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微课培训的内涵、模式、内容、误区与对策探究

2017-04-01韩徽郑小军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师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微课

韩徽+郑小军

(1.廣西师范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师范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3.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广西 南宁 530001)

摘 要:文章基于多年实践,首先简要分析了教师微课培训的内涵,认为教师微课培训是一种以微课的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为主要内容,面向全体教师的全员、一体化、能力提升型培训,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总结了校外集中培训、校内集中培训、自主分散培训和混合型培训四种微课培训模式;描述了教师微课培训的五大内容体系,并分析教师微课培训的三大误区,最后提出教师微课培训的四点对策。

关键词:微课;微课培训;教师培训;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6-0072-03

微课以其短小精悍、聚焦知识点、支持翻转课堂、形式多样化、制作技术门槛低等优势迎合了网络时代、微时代的发展需求,支持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碎片化学习、混合学习和移动学习等。这对广大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微课培训成为学校、教师、主管部门、继续教育与培训机构的必然选择,“教师微课培训热”兴起。那么,教师微课培训的内涵是什么?有哪些模式?各有什么优缺点?应该包括哪些内容?避免哪些误区?如何走出教师微课培训的误区?

一、教师微课培训的内涵

近年来,微课、慕课等新媒体新技术层出不穷,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移动学习、混合式学习形态快速发展,一线教师面临新形势、新变革、新机遇和新问题。微课以其自身特点契合一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需求,迅速成为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宠儿”。从教育生态学视角看,可以把微课比作信息化教学系统的“细胞”。[1]微课将成为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2]在加快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新形势下,微课还能够推进各类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那么,教师如何以微课“武装”信息化课堂?如何将微课有效融入常态化教学?如何以微课为载体、途径和契机成为教育3.0时代的教学名师?笔者认为,教师微课培训是一种以微课的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为主要内容,面向全体教师的全员、一体化、能力提升型培训,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教师微课培训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师微课培训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能促进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为慕课、云课堂等新一代网络课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师微课培训模式

目前,微课培训多是以教育主管部门、学科专业委员会和教育培训机构发起,学校负责组织和引导教师参与培训,主要包括校外集中培训、校内集中培训、自主分散培训和混合型培训等四种培训模式。

1.校外集中培训

校外集中培训一般由教育职能部门或校外培训机构组织开班,国内影响力比较大、培训效果比较好的有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教育部各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会、协会等组织的教师微课培训。为避免培训与参训教师的教学工作发生冲突,这一类培训班一般选在周末或寒暑假,各学校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回校后作为种子教师对本校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但因为要占用教师正常的休息时间,成本(包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较高,所以培训方和选送学校需采取必要激励措施,调动教师参训积极性。

2.校内集中培训

校内集中培训多是以院、系或者教研室为单位,聘请校外培训专家团队或者使用本校教师开展培训,校内培训使教师省去异地乘车、办理住宿等环节,方便教师参与培训,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培训时间。根据培训目的,在培训之前,学校会发布相关比赛通知,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达到“以赛促训”的目的。另外,由于是同院或同系教师,彼此相互熟悉,便于分工合作、协同学习,培训效果较为显著。

3.自主分散培训

教师根据学校下达的培训任务,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培训机构相关课程或者参加网络课程学习,按照学习周期提交微课学习成果,由学校按照系、学院或者教研室为单位,组织教师互评或者请专家评价教师培训情况,给出改进意见,并将评价结果计入教师考核档案。

4.混合型培训

混合型培训是以上三种培训模式的叠加或者组合。由于一线教师教学任务较重,时间不充裕,而且培训班名额有限,再加上学校用于培训的开支有限,所以有些学校先在校内选拔种子选手,推荐其参加校外培训,然后再由这些教师开展校内培训,扩大培训面。与此同时,他们还借助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平台等交流、研讨培训内容。

三、教师微课培训内容

1.微课基础知识

微课的基础知识包括微课的概念内涵、特征属性、发展历程、时代背景、教育价值、发展趋势、微课教学实践和应用评价,多媒体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等,这部分内容培训的目的是使教师掌握微课基础知识,使微课与相关学科建立联系,为后续具体的微课设计和创作部分做铺垫。

2.微课选题、教学设计与教学课件制作

微课选题是微课设计与创作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微课教学设计包含教学任务与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五部分。微课教学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原则,同时注重数字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运用。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没有限定的格式,除了PPT式课件,严格说屏幕上能展现教学内容的媒体都是课件。微课课件应充分利用认知学习和教学设计理论,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需求合理安排信息量,注重课件的构图与色彩等美工方面。

3.多媒体知识及加工技术

媒体作為传递信息的载体,包括文本、图形、静态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剪辑等基本要素。微课可同时呈现文本、图形、声音、动画,所以掌握多媒体素材的收集、编辑和加工技术十分必要。如截图软件Fscapture和Snag It等,图像编辑软件美图秀秀和PhotoShop,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Prezi、VideoScribe等,思维导图制作软件Novamind、MindManager、亿图图示专家等,网页视频下载软件硕鼠、稞麦等,视频抠像软件会声会影和Adobe Premiere等,视频转换软件QQ影音、FormatFactory,音频处理软件GoldWave、Adobe Audition,动画制作软件Flash,录屏软件屏幕录像专家、Camtasia Studio,片头制作软件AfterEffect,HTML5制作软件易启秀、微页等,交互式课件制作软件Adobe Captivate、Articulate Storyline等等。

