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路径与前景

2017-03-31马秋武宋缨严倩倩

现代语文 2017年2期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教学

马秋武+宋缨+严倩倩

摘 要:汉语国际教育是有效推进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历程入手,论述了对外汉语教学从应对之需到主动出击的汉语国际推广途径,指出汉语国际推广是实现汉语国际传播进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通过对比英语实现国际传播的路径与方式,提出汉语国际教育必须适时地做出调整,从现在的汉语国际教育主体地位转向主导地位,使汉语国际教育由“撒种播种”转变成“落地生根”,真正讓汉语言文化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传播,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和影响。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国际推广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传播

一、引言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但却不是最具影响力的语言。事实上,汉语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要说与英语比,就是和俄语、阿拉伯语、日语等语言相比,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①。造成这一情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这一情形正在逐渐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的语言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了一股学习和使用“汉语热”。

本文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历程入手,指出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无论是早期为应对来华外国人使用汉语之需开设的汉语短期培训课程或项目,还是现在以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或课堂为主的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行动,都还只是处于以“我”为中心或主体的对外汉语教学的“撒种播种”阶段。我国在这方面的大量资金投入,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汉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进程,远未达到一些学者所说的汉语国际化(globaliz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的层次或水平。汉语现在还不是一种世界通用语,我们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汉语国际化的。加强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其目的在于提高海外人士对汉语言文化的认可度和认知度,促进汉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和影响。显然,汉语国际推广是实现汉语国际传播必须经历的一个“撒种播种”阶段。接下来,汉语国际教育必须适时地做出某种调整,要有意识地维护和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让我们在世界各地撒下播下的汉语“种子”得以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二、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对外汉语教学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由来已久,但有系统、有组织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951年,清华大学第一次对东欧招生,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开始。于1983年成立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对象多半是成年人,是一种外语教学,它的任务是训练、培养外国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理解中国文化。王乐(2010)指出,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语言教学,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教学,二者之间的统一性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最根本特性。在此过程中,如果仅将教授语言作为单一任务,便失去了潜移默化传播汉文化的机会。因而,如何成功地同步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重点。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整个发展过程是从应对之需到主动出击的过程。起初,对外汉语教学是为来华的外国人提供汉语言的基本技能训练,在国内成立专门的学校和机构,侧重于“请进来”,可以说在这一时期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还处于被动应对的阶段。来华学习汉语的人数很少,对外汉语教学尚未成规模、系统化,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也处于初始启动阶段,很多想法和做法都不是很成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腾飞,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日益彰显,这自然在国际上引发了一股“中国热”,“中国热”又带动了“汉语热”(唐智芳,2012)。根据教育部于2016年4月初发布的2015年全国来华留学生统计数据,共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名外国留学人员来华学习,这个数据比2014年的377,054人增加了20,581人,与2013年的20多万人相比翻了将近一番,并且还有持续快速增长之势。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积极主动地为国内外汉语学习者提供及时高效的汉语言文化教学服务工作,成为现实之需、当务之急。中国的崛起是汉语走向世界的基础和条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对外汉语教学也将迎来新的春天。

(二)孔子学院:汉语国际推广的主动之举

2005年7月,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首届“世界汉语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将目光转向汉语国际推广。汉语国际推广是汉语在国外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我国政府所采取的一种主动行为。这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际影响逐渐增强,作为交流的工具,汉语已成为一种工作需要。为满足当地社区学习汉语多样化的需求,在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中,孔子学院应运而生。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非营利性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全球首家孔子学院于2004年11月21日在韩国首尔成立,截至2015年12月21日,全球134个国家(地区)已建立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现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汉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2007年,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在接受《环球时报》的记者采访时强调指出:孔子学院是应世界各国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求,增加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加强教育文化合作交流而建立,每所孔子学院都是国外大学争相创办,主动向我们提出申请,这种热情挡也挡不住。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主动作为并不一定都会换来积极的响应,有时会出现负面的反弹。2012年5月,美国审查孔子学院学术资质,要求部分教师离境。2014年9月,美国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宣布,将与中国孔子学院停止合作。2015年6月3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孔子学院关闭。

遭遇挫折是难免的,但汉语国际推广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好的。需要明确的是,汉语国际推广是汉语走向世界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可以说,只有经历汉语对外推广的这一步,才有可能实现提高汉语的国际地位,推动汉语言文化走向世界。endprint

