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数学拓展性作业的设计
2017-03-31黄琼梅
黄琼梅
【摘要】本文论述了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拓展性作业,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在收获学习快乐的同时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 拓展作业 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69-01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要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拓展性作业的设计要本着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原则,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练习中自主探究与发现,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收获学习快乐的同时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
一、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性作业的设计要充满生活化,让学生乐于参与数学活动中。在题型设计上要体现多样化,避免单一的反复练习让学生感到乏味;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上要突出内容新颖性,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连,用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學生初步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的前提下,为学生设计一些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的拓展性作业,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如:①某家电商场出售两种型号的冰箱,A型冰箱售价为每台2850元,每日耗电1度;B型冰箱的售价比A型冰箱高出15%,但每日耗电量仅为0.3度,现将A型冰箱打折销售,那么商店至少打几折对于消费者来说才合算?(注:冰箱寿命按10年算,每年365天,每度电0.52元)②某班期末对学生进行表彰奖励,从班费中拿出200元购买笔记本和钢笔共30件,已知每本笔记本4元,每支钢笔10元,那么最多能买多少支钢笔?上述问题贴近学生的认知,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合算”“最多”等,这样才能让学生确定不等号,从而顺利解题。
二、实践性,引导学生探究发现
数学知识的学习不能仅局限在课堂上,还应向课外进行拓展延伸,使得数学教学呈现立体化发展。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课外实践类作业,让学生通过课后的调查研究、动手操作、归纳总结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感受概率》一课时,由于受课堂时间的限制,一些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无法在课堂上完成,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实践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后操作,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结果与发现。如抛硬币试验,教师设计出表格,让学生在课后尽可能多地进行试验,为课堂展示做好准备。在课堂展示时学生发现,当抛的次数为10次时,不同学生得出正面朝上的频率差距很大,有的学生为0.2,有的学生为0.8,但在展示抛300次或更多次数时,结果都趋近于0.5,由此可以得出在硬币的质地均匀时,正反面朝上的机会均等,也就是“正面朝上”与“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由此得出“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三、开放性,帮助学生开拓思维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对基础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开放性作业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思维多样化的前提下提出不同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图形的相似》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教师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ABC中,D是AC边上一点,连接BD,要使△ABD与△ABC相似,则需要添加什么条件?这是一个条件开放问题,答案并不唯一,学生在认真梳理所学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后,能够将所有的答案列举出来,从而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结论开放性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如,用一个2倍的放大镜观察菱形,你可以得到哪些结论?学生自然会从边、角、对角线、面积等进行思考,从而得出放大后对应角的度数不变,对应边、对应对角线扩大2倍,面积扩大4倍。与此同时,学生在解决本题的过程中认识到特例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相似方面的知识。
总之,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拓展性作业,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