4.视频非编软件操作技术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微课视频的编辑、加工和导出需要在视频非编软件中完成,目前常用的视频编辑软件有会声会影、Camtasia Studio、Adobe Premiere、EDIUS、AfterEffect等。从功能、易用角度和笔者微课制作实践来看,Camtasia Studio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微课制作的需要,一是有基本的视频编辑功能,二是软件自带丰富的音频和视频片头模板文件,三是有录音、录屏、抠像等功能,四是操作简单、学习周期短。培训目的是使教师学会视频和音频素材的加工、编辑和合成。

5.微课教学艺术

微课教学艺术源自课堂教学艺术,但又有其独特性。微课的本质是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教师在微课上的教学艺术可充分体现其教学基本功,也是微课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包括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教学媒体、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展现的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能力等。[3]

四、教师微课培训常见误区

误区一:纯理论或纯技术两个极端

微课培训应贴合一线教师教研需求,切勿走向理论或者技术两个极端,理论内容应简练而不乏深度,通俗易懂。有些微课培训项目,讲者花大量时间和篇幅讲述微课的概念内涵、发展历程、现状趋势、时代背景等,讲者累,听者也累,至于效果如何,不得而知,更有甚者会误导教师对微课的认识;有些培训者为了追求视觉冲击力,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一味追求“高大上”的微课制作技术。但随着技术学习的深入,由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对于信息技术能力水平低的教师,学习负担加重,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想法,导致很多教师成为微课培训课堂的“观众”或者“旁观者”。微课并不是“Show 技术”和“Show 美貌”的“花瓶”,微课的价值和贡献一方面在于它能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传递出精华内容,另一方面在于它能引发学习者的深度思考。[4]微课培训不宜走向纯理论或纯技术两个极端,而应设计“制作技术+教学设计+教学应用+项目研究”四位一体的培训项目,将微课理论与技术的结合落到实处。应加强微课研究,建立微课研究方法论和基本框架,构建指导微课设计、创作、应用、评价、培训和研究的一体化理论体系[1]。

误区二:忽略教师水平,有拔苗助长倾向

由于现行微课培训模式相对单一,不够细化,大班授课、集体参训是目前微课培训的主要形式。这种模式很难达到教师参训个性化的需求,开展微课培训应循序渐进,根据参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高低不同和个性化需求,应分班开展微课初级、中级和高级的培训内容。任何不遵循教师需求,一味追求短时、快速、快成的微课培训项目,都是在“拔苗助长”。

误区三:培训内容固定,缺少针对性

微课培训对象来自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一线教师和教学主管部门人员,虽然现行微课培训会根据不同教育群体分级开展,但培训内容少有变化,缺乏针对性。面对不同的群体,微课培训应以参训对象为主导,根据参训对象的不同,定制化开展适合其本身需求的培训课程,根据专业要求和学科特性,分学科、分专业开展微课教学设计、微课制作技术、微课应用价值的培训内容。针对性的开发微课培训资源,使微课培训切实解决他们教研与管理的问题,实现微课培训落地生根,直至生长为教育生态圈里的参天大树,不应再是理论与技术的打包式、统一化的培训模式。

五、教师微课培训对策

微课已成为新时期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教师微课培训成功与否取决于对微课的科学认识,应体现微课的本质内涵,遵循微课发展的趋势。

1.培训重心调整为微课选题与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平民化趋势已是不争事实。微课制作技术不应该成为制约微课发展的瓶颈,微课培训应注重平民化技术的使用,技术够用即可,适用最佳,应将更多精力放在微课选题和教学设计上,指导参训教师从一门课程某个学习单元/模块/主题缜密的知识体系出发,选取其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淆点、热点和扩展点,设计和制作一系列既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相互联系的微课,加上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教学活动组织(包括思考、讨论、练习、测试、实验、实习、展示、交流等),构成单元/模块/主题微课程。若干个单元/模块/主题微课程按照缜密的知识体系和科学合理的课表计划进行组织,构成一门完整课程[1],发布到云课堂或MOOC(慕课)平台,就成为一门MOOC。

2.自上而下、内容固定转为自下而上、按需施教

目前,自上而下、内容固定的教师微课培训模式已显被动、低效,应根据教师实际需求,自下而上的组织开展微课培训。另外,集中培训时间有限,如果没有后续跟踪、评价和反馈,很难达到培训效果,并产生长远影响,应将培训内容(特别是微课制作技术内容)放在网络平台上,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培训内容,查缺补漏,进一步夯实微课制作技术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加强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

3.训赛一体化

教育主管部门、培训机构和校方应针对培训内容及时开展教师微课比赛,使培训课内容演变为教师实实在在的微课成果,并组织专家点评、筛选出优秀作品,实行奖励机制。教师在微课比赛过程中,组建微课设计与创作团队,分工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4.混合式培训

随着“微课热”的快速蔓延,一线教师对微课的认识逐渐加深,因此,微课培训的个性化需求更加多样,为了满足教师对微课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应将培训内容分模块、分层次、分级别,通过线下进行微课概念、内涵及应用评价的集中培训,以便于现场交流、讨论和答疑,将微课制作设计和开发的实用技术通过微课程或者慕课视频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目标,教师根据自身需求,查缺补漏,进行有效性、针对性的学习。笔者认为这种培训模式方便快捷、节省时间、针对性强,更适合当前教师微课培训的实际需求,应大力推进。

随着微课培训的全面开展和不断深入,开发适应需求、具有针对性的微课培训资源迫在眉睫。微课培训将加速新时代教学信息化发展的进程,改善区域信息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

参考文献:

[1]郑小军.微课发展误区再审视[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6(2):61-66.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 2011 (10):61-65.

[3]杨明,郝双美.高等职业教育微课教师培训项目的障碍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5(1):46-49.

[4]郑小军,张霞.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 (2):48-54.(编辑:鲁利瑞)

猜你喜欢

教师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策略研究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