(三)汉语国际教育

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影响下,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也在发生着变化。从汉语国际推广到汉语国际教育,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推广”与“教育”:“推广”是指扩大施行或作用的范围;而“教育”则是指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汉语国际教育较汉语国际推广而言,更注重培养的过程。譬如我们的孔子學院,“孔子”只是一个符号,并没有真正进入到孔子的思想,更谈不上在国外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赵金铭(2011)指出,汉语国际教育的学术定位属于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学科定位属于应用语言学,下辖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海外的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的主旨是努力拓宽发展汉语教学,同时传播中华文化。袁礼(2011)从狭义与广义两个层面界定了汉语国际教育:狭义的汉语国际教育是指对华侨华人进行中华语言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广义的汉语国际教育是指对中国人与外国人进行中华语言、文化、宗教、民俗、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等直接或潜移默化的教育。不论是广义还是狭义,汉语国际教育的框架都是在国际环境下的汉语教育。换言之,汉语国际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对外汉语教学,它是对外汉语教学进一步发展的产物,视角要从最初的“国内”环境切换到“国际”环境;此外,汉语国际教育还包括了传播汉语言和汉文化的双重使命,这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是质的飞跃,也为日后的汉语教学确定了新的发展方向。

汉语国际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行为、教学行为,也是一种国际传播行为。与此相比,汉语国际推广更强调传播语言的主动性,强调汉语国际传播中的主动性,容易造成误解,引发接受国的反感或抵触,给捏造所谓“中国威胁论”的人落下口实。刘毓民(2012)对国内外600名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老师所做的调查表明,汉语国际教育比汉语国际推广更能展现和平意图。因而,在汉语国际的架构下,如何克服谣传的干扰,成功传播汉语言文化,需要更多切实有效的策略与方案。

三、英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历程

成功地推进汉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并非易事。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外语教育教学,它与其他针对非母语说话人的语言教育教学(如英语教育教学)本质是相同的。研究这方面现有的成功范例,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开展和推进汉语国际教育无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英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历史约一千五百多年,英语现已成为世界上最为通用的语言之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被广泛使用,可以说与大英帝国的世界影响和美国二战后占据世界霸主地位是密切相关的。现在全世界有10多个国家以英语为母语,45个国家以英语为官方语言,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20多亿)讲英语,全世界75%的电视节目用语是英语,四分之三的邮件是用英语写的。我国学过英语或正在学习英语的总人数超过3.72亿,差不多相当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人口总和(张勇先,2014:5)。对于母语非英语的群体来说,无论是要发表学术论文、阐述个人思想,还是要参加国际上的商业、学术等各类活动,若要与其他英语非母语的群体进行交流交往,就必须主动地去学习和掌握现今世界上与人交往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英语,即现今各领域所采用的国际通用语(Lingua Franca)。

英语现在所取得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当然与英美两国在世界历史上所做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19世纪,英国作为日不落帝国为英语走向世界做出了很大贡献。虽然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的世界影响力大不如前,但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迅速崛起,取代英国有力地推动英语成为世界强势语言(徐波,2009)。当然,光有强劲的综合国力还不够,就美国英语而言,无论是美国政府还是民间组织,都在美国英语的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仅在官方层面,也在民间层面大力促进了美国英语在全球的推广与传播,这才使得美国英语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崔砚,2012)。风靡海内外的美国动画大片、好莱坞电影、音乐等作为美国元素,也为英语的国际传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此外,英美国家在引导英语教学方面的工作成效显著,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蓄势才有的结果。例如,美国于1966年就成立了“世界英语教师协会”(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TESOL),其主要任务是:以培训对外英语教师为主,同时开展对外英语教学研究,编写英语教材,开展对外英语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议等。50年间,这一组织已然使美国英语风靡全球,英语语言教学也不再是输出国的事情,而是输入国积极要做的工作。也就是说,英语教学的主体不再是英美,但主导力量仍是英美,这样的对外语言教育教学是非常成功的。比如在当今中国,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相当普遍,并且大部分教育教学工作者都是母语为汉语的中国人,其中只有少部分人员来自英美国家,但是英语语言教学研究做得最好的仍是来自英美国家的学者。中国的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参照英美国家发布的英语教学水平和标准来进行的。这就形成了英美国家主导的、主要由母语非英语国家承担的英语语言教育教学的格局。其根源已经不是某种语言自身,而是一种文化影响力。

我国正在积极地开展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孔子学院在海外的汉语推广工作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汉语国际教育还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只有在认真分析、深入研究英美国家对外英语教学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汉语实际情况,才能有效地将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做深、做实、做到位。

四、汉语国际教育的路径、方式与挑战

汉语国际教育与其他语言的国际教育一样,都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路径。要使汉语最终成为国际通用语,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做。当然,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要从现在做起,采用灵活多样、上下协作、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

