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让农村语文课堂教学更有趣
2017-03-31方业斌
方业斌
【摘要】本文阐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农村小学逐步配备多媒体“班班通”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示范朗读,突出教学重点,通过操作演示,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多媒体 农村 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87-02
钦州市钦北区是广西的一个农业大区,小学教学条件差、设备简陋,农村学生占80%以上,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由于生活在穷乡僻壤,大部分学生见识孤浅,学习基础较差。此外,我区农村学生之间日常交流是以方言为主,朗读课文乏味而干涩,他们在学习课文时,对原本并不难理解的内容望而却步,加上多年来“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挂正中”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全部认知,这样的课堂显得枯燥而单调。近几年来,国家对农村学校的投入不断加大,自治区实施了全面改薄项目,各农村小学逐步配备了多媒体“班班通”教学设备,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这是广大农村小学的福音。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教师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不断推动着教学信息化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对于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课堂教学改革,适应现代教育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农村孩子朴实腼腆,大多不敢或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农村语文课堂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解一篇篇情深意切的课文,大部分学生却不能进入状态,无法“入情入境”,其情感体验出现“激而不发,启而不发”的现象。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知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强烈的兴趣,就会激发内在的学习愿望和动机。多媒体借助声音、影像,把大量感性材料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比起教师抽象的讲解更加生动形象,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动画效果,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课堂教学开设良好的开端。例如教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桂林山水》时,本地学生虽然生活在山区,出门便能看见山,但他们当中没有几个去过桂林,也没见过“拔地而起、各不相连”的山,更体会不到“一不小心就会倒下来”的险,学生平日见到的小董江、大直江那浑浊的江水,无法与漓江“清得可以见到江底的沙石”相比。当笔者通过多媒体把桂林山水的画面播放出来时,学生们都吃惊地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这奇特的桂林山水。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把学生带入一个如仙境般的学习情境中去,这无疑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产生学习的欲望,主动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思维活跃,激发联想和创造想象。
二、示范朗读,把握情感基调
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充分地读,语言在读中积累。”读对于领悟文章、增强语感、积累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农村孩子由于见闻不广,感情内敛,大多数学生朗读课文时找不到基调,难以入情,再加上很多农村小学教师朗读水平不高,有时尽管教师一次又一次地领读,依然收效甚微。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朗读,将无声的课文变成生动的声音,让学生有所体悟,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学生的心田,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愿望。如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这样充满色彩美的课文,学生如果只是看文字,往往难以体会拉萨天空的美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配合诵读教学,在舒缓的旋律中伴随着娓娓动听的诵读,多媒体屏幕呈现出湛蓝的天空,在阳光的照耀下,天空蓝得像水一样,那么纯净、那么明丽,神奇瑰丽的色彩令人心旷神怡,那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久久难以忘怀……教师帮助学生找准朗读基调,学生在朗讀课文时意犹未尽,情绪达到了最佳状态,一种愉悦的情感就会从学生心底油然而生,促发“我要读”的强烈愿望,他们怀着对拉萨天空的喜爱之情激情诵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突出教学重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将图形由静变动,让学生通过形象观察,产生如临其境之感,不仅可以接受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通过画面生动的图、声、文配合,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早发白帝城》,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学生仅仅朗读诗歌,无法形象体会文中描绘作者对“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心情,但教师依据诗的内容制作课件:两岸峭壁耸立,江水飞流直下,一叶轻舟顺流而下,诗人负手立于船头,衣袂飘飘,引吭高歌……多媒体运用直观的图像,让学生理解诗人在流放途中突闻获释的欣喜之情,把学生的思绪带到萧萧猿声之中,随着奔流的江水顺流而下,欣赏着祖国的壮丽风光,感受诗人无比愉悦的心情,恰当地理解了全诗的意境。由于观看了直观的动画图片,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更加到位,进一步感悟诗人的心情,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课堂教学重难点迎刃而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操作演示,将抽象的内容变具体
变抽象的说教为直观的操作演示,是多媒体教学最主要的特色。语文课本中一些语句的意思过于抽象,农村学生知识面较窄,理解起来会比较吃力。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具体地展现事物发展的过程,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物质形态,营造出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珍珠泉》一文时,对于课文描述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像“珍珠”一样,学生感受不到水泡的形状、颜色和水泡从水里冒出时所发出的声音,笔者在课堂上出示教学前制作的课件,学生看到白板上演示出一串串水泡从潭底慢慢冒出来,还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他们好奇地看着、仔细地听着,自己似乎随着动听的旋律来到珍珠泉边,仿佛身临其境,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到珍珠泉里的水泡像珍珠一样美丽,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这样教学,多重刺激学生的感官,不但诱发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还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
多媒体技术以声、色、画、乐的优势将教材内容直观形象、生动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受到美的熏陶。多媒体走进农村课堂对于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好多媒体技术,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促进了课堂教学多样化、趣味化的发展。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