性、与学生的交互方面考虑不够。

2.教师多媒体课件来源

有72%的教师课件全都是自制的,23.3%的教师课件部分是自制的,只有4.1%和0.5%的教师课件是网上下载和购买的,另外从教师是否愿意自己制作课件调研的结果看,有92%的教师都表示愿意自己制作课件,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制作课件的积极性较高。不愿意自己制作课件的教师主要因为对课件制作工具不熟练,也有一些教师是因为课件制作素材难找。

3.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及媒体元素应用

从教师常用的课件制作工具调查结果看,高校教师对课件制作工具不熟练,只停留在简单的PPT课件制作工具上,对图像、视音频处理软件、思维导图、录屏软件等多媒体课件制作必备工具不熟悉。另外从学生角度对教师课件媒体元素的应用进行调查发现,教师多媒体课件中文本和图片所占比例分别为89.7%和 91.7%,音频、视频和动画所占比例分别为38.1%、55.7%、26.8%,表明高校教师由于过度依赖PPT,常用的课件媒体元素为文本和图片,对音视频及动画使用较少,这说明教师多媒体教学素材收集处理能力有限。

4.学生对教师多媒体课件设计的满意度

从表3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师多媒体课件设计风格、背景及色彩搭配、版面布局、教学内容选择及教学目标、策略设计非常满意的只占极少数,大多数都持比较满意和一般态度。这表明教师在设计课件时,更多关注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但对课件的艺术性考虑不够,多媒体课件还远未得到学生的充分肯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对教师和学生问卷数据的分析发现,高校教师大多认可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已在课堂中几乎全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但多媒体教学并未取得预期的应用效果。下面从多媒体教学环境、多媒体件应用和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设备故障和操作不当影响了课件的使用效果

多媒体教学环境设备日趋完善,但类型相对单一,设备故障和教师操作不当影响了课件的使用效果。作为外部因素,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多媒体课件有效应用的基本条件。由于本校多媒体教室是经过多年分批建设而成,设备型号众多,新旧、功能不一,这给教师的操作使用带来不便,部分多媒体教室投影设备老化。另外,一些教师对多媒体软硬件的操作不当也会造成教学设备的损坏,如教师课后不关投影机等多媒体设备、电脑USB接口使用不当、不会连接笔记本电脑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效果,同时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及成本。

2.教师多媒体课件应用理念陈旧

教师对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理解不到位,多媒体课件多以PPT为主,在使用中缺乏合理的互动,相关教学理论和理念滞后。作为内部因素,多媒体教学应该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而现实中,不少教师由于未进行教育技术理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从而缺乏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多媒体软硬件系统及相关教学理论掌握不够,虽然认识到实施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但用起来力不从心[2],造成在课件使用中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件多以PPT为主,使用中不重视教学策略,缺乏师生与生生互动环节,仍然以满堂灌为主,缺乏合理的教学设计,反映了教师对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关系理解的缺失。

3.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质量不高,缺乏有效整合

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中媒体使用单一,科学性、教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缺乏有效的整合,总体上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质量不高。设计制作作为影响多媒体有效应用的主要因素,教师在设计课件时,缺乏相关理论和策略支持,仅凭平时的经验和主观认识,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多媒体课件就是PPT讲稿和提纲,没什么技术含量。从以上调研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在课件设计制作时更多关注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对课件的教学策略、艺术性和技术性方面不够重视。这表现为课件布局、颜色、字体不统一,内容呈现结构混乱,课件中大多以文字为主,动画视频交互设计很少,有的仅是教材的搬家,没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性,这让学生感觉课件内容凌乱没头序,不利于其对知识的认识和加工。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应用不熟练,缺乏多媒体教学素材的处理加工能力,媒体应用单一,缺乏合理的可视化表征,有的课件兼容性差,运行不够稳定和流畅。

四、对策与建议

1.在注重多媒体教学环境合理规划建设的同时,重视运维管理的投入

对于高校相关部门来说,在规划建设多媒体教学环境时,应考虑设备的先进性、实用性、标准化与可拓展性。设备功能不宜太多,系統不宜太复杂,应充分考虑实用性和易操作性,便于管理和维护,易于用户掌握和学习使用[3]。另外,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学校不应只重视初期的规划建设而忽略后期的维护和管理,由于多媒体教学环境是多年分批建成,早期建成的多媒体设备已经老化或性能过时,尤其是话筒、投影机和电脑等设备。学校应根据每学期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运行状况,有计划的分期分批投入经费及人力对相关设备及时进行升级改造和优化。

2.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能力

多媒体教学表面上是教学呈现方式的改变,实质上却指向教学理念、方法和设计层面的革新[3]。多媒体课件的有效应用,有赖于教师对先进教学理念和模式的贯彻和引领,需要教师具备一定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以及学科教学与技术的整合能力。《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也明确指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制定和完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实施对学科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4]。在培训策略上,①要制定合理的培训内容,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培训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培训,更应该重视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培训[5];②要激发高校教师成长的动力,引导教师自主学习,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在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动态化、常态化和终身化[6];③由于考虑到高校教师忙于科研与教学,可开发相关培训内容的微课程或选取相关的MOOC课程资源,以便于教师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采用基于网络的混合式培训模式。

3.注重教学理论的应用,提高课件设计制作质量

多媒体课件的有效应用,有人将之归因于课件应用方式问题,但本质在于课件设计过程中缺乏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加工的考量,仅仅成为教材的翻版或者是教师教学讲解过程的脚本[7]。教师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时,①不仅要保证课件教学内容的正确性,而且要针对不同的学科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在课件内容的呈现方面,要考虑课件的艺术性设计,以进行知识的表征和有效传播;另外,技术手段的合理使用,是能否保证课件实现上述设计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课件流畅性运行的前提;②在课件设计时应注重相关的教与学理论,如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迈耶的多媒体学习理论以及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等。多媒体课件设计应在这些理论的支持下,注意内容的结构化、可视化、简洁化设计,从而降低学习者的认知负荷。总之,只有把握了人类学习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才能制作出高水平的多媒体课件,进而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

4.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教师多媒体教学积极性

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学校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所在。要设计制作有特色的、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资源,需要广大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和投入。为促进多媒体教学的深入应用,学校相关部门如教务处或教师发展中心可牵头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激发教师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积极性。如制定多媒体教学基本规范,以规范指导多媒体的教学行为,组织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可参照传统教材出版资助政策来制定多媒体课件资源的数字化出版,组织教师参加多媒体课件大赛,奖励获奖的教师,并在职称评定上、教学成果认定上给予一定的肯定等。总之,促进多媒体教学的深入应用少不了学校相关行政部门的支持推动。

参考文献:

[1]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6-8.

[2]王玉明.高校多媒体教学效果影响因素与对策探析[J].大学教育,2013(8):28-29.

[3]宋述强,钟晓流,许俊华.低碳时代的多媒体教学环境:系统集成与技术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 2010(10):29-31.

[4]杨南昌,刘仪辉,刘晓艳.高校多媒体教学现状及其质量提升路径分析——基于教师、学生和教学督导的实证调查[J].教育学术月刊,2015(6):99-105.

[5]谢志昆,谢娅萍,杨得耀等.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研究回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8):59-62.

[6]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5):103-109.

[7]孙方.多媒体课件的信息加工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3):81-84.(编辑:鲁利瑞)

猜你喜欢

多媒体课件调查研究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课件优化英语课堂的反思性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