(一)从应对之需到主动出击再到主导方向的发展路径endprint

对外汉语教学的第一步是从应对之需到主动出击。应该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很好地迈出了关键的这一步——汉语国际推广。从应对上百万的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满足他们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的迫切需要,到现在积极主动走出国门,走向海外,在上百个国家设立几百所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的孔子学院和课堂,推广汉语言文化走向世界,这显然是汉语国际教育发展进程上的一次重要转向。它无疑将有助于促进汉语国际传播,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大幅度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现在还不能说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办好、办成功。事实上,我们现仍普遍使用的“对外汉语教学”这一术语,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我们的汉语国际传播工作尚处在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对外”二字说明汉语教学的主体工作是由我们而不是汉语非母语的国家和人民承担的。进一步说,“对外”仍是以我一方向外辐射的思维模式,而“国际”则是一种互相作用、相互影响的思维模式,后者的力量远远大于前者。因此当务之急是在汉语教学中改变“对外”的传统理念而突出“国际”的特色。在这一点上,英语国际教育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在国际上,英语教育教学的主体工作,现在不是落在英美国家而是英语非母语的国家和人民身上。这也是英语国际传播的成功之所在。当然,主导英语国际教育方向的力量仍在英美,但英语国际教育的主体工作和责任则落在了我们这些非英语国家的身上。这说明:英语教育已经在许多非英语国家落地生根、枝繁叶茂。不可否认,英语教学在我国已经成为一大教育产业。在数千亿的中国教育培训市场中,英语培训市场无疑占据了其中最大的份额。作为中国教育培训市场龙头老大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1993年11月16日成立,现已成为年产值近亿元的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反观我们的汉语国际教育机构,不要说赢利,每年还需要国家的大量资金投入。这充分说明我们的汉语国际教育之路任重道远,尚没有“落地生根”,更不要说“枝繁叶茂”了,只能说仅仅处在“撒种播种”的初始阶段而已。“汉语走向世界”与“汉语国际化”,现在也只是我们奋斗的一种远大理想和目标而已。眼下就说“汉语已走向世界”“汉语国际化了”,还为时尚早。

判断汉语国际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很简单:就是看汉语教育的主体工作或责任是由谁来承担的。如果是我们自己,即从我们角度出发的“对外汉语教学”,而非从学习者所在国的角度说出的、没有“对外”二字的“汉语教学”,那么我们的汉语国际教育还远远没有真正做到位,更没有达到汉语在海外“落地生根”的程度;当不是由我们而是由海外汉语学习者所在的国家和人民来承担时,才能证明汉语确实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传播,并真正在海外“落地生根”了。

(二)方式方法

汉语国际教育是汉語国际传播的主渠道,要想做好汉语国际教育,实现汉语言文化在国际上得到广泛传播这一目标,需要我们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这其中需要我们处理好微观与宏观、内部与外部、行政与学术、实践与理论、主观与客观、上层与基层、官方与民间等之间的关系问题。事实上,要做好汉语国际传播工作,需要我们各个方面的通力协作。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和实现汉语的国际传播。

微观与宏观:汉语国际教育是在国际环境下所实施的汉语教学,它不仅要在国际环境下做好汉语的教学工作,更需要做好中国文化的传播工作。既要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做好汉语言的推广工作;也要在推广汉语的同时,做好中国文化的传播工作。语言是基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需要借助语言这一载体得以推广,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另一方面,文化的传播也会提升语言在目的地国家的认可度,从而提升语言的地位和影响,促进国际语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所以,我们不仅要关注和做好具体的汉语教学工作,还要有更远大的目标,知行合一,做好汉语言文化传播这一整篇大文章。

内部与外部:所谓内部与外部,即国内与国外。要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不仅要看国内的决策,也要看国外的意愿。只有双方达成了一致,才能保证汉语国际教育道路畅通无阻。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建校亦是如此,要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是国内的决策,条件是其他国家自愿申报该项目。自兴办孔子学院10多年以来,海内外孔子学院已达500所之多,发展相当迅速,这说明,只有在内外意见相一致、意愿与决策相契合时,汉语国际教育才会实现蓬勃发展。

行政与学术:汉语现在国际上尚未得到广泛传播的情况下,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无疑需要国家政府部门通过行政手段加以推动和落实。另一方面,要想最为有效地实施这一教育计划,就必须采取科学合理、适宜对路的方式方法,而这需要该领域专家学者为我们这方面的教育主管部门拨云见日,指点迷津。显然,在这一方面学术研究与行政工作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行政主导,学术跟进,双方相互协调,有效互动,是做好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条件。

主观与客观:主观上,我国为实现汉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世界范围内实施汉语国际教育这一重要举措,并希望收到良好成效。客观上,虽然我国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大有建树,但问题还是层出不穷,如“中国威胁论”等谣传无疑会对汉语国际教育事业造成干扰,产生负面影响。因而在总体规划与具体实施过程中兼顾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和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

上层与基层:汉语国际教育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在顶层设计过程中,深入了解和体恤汉语国际教育一线工作人员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这对推动和落实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基层部门也应将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主动及时地反映上去,让顶层设计者了解实情,对各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了然于怀,从而制定出贴近实际、易于实施的顶层规划。总而言之,只有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才能顺利实现汉语国际教育的规划与目标。

