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价格水平的传递

2017-03-31胡藐

商场现代化 2016年30期

胡藐

摘 要:在开放的市场经济背景下,汇率的变动必然会引发国与国货币之间的价格调整,从而促使国家内部物价水平发生变动。近年来,伴随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持续波动,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较强预期,促使大量海外短期资本不断流入中国,影响了汇率变动背景下不同分类消费者价格的传递率差异,增加了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促使我国商品价格水平传递程度起伏不定。本文就希望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具体传递效应,为我国未来汇率制度的选择提供全新理论基础。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变动;价格水平传递;制度选择

人民币汇率变动主要基于汇率价格传导原理,它是指汇率变动所带来的相关领域价格因素变动,可以将它理解为实体经济与汇率之间相互关系的关键主宰因素,也是描绘汇率与价格关系的核心形式。

一、人民币汇率对国内价格的传导机制研究

汇率变动必然会对国家的内部物价水平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它作用于价格链上,对不同价格指标的影響机制及效果都是不同的。早在上世纪末,美国就有学者定义了汇率变动下价格传导的机制分类,它们分别为直接传导机制与间接传导机制。直接传导机制是指汇率波动对进口品价格所产生的直接作用影响,而间接传导机制是指汇率变动对国内其它价格所产生的间接作用影响,如下图。

首先看直接传导机制,它所针对的直接影响对象就是国家进口商品价格,主要是针对商品价格的浮动状况来产生基于国内生产消费者的价格指数影响。具体来说,进口商品必然会涉及到汇率问题,汇率影响价格进而影响消费者,因此可以说汇率变化对进口消费品的影响是完全性的。不过相对于汇率变化,市场却是不完全的,这种情况所导致的配送成本不统一。另外,对直接传导机制的研究还要考虑到进口商品汇率的弹性问题,这种传递弹性能够体现在进口商品的总消费比重与中间投入品的比重,这些因素的高低起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汇率对国内物价水平的传递。

再看间接传导机制,它相比于直接机制在汇率方面对物价的影响更加复杂,而且影响方向不甚明确,从实践中也可以看出它对汇率反应的敏感度相对偏低,而且滞后。但是间接传导机制所涉及的机制理论相对较多,诸如替代机制、收入机制、货币供应机制、预期机制等等。以收入机制为例,它主要基于弹性理论来探讨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抑制或扩大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国际收支顺差,间接导致人均收入及物价的同时下跌。但在我国汇改后,汇率影响随经济增速同时攀升,人民币汇率升值也影响了国家经济增速,对物价上涨产生减缓作用。收入机制就是在这样的弹性过程中体现其间接传导机制的有效作用,对现行汇率政策产生影响。

二、基于累积脉冲响应函数的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价格水平传递的实证研究

累积脉冲响应函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价格对某一单位标准差汇率冲击下所作出的实际累积反映,但它不能直接对汇率传递效果进行度量。本文就基于这一累积脉冲响应函数的人民币汇率变动来对我国价格水平传递进行相关实证研究。

从上表中各时期、各领域基于累积脉冲响应背景下对汇率传递率的研究结果也说明,我国物价水平对人民币的实际汇率冲击反应呈现负向效果,简言之就是人民币的升值降低了国内物价水平。从上表的IPI(工业生产)、PPI(生产者物价)、CPI(消费者物价)这三大指数所代表领域发展来看,人民币汇率对三种价格的变动传递并不完全,甚至还存在一定时滞,但总体来看,三种汇率价格中工业生产对进口价格的价格水平传递率是最大的,其数据达到0.727。其次就是工业品出厂价格传递率(0.197),最后是消费者价格传递率(0.072),可以看出,进口价格汇率传递率与进口产品的构成有直接关系,我国进口价格汇率传递率较高也主要是因为中国在进口选择方面倾向于原材料和基础产品,这些产品在替代性方面都较高,容易促成高传递率现象。但在工业领域,我国近年来在石油进口方面表现为上升态势,直到2016年上半年国家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攀升到65.23%,其中原油进口额及成品油进口额已经占据了我国总产品进口额的14.81%。同类情况还包括了某些工业基础性产品及矿产品,它们的发展变化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人民币汇率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传递率上升。

