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益智区活动中培养4~5岁幼儿的坚持性

2017-03-31黄宁娜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接龙益智性行为

黄宁娜

【摘要】本文以幼儿园益智区活动为研究载体,从规则意识培养、材料投放、游戏指导等方面归纳培养4~5岁幼儿坚持性的策略,旨在促进幼儿坚持性的发展。

【关键词】益智区 4~5岁 幼儿 坚持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125-02

坚持性是指在某种困难情境中,为达到某一目的而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并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持续或持久的一种行为倾向。坚持性是幼儿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我控制发展的标志,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4~5岁幼儿的自控能力不强,做事常虎头蛇尾,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容易退缩,借口说“我不会”“我不想做”就半途而废。研究表明,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的转折期,随着年龄的增长,4~5岁的幼儿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逐渐完善,兴奋与抑制过程渐渐趋于平衡;同时,其自我意识也在逐渐发展,为坚持性的发展奠定了生理和心理基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游戏是幼儿极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做中学”“玩中学”,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建构自己的理解与认识。笔者以幼儿喜爱的益智区为载体,在引导幼儿开展益智区活动时对4~5岁幼儿的游戏行为、表现进行了持续性的观察与引导,归纳总结出在益智区活动中施以教育影响、有效促进4~5岁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培养策略。

一、引导幼儿自主制定游戏规则,为形成坚持性行为奠定基础

有研究认为,儿童获得一种“心理理论”的质的飞跃期是4岁。此时,幼儿经过小班一年的幼儿园生活,已开始把自己或别人的行为与日常行为规则相联系,并能对具体行为做出初步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在益智区活动准备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幼儿自主设置合理的区域游戏规则,引导幼儿深入理解和掌握行为规则,逐渐内化并将概念转化为执行功能,进而约束和控制自己的游戏行为,促进坚持性的发展。

首先,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益智区材料,讨论并制定区域规则,使全体幼儿都明确不同种类游戏的内容、参与人数、次数、玩法等,如让幼儿知道飞行棋可分2、3、4人共同游戏,游戏时要投掷骰子后根据点数走相应的步数,按照规定的路线图以先走到终点为胜,要是在路上被吃掉棋子需返回起点重新开始,不得耍赖。其次,制定规则后,让幼儿之间互相监督,共同学习遵守规则,在反复游戏的过程中将遵守规则逐渐内化为自觉行为,做到公平游戏。在益智区活动中,当两人玩飞行棋时,一人退出会影响游戏的继续进行,不遵守游戏规则乱玩一通也会影响游戏结果,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规则的重要性时就会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主动维护和遵守游戏规则,从而自发地产生坚持性行为。

二、投放挑战性的区域材料,引发幼儿主动的坚持性行为

新异刺激往往会引发幼儿自发的探索活动,4~5岁幼儿的游戏表征水平提高,游戏的兴趣显著增加,水平也提高较快。作为探索性区域的益智区,对于幼儿来说充满了好奇并极具挑战性,教师科学地投放具有挑战性的区域材料,有助于诱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使其产生主动的游戏行为,坚持完成游戏。益智区材料投放应该多样化,兼顾幼儿的不同能力和水平,例如有助于幼儿发展智力、可供多人玩、培养幼儿坚持性的各种棋类;有助于幼儿认识具象物和抽象物,促进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发展的七巧板;有助于培养幼儿观察力、辨别力和注意力的拼图;有助于发展幼儿排序能力和创造力、颜色大小不一的串珠;有助于幼儿锻炼思维能力、增长知识的日常物品图片和接龙卡片,可开展分类游戏和接龙游戏等。

教师还可以利用益智区的部分材料,将其设计成规则游戏,由于每次游戏玩伴的水平不同,输赢结果会有所不同,也会刺激幼儿为了赢而不断重复,坚持游戏。有的游戏幼儿可单独完成,但有的游戏需要合作进行,教师要注意关注幼儿的游戏行为,尤其是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纠纷时,往往容易影响其对游戏的坚持,教师要根据情况适当地进行干预,引导幼儿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这样才能促使幼儿坚持游戏,促进其坚持性的发展。