官方与民间:美国英语的成功推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官方与民间的共同努力,官方是政策的规划与制定者,决定了推广方向,也对民间机构的英语国际推广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而民间机构则承担了更多的实际性工作(张西平,2008)。倘若汉语国际教育只在官方层面上决定教育方向,但民间机构却不作任何反应,那么官方只是在做无用功,汉语国际教育便无法顺利进行;相同的道理,如若没有官方的号召,只有民间机构在想方设法实现汉语国际教育,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引领,那么汉语国际教育同样无法获得真正的成功。只有官方与民间通力合作,才能做好汉语国际传播这篇大文章。endprint

(三)问题与挑战

汉语国际教育的核心是汉语教学。要搞好汉语教学,首先要做好汉语本身研究。汉语属汉藏语系,与印欧语系的语言大不相同,这给汉语国际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汉语研究需要国际视野,不仅要注意汉语的独有特征,也要关注与世界其他语言的共有属性。研究并推出一套外国人易于接受、便于学会的语言形式与法则,这会对成功实施汉语国际教育起到决定性作用。

汉语国际教育要做好汉语教学,更要做好中华文化的传播。中华文化延绵千年,蕴藏着无穷的魅力与活力,是汉语国际教育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需要指出的是:文化传播不仅需要我们在内容上多下苦功,也要在方式方法上有所创新。美国的好莱坞大片、日本的卡通动漫,都潜移默化地起着传播文化的作用。相比之下,我们对外传播文化的方式就显得简单肤浅、刻板单一、缺乏新意。

汉语国际教育现正处在以设立与发展孔子学院为龙头的主动出击阶段。虽然孔子学院开设数量骄人,成效也十分显著,但汉语尚未能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生长开来。若要汉语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枝繁叶茂,需要汉语教育本土化(亦称本地化),尤其是汉语教师资源需要本土化。但现实是绝大多数汉语教师都是中国政府外派出去的中国教师,本土教师所占比例很小,不足以成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主角。以孔子学院为例,早期的教师是一些中国留学生或者孔子学院等机构自身聘用的中国公民,人数十分有限,水平良莠不齐,这对于汉语教学是相当不利的。对比中国的英语教学,就会发现:国内绝大多数的英语老师是母语为汉语的中国教师,只有极少一部分是外聘的英美籍教师。由此可见:如要做好汉语国际教育,使汉语真正走向世界,就必须让汉语教学在海外生根发芽,让本土教师成为汉语教学的主体力量。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力量本土化,无疑是一项长期且艰辛的工作。对此我们不仅要有决心,也要有耐心和恒心,持之以恒、凝神聚力、专心致志地一步一步推动这项工作的落实。

五、结语

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重要的是我们改变了以往“对外”的视角,开始从世界的角度看待我们的汉语教学,这让我们在漢语国际教育上更有大局观,更具国际视野,更有前瞻性。今后的汉语国际教育,更应是走出国门在国际大环境下实施的一种汉语言教育教学。在不同的国际环境下,需要我们的汉语教育教学更多地将目的国的因素考虑进去,有的放矢,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适时地做出调整,有意识地从现在的汉语国际教育主体地位转向主导地位,使汉语国际教育由现在的“撒种播种”方式转变为一种“落地生根”的结果。当然,要让我们在世界各地播下的汉语“种子”得以落地生根、茁壮成长,需要我们倍加努力地维护和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需要指出的是,汉语现在国际上的地位不高,影响不大。汉语走向世界,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但只要方向明确,肯于投入、甘于奉献、勇于探索,我们就一定能够做好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加速汉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为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和影响做出汉语言文化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注释:

①据统计,在联合国法定的6个工作语言里,汉语的使用率最低,

不足1%,远远低于使用率高达80%的英语。——见《全球化时代,要从世界看中国》:金涛2011年专访语言文字学家、106岁老人周有光先生。

参考文献:

[1]崔砚.美国英语国际推广政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2012.

[2]刘毓民.汉语国际教育:基于传播学的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3]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

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4]徐波.当代英国海外英语推广的政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

士学位论文,2009.

[5]王乐.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定位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2010.

[6]袁礼.试论孔子学院和国际汉语教育的制度化建构[J].华侨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76-82.

[7]张西平,柳若梅.世界主要国家语言推广政策概览[M].北京:外

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8]张勇先.英语发展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9]赵金铭.国际汉语教育研究的现状与拓展[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1,(4):86-90.

(马秋武 上海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200433;宋缨 严倩倩 上海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092)endprint

猜你喜欢

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教学
高校转型背景下的跨文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建设“三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实践策略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中教师利用对学生的正面评价促进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中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发挥的作用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拼音教学方法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