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2017-03-31李梦瑶华永琴陈广

商场现代化 2016年30期
关键词:中医药旅游服务

李梦瑶+华永琴+陈广

摘 要:随着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力度的加大和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不断加深,中医药健康旅游的概念逐渐被提出。中医药健康旅游是将中医药文化与旅游进行融合,让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感受中医药文化带给他们的健康享受,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旅游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中医药健康旅游以及其目前在我们国家的发展现状,让大家了解并选择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并推动其发展。

關键词:中医药;健康旅游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作压力不断增加,他们试图从旅游中能够解放自我、释放压力,并且希望能够在旅游过程中得到健康服务,中医药健康旅游则完全符合游客的要求。中医药强调的是整体观念,从整体中把握健康状况,突出治未病。它具有养生保健作用突出,治疗方式灵活的特点,是具有我国国家特色的养生资源。而中医药服务中最具有特色的一个板块就是中医药健康旅游,它主要是运用中医药理念、方法、技术等为游客服务,同时尽可能的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并与中药材种植、养老服务和中医医疗服务进行融合。

一、中医药健康旅游现有模式概况

1.健康管理模式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评估、预测,并通过提供咨询和指导对疾病进行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它的目标是实现健康风险控制、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将健康管理模式旨在与中医旅游相结合,在旅游目的地帮助旅客解决健康问题,并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给旅客带来健康的服务。

健康管理模式可在大多数的中医健康旅游目的地开展,也可与一些旅行社、医疗机构等合作开展。如北京的上和元中医研究院有着独特的健康管理理念,内容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健康档案建立、健康状况监测、健康问题评价、健康方案制定、健康调理改善、健康指导顾问的服务和产品,这一健康管理理念可以促进我国中医健康旅游的发展。

2.医疗旅游模式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医疗旅游是以医疗护理、疾病与健康、康复与修养为主题的旅游服务。它以治疗为目的,旅客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或专业人士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旅游目的地,在旅游的同时得到身体上的康复。分为“治”模式和“疗”模式,“治”“疗”相辅相成。

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中医资源,但是在医疗旅游的发展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和其他医疗旅游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国内较为出名的医疗旅游是三亚的“中医疗养游”,三亚不仅拥有中医医疗保健技术还有独特的热带海滨气候,发展至今已受到国内外游客的推崇。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医疗技术增强的背景下,我国的医疗旅游必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3.养生保健俱乐部模式

养生保健俱乐部主要是把中医保健活动与旅游相结合,在旅游的过程中,运用中医保健理论向旅客传授中医保健意识以及中医保健活动。比较常见的有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来自四面八方的旅客可以相聚在一起探讨、活动,这种模式相对简单方便,基本在每个旅游目的地都可以开展,多与其它模式一起开展。

4.养生休闲模式

发展养生休闲模式的旅游地一般依靠其独特的自然养生资源,如海滨、温泉、森林等。

四川北川的药王谷旅游度假区,是我国第一个以中医药养生为主题的山地旅游景区。它以独有的国医健康调理和中医药森林为发展基点,弘扬中医“治未病”和“蜀川药福”的文化理念,从望闻问切基础体检入手,结合食疗、浴疗、动疗、诊疗、枕疗、气疗、心疗等调理体系,让游客从内到外的感受到一花一草一木的气息,身心得到放松,体验不一样的中医药旅游。

二、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国家的解决对策

1.中医药健康旅游缺少统一标准,各类项目鱼龙混杂

由于中医药旅游缺少统一的衡量标准,各地充斥着打着中医药健康旅游招牌非正规旅游产品,旅游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的配合度也不是很高。

国家为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的规范化,2015年11月1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两个国家机关将建立相关合作协调机制,统一健康旅游的标准,制定中医药养生旅游行业标准、从业人员的从业标准、旅游产品标准等,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的规范化发展。

2.中医药健康旅游缺乏科学规划,各项资源未能有机整合

中医药健康旅游企业目前面临着中医药服务内容相对雷同、单一,项目特色不够鲜明,未将中医药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和未形成一个系统的产业链的问题。而旅游项目和中医药管理部门的配合度也相对缺乏。

201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旅游局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合作协议》,两部门首次正式建立合作机制,以推动各级中医药和旅游管理部门、企业、协会等的全面合作。2016年2月26日,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要促进中医药与健康养老、旅游产业等融合发展,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

3.中医药健康旅游处于新兴旅游产业,缺乏社会认知度

中医药健康旅游是随着人们绿色消费观、健康旅游和生态意识的形成而产生的新型旅游模式,它满足了人们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符合市场规律但却不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且各企业缺乏自己的特色品牌,这也是缺乏社会认知度的另一个潜在因素。

2015年5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加强中医药旅游示范区建设。规划的实施促使以示范区带动中医药健康旅游消费并提高社会认知度。

4.中医药健康旅游信息化不够完善,人才需求缺乏

中医药健康旅游并未建立一个完善的标准信息化机制,各类消息乱象繁多,而且由于没有一个健全的网络监督体系,网络宣传消息真假难辨,且我国并未进行中医药健康旅游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人才匮乏。

《意见》中对于中医药健康旅游信息化发展提出来一个健全的管理机制,将推动建立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内容包括档案信息、预约管理等功能、多语种咨询解答、医疗保险、旅游保险等服务,把所有资源单位、旅行社纳入统一管理,通过对游客的跟踪和服务加强信息化。同时大力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才队伍建设。这对于建设绿色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体系有重大意义。

三、中医药健康旅游展望

近年来,国家对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越来越重视,自2013年以来,国家先后在6部政策中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并逐渐明确了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任务。其中不乏有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专门政策,包括《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创建工作》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日前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获悉,2016年8月1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印发《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旨在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更好地为建设健康中国服务。《规划》还提出大力发展中医医疗服务、加快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拓展中医药服务新业态等重点任务。

此前,國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旅游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计划未来3年在全国建成1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00个示范基地、1000个示范项目。

四、结语

中医药健康旅游在我国刚刚起步不久且备受政府重视,它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健康服务需求,还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朝阳产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在发展中出现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政府应积极应对,制定统一的标准,整合各项资源,培养专业人才,健全旅游信息,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13.

[2]孟卓.医疗旅游:医院新金矿[J].当代医学,2004,10(11):27.

[3]曹诗图,孙天胜,蒋剑岚.神农架中医药健康旅游开发探讨[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6(2):60-64.

[4]赵维婷.《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J].中医药管理杂志,015.23:(24).

[5]牧亮.中医药健康旅游环境政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6(2):102-103.

[6]葛新颖.江西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6.

[7]朱海东.中医药旅游业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2014:9-20.

猜你喜欢

中医药旅游服务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诞生
旅游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屠呦呦获奖向世界证明中医药价值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