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应对策略

2017-03-31周雷

商场现代化 2016年30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

周雷

摘 要:公允价值会计所存在的顺周期效应是否致使全球经济出现危机,甚至促使危机变得越来越激烈,一直都成为有关研究人员长期以来引起重视的话题之一。我国属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受到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影响,致使国内经济也产生一些干扰。即便是在金融学亦或是经济学中,诸多研究是关于顺周期效应的,然而在会计学中对于该方面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对此,本文主要从现行会计框架与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的传导机制、应对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策略几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给相关人士,供以借鉴。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应对策略;顺周期效应

自从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来临,怎样解决公允款及的顺周期效应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值得深思的一个话题。我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这一波危机带来了影响,因此公允会计的顺周期效应获得了我国相关领域的高度重视。站在经济学的立场上出发,“顺/逆周期效应”主要是对经济波动以及相应的经济数量之间所形成关系的专业术语。而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顺周期不仅仅体现出经济数量以及有关波动之间所产生的正比关系,而且还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力度。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对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见解,供以借鉴。

一、现行会计框架与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并且自愿的交易双方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时的金额。公允价值是一种脱手价格,可以分为三个等级:活跃市场中可观测的价格(1级);市场上类似的金融工具所使用价格,其价值评估模型使用可观测的投入要素(2级);按模型计值,其模型假设和投入要素难以直接观测(3级)。

现行会计中的“持续经营假设”指出,除非有相反的证据,否则企业并不需要或打算清算资产,或大幅缩减业务规模,因此,强制性出售或“减价”出售并不是市场价格的有效决定因素。会计师和审计师需要非常谨慎的审查交易价格和FV金融工具价值(例如在交易清淡的市场以大打折扣的价格卖出的金融工具),以尽量减少后期对金融工具的减记、注销和操纵。

二、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的传导机制

为了进一步对公允价值中的周期效应的形成原因进行研究,相关单位一定要掌握目前会计准则下的银行所计量的有关标准。当前,银行主要采取两种运行方式:一种是银行账户;另一种是交易账户。当经济环境处于较稳定的状态下,就某些银行而言,即使目前会计准则对相应的计量目标的确定提出相应的标准,然而也要和银行目前商业经营的形式处于一致的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银行在运行中所具有的账户以及市场变化的关系是否存在亲密性。而交易账户的作用是为了使银行得到短期效应而开设的,总的来说,其和市价变化的关系非常密切。而银行账户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长时间具有金融资产而开设的。因此和市价变化没有密切的联系。

1.资本监管传导机制

当资本监管对顺周期效应进行传导时,也就是因为银行在运行过程中,一些公众利益和金融的稳定性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相关监管部门中的监管资本主要是对银行的商业行为进行限制,从而确保银行的偿还能力,减少可能会发生的道德风险。当监管部门对银行中的充足率进行详细预算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银行所提供的相关数字,并采取少量的剔除法来对银行的资本进行确定的。通常情况下,会计处理的規定性要比资本监管低一些,然而因为对资本进行确定的基础上主要依靠会计处理,因此才出现了公允价值会计的这种说法。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公允价值会计的所产生的顺周期效应会因为经济的不乐观而变得愈来愈明显。

2.心理反应传导机制

当个体投资人员正在参加投资活动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准确的信息,进而没有办法对当前市场发展趋势进行判断,所以可以利用投资人员的行为来得到信息。当这种信息得到以后,信息就会变得越来越相似,甚至是得到加强,致使诸多个体投资人员极易出现从众心理,继而出现随波逐流的现象。当投资人员对市场的发展进行判断产生分歧的情况,潜在的风险就会施放出来,将在市场中出现较强的波动,甚至使市场造成崩盘的后果。

