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的认识》教学设计

2017-03-31王岩梅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小棒个数物体

王岩梅

【摘要】本文为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的教学设计,课堂分为认识1~5的数、认识数的顺序、课堂练习以及总结四大部分,文末对本教学设计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小学数学 1~5的认识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67-0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P14~16

二、教学目标

1.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的顺序,能认、读1~5各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学生通过数、认、读、摆等数学活动,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3.通过“野生动物园图”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5的基数含义。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图、磁力教具、学具。

五、设计思路

1~5的认识,是数的概念中的基础知识之一,是学生学习数学“数”的开始。学生早在幼儿园就学过一些数的概念,然而学生对这些数的概念却未必清楚。本节课分两部分进行教学,一是1~5的基数含义——主要通过5个环节来进行,分别是数一数、认一认、读一读、摆一摆、练一练。帮助学生完成由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认知过程。渗透“1是物体个数为1的集合的标记”“2是物体个数为2的集合的标记”……的数学思想。二是1~5的序数含义——利用PPT动态地展示在前一个数上添上1就得到下一个数,即1添上1是2,2添上1是3……通过形象的添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知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添上1得到的。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有很多老师来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那就比一比看谁最会听课,最会学习。

(一)认识1~5的数

1.数一数

师:同学们,刚才数的这些数你们还记得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数。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4页,观察一下,图上哪些事物的数量可以用“1”表示。

生:一间房、一位老奶奶、一只小狗。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的数量用“1”表示?

生:一支铅笔、一根手指……

师:1可以表示1个大的物体,比如房子,还可以表示1个小的物体,比如手指。那这能用1表示吗?(出示PPT:一串葡萄和一篮草莓)

师:1不但可以表示1个物体,还可以表示一堆物体。

师:你能像刚才这样在图中找一找,哪些事物的数量可以用2、3、4、5来表示吗?快跟小组里的同学说说。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对图上的人或物分类,并进行有序的观察。)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刚入学,他们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的能力较差,教师通过让学生提类似的问题,有效地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1,了解到“1”既能表示1个物体,又能表示1个整体,加深学生对“1”理解。

2.认一认

问题:图中事物的数量可以用几来表示?

问题:①同学们认识这是几吗?

②图中哪些事物的数量可以用“4”来表示?

非常好!孩子们还会分类观察,数的也很认真。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抽象出数1~5并写在黑板的田字格上)

【设计意图】通过认一认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如果1个的数,数了几次就是几”。进一步感受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的个数,体会到“1”的重要性。

3.读一读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小结:同学们,你们从这幅美丽的画面中认识了数1、2、3、4、5,真能干。如果没有了这些动物、花、树……我们的生活就不会这样多姿多彩,所以,我们要爱护环境,爱护动物。

4.摆一摆

师:老师说数,你能用小棒表示吗?(请一位学生上台摆)

用3根小棒摆出一个三角形、汉字中的“个”“上”“下”“土”,英文字母N、H、A……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用3根小棒摆成了图形、文字、字母还有美丽的图案。那么用“5”能摆出什么呢?

【设计意图】此环节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然后再应用,巩固了学生对数1~5的认识。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通过摆小棒的活动,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使学生真正认识数。放手让学生自由摆自己喜欢的图案,这样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通过表述,把知识形象化,一年级的孩子比较好动,所以该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练习形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摆小棒活动使学生在操作中轻轻松松巩固了1~5的数,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5.练一练

PPT出示课本第16页第1题

师:你明白这道题让你干什么吗?

生:这道题让我们把物品的数量与相等的数连起来。(小口令:左手尺子,右手笔)

【设计意图】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让学生找数量是1~5的物体,既巩固了本節课所学的知识,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数的顺序

(出示PPT)

问题与操作:出示1颗珠子,

师:你看到了什么?用几表示?

“1”颗珠子,再添上“1”颗,是几颗?用几表示?

“2”颗珠子,再添上“1”颗,是几颗?用几表示?

“3”颗珠子,再添上“1”颗,是几颗?用几表示?

“4”颗珠子,再添上“1”颗,是几颗?用几表示?

1.问题与操作:你会用小磁珠表示这些数吗?

2.给这些数排排队,你会吗?

3.2的后面是( ),3的前面是( ),跟4相邻的数是( )和( )。

【设计意图】学生数5以内的数并不困难,学生不清楚的是数的来源,而“在前一个数上添上1就得到下一个数”,这看似简单的知识却从根本上解释了为什么“1<2<3<4<5”,因此本环节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真正理解数的来源,并从这一角度理解了5以内的数序。

(三)练习

1.听音乐“数字歌”并学习唱这首歌。

2.下图中的物体可以用哪个数表示?

【设计意图】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是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唱“数字歌”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1,使学生认识到“1”既能表示1个物体,又能表示1个整体,加深对“1”的理解。“用数表示物体”既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总结(略)

教学反思:

听课教师一下课就对笔者说:“你班上的学生怎么这么聪明呢?我们的学生在上这节课的时候课堂上很多问题都回答不上来,他们也不会从多角度去看待同一个问题。”

难道真是笔者班里的学生更聪明吗?当然不是。应该说同龄的孩子在思维能力方面比较接近,就看教师在课堂中如何组织、如何引导。“1~5的认识”是学生学习数学“数”的开始,孩子们在幼儿园学过数数,他们认为知识比较简单,所以教学时教师要清晰地知道:“1可以表示1个大的物体,比如房子,还可以表示1个小的物体,比如手指。1不但可以表示1个物体,还可以表示一堆物体。”在课堂中,教师先通过课本上的彩图让学生寻找“1”,明确了“1”既可以表示大的物体,又可以表示小的物体;再通过展示学生喜欢的葡萄和草莓,明确了“1”既可以表示一个物体,又可以表示一堆物体,给学生带来了非常直观的感受。这样的知识拓展与延伸,不仅使得学生对“1”的认识从直观到抽象,还渗透“1是物体个数为1的集合的标记”“2是物体个数为2的集合的标记”的数学思想。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在他们直观地看出了每种事物的数量后,教师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对图中隐藏的“5种动物”这个数量进行了再次挖掘。在摆小棒环节,教师不断表扬有独特想法的孩子,教师的充分肯定,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教师在课堂评价方面还需要更加及時、更加准确,例如,“你观察到这么多,真是一个会观察的孩子!你会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你的动手能力真强!你真是创意无限!好特别的图案!”

(责编 刘小瑗)

猜你喜欢

小棒个数物体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等腰三角形个数探索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一起数小棒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巧移小棒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