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多元化学习方式的应用探究

2017-03-31戴素伟

丝绸之路 2016年22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合作学习

戴素伟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将作为改革的重点。这也意味着学生以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的深刻转变。

新的學习方式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角色定位的转变;新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课前、课中、课后的探索。

[关键词]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学生多元化学习方式的应用研究成果 ,课题批准号:GS[2015]GHB1153。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每时每刻带给人的都是变革与新颖。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人的思维方式的变革,而教育是促进人的思维方式的变革及其素质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① 将“双基”教学和“学会学习”置于同样重要地位。目标还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②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将作为改革的重点。学生以自主性、合作性和研究性为基本的学习方式,意味着学生存在方式的转变——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事物,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思想,用自己的生命去感受世界。

一、新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角色定位必须随之转变

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这种创造性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必须具有创新性,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文本的意义生成过程,使文本显露新的意义。所以笔者课题组老师提出“顺学施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能学不教”的基本原则,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围绕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大的学习时段,具体通过学习方案的设计与编写、课前的自主预习、课中的合作探究、释疑解难、课堂及检测评价、课后的延伸拓展等方面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了学习品质, 提高了课堂效率。

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要求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要俯下身子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成长。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受到平等对待;学生的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能够实现自由表达;学生质疑、批判教师或教材观点及其它权威的自由和权力得以认可;教师对待学生要用对待生命的态度,及时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激发学习潜能,促成教学问题首先来自学生,问题解决首先问计于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发现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教师不急功近利,师生关系在和谐中自然生长。

二、新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探索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导致学生习惯依赖,遇到问题不积极想办法解决,久而久之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创造性都被抹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性、他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 让学习成为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在学习方式上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一)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研究

自主学习是改革学习方式的最佳途径之一,强调一种探究、发现的过程,强调学生的问题意识,让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形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如课前预习,许多学生在老师指导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预习方式,有发现问题式、习题辅助式、结构表格式、点评鉴赏式等,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充分预习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形成的“不同意见”,成为进一步学习和讨论的材料。并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材,尝试修改教材,甚至可以替换教材中的某些篇目。学生的阅读思考、讨论质疑、书写展讲等主体活动成为课堂主旋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获得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以利于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课后,除了老师少量的规定作业之外,学生可以为自己量身订做更适合自己的作业。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挖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从而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

(二)合作互助学习方式的研究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养,提高学习效率、合作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先出示学习提纲,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在整理预习成果的基础上,各小组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对重点内容、共性问题及本课内隐的重要思想方法等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或形成统一答案,或生成有价值的共性问题。

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最主要的是创建学习小组,学习小组通常由2~6名学生组成,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学业特长、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智力状况、家庭教育环境等方面有着合理差异,将班级学生按学业成绩和学力水平分成A、B、C、D四个层次,(其中2人、4人组按AC和BD构建小组);如构建6人小组,可将学生划分A、B、C三个层次,依次为AA、BB、CC,使合作学习小组成为除班委之外班级最基层结构。这样构建合作小组使“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基础,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创建合作学习小组还需要明确组员分工,可分为小组长、学科代表、记录员、发言人、记分员等。小组长带领全体组员制定组名、logo、组规、小组宣言及发展目标,负责检查各项目标的落实情况,并做好记载;每位学科代表负责一门学科,纪录评价并督促全组同学进行相应学科的学习。记录员在小组讨论时负责记录得出的结论。发言人在小组成员的协助下整理讨论结果并主持发言。记分员统计本组成员在讨论时的发言次数,通过评比激励本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在讨论形成成果后,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小组发言人在讲台上讲解对问题的发现、提出和理解的全过程,而其他学生和老师都可以自由发问。

对于小组的学习成果要有及时的评价保障。一是小组评价:老师从主体预习、發现问题的价值与意义、质疑发问、展讲质量、板书设计等方面及时对学习小组给予过程性评价。二是组员评价:由小组长和学科代表对小组成员给予及时性评价,组员也可相互评价。采用量化赋分评价,可采取基础分数、激励分数、嘉奖分数三种评价方式。如达标分数可设置为预习完成,根据完成的质量分为5、3、1分;按讨论情况分为2、1、0分; 产生质疑发问一次2分等。激励分数主要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来评定。嘉奖分数是在质疑、展讲、板书等环节表现特别优秀,或生成出乎意料、发人深省的问题或结论得到师生一致认可的,一次加5分。

要求每天轮换安排一个学习小组负责考核,记录全班各个学习小组一天的学习与得分情况。每周小组长汇总统计,结果报送任课教师。每月统计汇总,组组有分数,人人有分数。评选“优秀学习团队”、“展讲明星”等先进团队和个人。期望及时跟进的各类评价有效地激发每一位学生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有效防止只有优秀学生唱独角戏的现象,保证每一位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学有所获,自信满满。

(三)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

研究性学习,“又译作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泛指一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作为一种学习理念、策略、方法,它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狭义的研究性学习则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开展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已知去获取新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的学习活动。专门设置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为主的研究型课程,作为独立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渠道。”③我们课题组主要以狭义研究性学习为研究方式,开发校本课程,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前提下,以校本教材为载体,通过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主动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利用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研究能力,拓宽学生视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④只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才能培养积极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活跃起来,灵动起来。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了,教师自然会从繁锁的苦教中走出来,教学效果将会美妙喜人。

[注释]

①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国教育报》,2001年7月 27日第 2版.

③冯新瑞:《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探讨》,《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5期,第 页。

④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 页。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合作学习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