3.风险管理传导机制

由于银行中的某些风险管理通常无意间传输了公允价值会计所产生的周期效应。比如银行在对信贷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都会采取”贷款对资产价值比率”来对信贷所产生的风险加以控制。当其他条件不改变的前提下,该比率较大,风险系数就越高,反过来就越少。当经济处理乐观的状态下,资产的公允价值就会上涨,该比率下降的过程中,继而促使银行获得了较多的抵押贷款比例,继而市场出现了泡沫。而当经济处于不乐观的情况下,资产的公允价值就会出现下降的趋势,这样就会促使比率上升,进而将银行所发放的抵押贷款比例进行收缩,本来就不乐观的经济这样就会变得更不乐观。

三、应对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策略

1.市场价格动态化计量

提出公允价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真实的呈现出相关企业的资产亦或是负债状况,进而对投资人员的理财行为带来益处。而交易市场所具有的稳定性能和相应的经济状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市场处于繁荣亦或是不景气的状态下,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对市场的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当市场在不稳定的情况下,公允价值资产亦或是负债目前的具体实际价格就会产生频繁的改变。当公允价值处于较大幅度的状态下,就会致使投资人员产生恐慌的心理,进而增加了投资风险,不会存在当时的公允价值,继而将顺周期效应加以提高。

为了进一步有效缓解公允价值所产生的顺周期效应,相关单位就需要将公允性加以提高。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仅仅只对计量市场价格采取日计量的手段,而是利用动态HAUNT的形式来对市场价格进行估算。对于持续动态化计量价格来说,简单的说是在每一月的月末都要做好认真的计量,计量的主要参考依据是期价的平均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对资产以及负债数目进行详细的调整,经过详细的处理以后,投资收益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账面价值;另一方面是处理以后价格所产生的差值。

2.实行动态拨备会计处理方法

随着当前市场经济逐渐朝着新方向的发展下,银行贷款以及利润都出现了日益增多的现象。对于银行日常运营工作来说,一般是依据原来经营模式来判断未来贷款方向以及相应的经济发展趋势的。然而,为了能够解决未来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相关单位应当完善动态拨备机制,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有效的缓解未来可能存在的经济损失,避免加深经营情况的恶化。比如当经济不乐观的情况下,银行就会发生不良贷款的情况,这样银行就可以采取动态拨备机制将不良贷款的现象解决,进而减少经济运作由于布不良贷款的制约性而造成严重的后果,促使公允价值的周期效应适当的降低,继而使经济周期处于平滑的状态。

3.变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会计处理

在处理金融中具有交易性的负债或资产等的公允价值变动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可供出售的金融处理模式,即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代替原来公允价值变动的损益,同时记录负债或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需要重新计算与之相对应的资本公积中的金额,并将计算出来的数据转换成公允价值的投资收益或变动损益。最后,將上述数据记录到利润表里。采用这种处理方式的好处是,不会过大地影响企业的利润,因为“资本公积”不同于之前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其是所有者权益的项目。

总的来说,不只是包含以上应对措施,还有诸多的措施等待着后人继续研究。

自从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来临,金融机构就已经实施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此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从危机事件中不断积累经验,并落实了不同形式的应对措施,这些措施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允价值会计周期效应所产生的影响。

四、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在新体制改革的市场体系中,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在日益改变,相关监管部门也出台了合理的政策来为经济体制的运行提供支撑,为营造出高品质的市场氛围带来益处,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会变得更加的广泛,使用效果变得愈来愈好。因此,相关部门不应当符合现有的成绩,不断努力,不能停滞不前。而是加大对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的研究力度,并及诶和具体的经济情况,不断探索,营造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进而促使市场变得更加活跃,最大程度减少风险出现的概率,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王超人,解鹏.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顺周期效应探究[J].中国市场,2016(24).

[2]何嘉萍.会计准则顺周期效应的逆周期操作--基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研究[J].上海金融,2010(05).

[3]虞凤凤.驳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

[4]刘建中,丁乾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顺周期效应的思考[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11).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
关于当今校外少儿美术教育发展的思考
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营改增”对集团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