三、通过言语指导,稳定幼儿的坚持性行为

3~6岁幼儿的注意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外界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让他们放弃眼前的任务,而4~5岁幼儿的坚持性受外界条件的变化影响最大。教师是幼儿信赖并具有一定权威的人物,在幼儿游戏时,教师积极的言语指导能对幼儿的坚持性产生积极的影响。4~5岁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拼图游戏由于涉及整体与局部的辨别、色彩与图象的统一,对于幼儿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玩了一段时间的拼图游戏后,能力弱的幼儿愿意尝试36块大数量的拼图,但出现困难时容易气馁,甚至会放弃离开。这时教师可以适当介入,给予幼儿不断的鼓励和夸奖,如“你能仔细观察,拼出了小熊的身体,真棒!”“这辆汽车还差一个轮子,再仔细找找是哪几块,马上就要成功了!”等。幼儿在拼图过程中感受到自己所信任的教师给予的情感支持,受教师关注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坚持完成拼图的动机或愿望,使坚持性行为逐渐趋于稳定。

四、發挥榜样作用,促进幼儿积极的坚持性行为的发展

4~5岁幼儿的自主意识在逐渐发展,渴望得到旁人的认可和喜爱,会主动模仿身边熟悉人物的行为,或有意识地成为教师、家长和同伴认可的人。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性,发现并及时表扬幼儿坚持活动的良好行为,发挥幼儿身边熟悉的教师和同伴的榜样作用,引发幼儿产生积极主动的坚持性行为。例如,幼儿与同伴一起走迷宫,寻找到达出口的路线,当遇到困难时,A幼儿想放弃离开,B幼儿坚持想办法走不同的路,A幼儿一边看B幼儿游戏,一边看其他幼儿游戏,最终没有离开,过了一会还主动向B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两人边商量边做,最后终于一起走出迷宫,完成了游戏。在同伴榜样的影响下,幼儿更愿意在游戏中坚持下去,同伴间的合作也是一种支持,有助于幼儿战胜困难,坚持完成游戏。

教师及时发现和表扬有良好坚持性行为的幼儿,通过分析榜样事件引导幼儿,让幼儿知晓坚持是一种良好的品质,为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亦能激发幼儿自主的坚持性行为。在区域活动总结分享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游戏过程时,一名幼儿说:“昨天××拼完了大拼图(30块),很厉害,今天我也拼完了大拼图。”教师伺机表扬这名幼儿敢于挑战,并鼓励他再次尝试其他的新拼图,该幼儿表现出兴趣盎然的样子,得意地表示还要再玩拼图。

五、创设体验成功的平台,巩固幼儿坚持性的发展

幼儿年龄小,在遇到困难时往往容易产生退缩行为。教师可以在益智区中为不同能力的幼儿创设体验成功的平台,当幼儿经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游戏或达成目标时,幼儿的心情是愉悦的,也会对下一次游戏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益智区,教师可以准备块数不一、难度不同的拼图供幼儿选择,鼓励幼儿探索拼图的方法,从易到难,逐步体验成功的乐趣,并在不断挑战中坚持游戏。教师先引导幼儿明确游戏的玩法,如接龙游戏可按数字、长短、数物等特征进行接龙,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当幼儿急需帮助时,教师可以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与幼儿共同观察接龙卡的图像特征,商量如何接龙,在基本玩法之上创造新的玩法,一步步地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使游戏不断延续下去,巩固幼儿坚持性的发展。

其次,分享也是体验成功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将自己成功玩游戏的心得与众人分享,让幼儿在师生的赞扬声中体验成功,在模仿学习他人方法的基础上自己完成游戏,体验成功的乐趣,乐意再次尝试游戏。

培养幼儿的坚持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教师应根据4~5岁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在幼儿坚持性发展的转折期,结合幼儿喜爱的益智区活动,通过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游戏指导等方法和策略对幼儿进行坚持性的培养,使幼儿更专注于各种活动,不轻易退却,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养成,使其成长为独立自主、有毅力、有恒心、自信、乐观、社会适应能力强的人。

猜你喜欢

接龙益智性行为
昆明市不同性角色MSM的性行为特征分析
益智故事会
我国15省大学生首次性行为发生年龄及影响因素
词语接龙
词语接龙
益智大比拼
梁方程解的爆破及渐近性行为
成语接龙
人类性行为要受到约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