相比于工业领域,人民币汇率对消费者价格的传递率表现偏低,其最大传递率仅为0.072。具体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4点原因。

首先第一点,可能与我国贸易方式相关,因为我国多年以来在进口贸易方面都走来料加工途径,即产品出口不会影响消费者价格。

第二,市场中所存在的厂商定价、运输成本变动、垄断竞争等等因素都影响了人民币汇率的价格传递水平,再加之大量非贸易品消费的出现,消费者价格传递率表现难免走低。

第三,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编制方法带有严重的本地消费倾向,从CPI理论来看这种本地消费倾向能够明显降低本地物品与非贸易物品之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甚至还会影响到国家CPI指数变动。

第四,目前国家在不断调控宏观经济,改变市场经济环境,我国所出现的通货膨胀问题也影响了人民币汇率价格传递水平,即汇率传递程度的日渐缩小影响了绝大部分消费者消费水平,使得消费者价格指数连年上涨,这种巨大变化对降低人民币汇率之于国家CPI的价格水平传递效应是具有明显影响的。

通过上述实证结合理论分析结果可以见得,人民币汇率升值不会立刻降低消费者消费水平及工业品价格,反而会在初期呈现工业品及消费水平小幅度上升趋势。其根本就在于人民币汇率可能在该阶段处于较为剧烈的升值预期进程中,它的升值趋势也为中国引来了大量外来投机资本冲入中国金融市场,让外汇占据了国家货币量的大部分比例,在这种状况下,国内价格水平快速上升也就不足为奇。

三、我国未来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制度策略选择分析

目前在我国,市场经济转型逐渐成熟,国外投资资本大量涌入国内,在这种内外合理共同作用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未来制度及策略选择就成为关键。近年来我国人民币面临升降波动,通货膨胀现象凸显,这种宏观经济的大起大落显然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因此如何选择人民币汇率升值策略,实现汇率变动对我国价格水平传递率的平稳控制就成为关键,以下给出两点建议。

1.注重人民币汇率变动节奏

从上文的实践证明已经看出,人民币汇率变动会对我国国内价格传递造成一定的滞后性影响,而且基于汇率变动来主动调节贸易收支也会产生一定滞后性,所以即使在短期内人民币出现较大幅度升值,也不能改变中国目前在贸易活动方面所产生的贸易顺逆差影响。可以考虑根据进出口顺差惯性及汇率对贸易收支滞后问题进行調节,改变贸易收支调节效果,实现汇率过渡性调节,然后再来调整贸易收支滞后问题。

再者,考虑到人民币汇率会对某些工业品出厂价格产生明显的非对称性影响和非线性转移动态影响,促使过大幅度汇率升值引发通货膨胀波动,所以应该遵循小幅、渐进调整原则,避免短期内出现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现象。

2.注重外来热钱应对策略

在汇改前后,我国人民币汇率传递系数发生了巨大转变,因为大量外汇投资热钱涌入中国市场。以2016年为例,我国外汇储备就已经达到32010.5亿美元,其占款比例的大幅度提升导致我国货币量急剧增加,直接影响到我国国内物价水平,导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出现负值(-538亿美元)。如果不积极应对这一状况,必然会导致国内价格传递系数持续走高问题的出现。因此国内需要完善热钱监测预警系统,准确监测和把握热钱流动动向,加强外汇管理局、央行、统计局、商务部、商业银行和海关等多部门的信息共享及防范行为联动,构建以外汇资金预警和信息数据库为主的反洗钱系统,同时实现对外管局汇总账户信息体系,第一时间掌握国家外汇账户的开立与收支状况,为热钱防控对策的实施提供有利依据。

四、总结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价格水平尤其是进出口价格存在较大传递率,所以一定要对其进行改变,合理调配支出转换效应,从而调节国家贸易收支可操作性,遵循进出口产品需求弹性变化,动态看待汇率变动对国家贸易收支的变化影响。

参考文献:

[1]许贵福.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影响--基于1997-2012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新余学院学报,2014,19(2):28-31.

[2]周杰琦.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水平的传递效应[J].统计研究,2010,27(8):33-40.

[3]刘志惠.基于汇率传递视角的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11):11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