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初探
2017-03-31潘贺男
【摘要】根据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4号令)中指出:“高校辅导员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新媒介“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已经由原来的传统式书本灌输教育转变为新媒介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现代化启发式教育。因此,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有待于创新。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新媒介;互联网+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会发生空前的转变,这主要体现为运用新媒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前提就是高校辅导员要有“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思想意识前沿性,要着重解决的就是“了解什么是新媒介”、“如何使用新媒介”、“如何运用新媒介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利用新媒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等前沿问题。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的必要性
截止到2016年6月30日,中国网站总数454万个,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51.7%,已经拥有7.1亿网民,6.56亿手机网民,较2015年底增加3656万,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5年12月90.1%上升为2016年6月的92.95%。网民中学生群体所占比例最高,为25.1%。
1、“互联网+”的概念解读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跨时代性实践成果,它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并将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卓越发展。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及利用网络通信技术,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不同层面和不同维度的融合,创造新的社会价值。它是一种新兴产业,通过充分发掘和整合互联网资源,使其在资源配置中得到优化与集成,将其取得的显著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个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为全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互联网+”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力。
2、“互联网+”视阈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教师面对面的直接授课,灌输式教学,这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通过互联网任意的选择课程和主讲教师,这就是“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具有“无中心、无边缘、超时空、去个性化、虚拟化”等特征。
“互联网+”具有如下特征:
重塑结构。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议事规则、话语权不断在发生变化。
开放生态。“互联网+”就是要打破原有制约创新和发展的瓶颈,把不同的创新链条整合链接起来,让创新者有能力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连接一切。连接是有层次的,可连接性是将具有不同差异性的事物连接在一起,这些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很大,连接起来有所困难,但这正是“互联网+”所要实现的目标。
第一代教育核心是以书本为主,第二代教育核心是以教材为主,第三代教育核心是辅导和案例分析。第四代教育核心是培养人才,其主体是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表示,中国教育正在迈向4.0时代。“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互联网2.0+创新2.0”的创新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代。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面临挑战
1、教育模式由封闭转向开放
大学生学习的路径由课堂逐渐转移到网络,通过网络可以找到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资源,并且学习时间自由,学习范围广泛。教育主体由教师变为全员。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在网上很轻易的找到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并搜索观看相关视频进行学习。教育载体由纸质材料逐步被互联网所取代。学生所需要的各种课件都可以在电脑或者手机上显示,更加便捷有效。教師与学生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借助如微信平台和qq交流群与学生经常性的开展交流活动,把握其思想动态,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
2、学习模式的转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权威对知识的垄断,由于互联网本身具有的无中心、开放性等特征,知识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今非昔比。
理论讲授和文本学习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PPT呈现技术,将信息更加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消化理解,并且课余时间可以通过网络寻找相关学习资源,拓展知识面。可以实现由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的一个信息传递过程,打破了原有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
3、心理习惯的转变
由于新媒介时代的到来,由于教育资源的配置与整合的转变,传统的地域、时间和师资引起的教育鸿沟将逐渐被缩小甚至被填平,各种网络教学资源被极大的共享,满足了“互联网+”时代学生对教育的诉求。与此同时,在消费领域,群众的消费行为方式也有所改变,过去购物必须去超市付现金,现在去超市购物可以用支付宝、翼支付、Apple Pay等终端设备进行支付,现如今最为流行的就是网上购物,这就互联网的发展引起的大众心理行为的变化。一种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会让大众依赖于互联网,并促进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4、教育主体的异化危机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教育的自我进化能力,人人都是教育生产者,人人又都是教育的消费者。网络技术要求教育主体按照技术的逻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潜在的决定人的行为,效率优先的逻辑思维嵌入其中,教育主体忽视对技术恰当性与适用性的批判,为了应用网络而忽视教育规律,失去独立思考与自我立场,网络作用得以凸显,人容易被技术遮蔽和异化。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的使命
高校辅导员不仅是学生的引路人,更是学生的领路人;不仅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更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为学生照亮前行的路,这是高校辅导员选择这份职业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8日的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1、高校辅导员应当形成互联网思维
高校辅导员为了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只有了解和掌握新媒介的相关功能,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当今时代的最后欢迎的聊天软件微信,它为何能够如此吸引人?一是用趣味吸引人、用功能满足人,二是给人提供的东西最简单,三是人性化打动人性化的直觉,四是根据人性的本能设计产品。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辅导员的要求
高校辅导员应当自觉学习互联网的法律规定。针对突发性事件,辅导员应当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学生,并用法律知识正确的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公众平台或者相关微信群、QQ群,辅导员要学会使用流行的网络术语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在交流中或者学生发布的状态中,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及状态,及时进行正确引导。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路径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要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1、坚持“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的主题思想
高校辅导员应当始终牢记教育是核心目标,互联网只是提升和教育变革的手段。从教育的核心需求出发合理使用互联网,把握好大方向,不能让技术“带领”教育偏离轨道,只有技术满足了教育的正确需求,那么技术才真正发挥了积极作用。高校各部门需相互協调、形成合力净化网络环境,更好的为教育服务。高校辅导员要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去,不断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并进行鼓励,赞扬的效果远比惩罚的效果好的多。在新媒体舆论平台,居高临下的训斥、严厉苛刻的说教往往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风格应当是大气谦和、开放包容、平等相待、与人为善。
2、从知识思维转向互联网思维
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联网思维,主要是指教育主体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乃至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具有的网络化思考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思维的主要特征:
(1)迭代更新思维——创新性。
(2)社会化思维——流变性。
(3)跨界思维——公共性。
3、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意识
高校辅导员要有满腔的热情,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深入“挖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把握好实效性、艺术性和科学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要理直气壮,更要润物无声。要正面出击,也要迂回作战。
传统的舆论场包括:党报、国家通讯社、国家电台、广播电台。
新兴舆论场包括:互联网、手机、微博、微信、其他自媒体。
4、引导学生开展网络自我教育
在新媒介环境下,网络空间中的“我是谁”问题日益凸显。
(1)“肉体自我”是自我的自然生理基础。
(2)“社会自我”是自我的本质内容,赋予了网民的诸多现实的社会属性。
(3)“符号自我”侧重的是网络空间中的数字化自我、“比特”自我,是通过符号塑造的各种各样的自我角色。
(4)“精神自我”是自我的价值归属,与人的人生准则、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密切相关,在自我的体系中起着调控和驾驭整体自我的作用,对整体自我的塑造具有决定性作用。
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当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广泛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宣传和教育活动,培育学生的网络技术意识(自然客体),优化学生的网络生活方式(社会客体),塑造学生的网络自我角色(符号客体),提升学生的网路哟精神生活质量(精神客体),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努力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中提升自我!在辅导员的引导之下,真正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陆小华. 传媒产业链变革:再组织化、再专业化及再服务化[J]. 新华文摘, 2014(16):131-132.
[2] 曼纽尔·卡斯特, 著. 郑 波, 等, 译. 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6.
【作者简介】
潘贺男(1989—),男,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研究生学历,齐齐哈尔大学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