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的发展与创新
2017-03-31闫丽琴
闫丽琴
摘 要 全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的新兴传播手段急速发展,曾对传统广播媒体造成应对混乱的局面。改变思路在实践中创建新颖、多元的模式,主动接近、拥抱新媒体,力争走在新媒体技术前端,是开辟传统广播电台发展新航道、突破障碍的根本前提。文章从新媒体全新的传播理念和互动方式阐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紧迫性,多方面对如何延长广播电台生命力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新媒体;融合;广播媒体;用户关系;广告投放;广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4-0103-02
伴随国家政策全媒体融合得到大力推广,传统电台发展占主导地位的交通广播也面临严峻挑战,目前,新闻、交通、音乐在我国广播市场份额占绝大部分。其中,呈上升态势的只有“新闻”和“交通”,而其他类型频率的市场份额则下滑趋势:一方面,广播对交通、天气等信息的垄断优势遭遇新媒体强势冲击;另一方面,各个打车软件为代表的交通应用消解了原有基于出租司机的固定听众群。那么如何伴随着裂变、聚合与迭代而重生呢?
1 高举旗帜、坚定信念,寻找融合路径
目前,我国广播媒体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广播媒体应坚定信念在维护传统广播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积极利用互联网寻找能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天地,打破线性传播、难以存储的传统局限,如今,人们不用看电视、报纸、不用听广播,通过手机和电脑便能知晓最新新闻及世界各地发生的大小事件。基于新媒體互动与受众互动性强、成本低的特点,造成受众对媒介锁定以及广告商的选择尝试并锁定的现状使得广播媒体别无选择。
1.1 网络及手机客户端与广播媒体的融合
在融合初期,广播媒体创建官方网站,拥抱互联网,但这种形式,并没有实质上对广播媒体产生影响,属于低水平建设。后来,为适应当今多元化资讯要求,某些广播电台致力于创设听友客户端,开设主持人听友俱乐部专区,以实用、互动、创新为出发点,全方位设计栏目,重点采制热点问题的报道并加以互动。制作短时间视频访谈,方便受众观看。多元化提高直接、点播、下载数量,添设征婚交友板块、手机收听节目直接、留言互动点评等活跃气氛的板块,此类形式大大提高了受众覆盖率。
1.2 微信与广播媒体的融合
微信与广播的语音功能是信息传播的共同点,因此,广播电台与微信有先天融合的条件。其融合方式分为三种。
第一,将微信作为广播媒体的采编手段(UCG模式):广大听众可以利用微信将自己想发送的内容发送到电台,记者可发送语音实况以直播形式播报,大大推进采编效率,如FM93浙江交通广播,随时接入记者播报的重要新闻播报。所有工作人员只要在马路上发现跟交通相关的新情况,必须第一时间要通报导播室。UCG(User Generate Content用户内容生产)模式就是广大听众通过微信与电台建立联系,并主动参与到微信的内容生产中。听众可用语音发送“爆料”,其时效性大大提高,此模式的运用,将听众也变为采写人员,由他们自己生成广播内容,广播制作只是“把关人”的角色,对内容进行有效整理和修剪并把握导向。相当于对采写环节公开化,公开透明的平台,加强了与受众的互动效果。
第二,利用微信开辟新型传播模式:微信平台推出后,广播电台公众号迅速成长,首先,广播电台利用微信开设公众订阅号并开通了后台开发功能,提供了多种便民服务,如交通路线、加油站、收费站、快递等,使得粉丝量大量增加。其次,媒体记者通过微信的朋友圈,还拓展了传播圈。于是广播既是媒体单位本身,又摇身一变为微信发布平台,既是制播者,又是朋友圈链接及转发人,呈现双重身份。
第三,开发具备创新性广播新媒介产品:目前,我国主要省份广电单位,广播客户端都已开发出来并广泛运用,但其发展程度参齐不齐,产品在业务上既有类似也有差异。这些开发出来的广播客户端通过定制的手机客户端及App应用程序走向媒介互动的新阶段。
2 关注受众身份复杂化,做好精细化营销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界限交叉,他们具有受众、用户、网民、消费者等多重身份,他们是最大的资源,经营模式在发生核心的变化,“用户关系”经营变成了新的支点。所以必须考虑用户体验。互联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参与加共享,用户会根据自己的体验选择自己能参与的节目。
“用户关系”也叫“粉丝经济”,粉丝既是产品的宣传者也是忠实的消费者,甚至是制造者,利用用户行为大数据,锁定用户需求信息,着力培养大批的“听粉”。“90后”越来越具备消费能力则是重点培养群体,而“00后”将是不可忽视的下一批培养对象。其培养形式在于不断创新与开发。如开发校园广播节目,举办校园主持人大赛活动等。开发一些进校园的广播节目,让具有号召力的学生代表自己当嘉宾主持,当他们与主持人零距离互动,举办主持人大赛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与新一代参与到节目中来,这也许将是他们最美好的回忆。
3 坚守车载阵地,寻找其他空间突破点
最惨烈的教训就是打车软件的冲击,广播媒体的“身影”应从汽车向其他空间转移,即使没有明确的方向,也要在坚守阵地,同时做一个“创业者”。比如地铁、飞机、火车、甚至在医院的住院部和休闲的海滩上随时随地都听到广播电台主持人悦耳的声音。看手机的低头一族也能在抬起头来闭目养神时听到各种信息,那一定又是个美妙的新媒体时代。因此,电台应与地铁、火车等空间“联姻”。开辟“地铁广播专线”“火车广播专线”等,让乘客可通调频收听,也可下载App软件收听。
同时,依据这些空间的伴随移动属性,根据听众的区域、职业、年龄段及其在其空间的目的性去向划分,定制不同的实用信息服务,全媒体时代的广播媒体将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1)重视人才,坚持创新,稳步“创业”。在工作实践中,需要引进一批社会发展、新闻传播、科技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引进人才形式各异,前期可通过专家顾问、动态讲座的形式入手。坚持创新,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比普通创业者来说,广播媒体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也是一个具备风险的行动,因为它要经历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短期难以产生回报。但一旦成功,广媒媒体必将成为一个关注社会、人民、城市、农村的创意产业。
广播媒体的创新形式也多种多样,如中国人民广播电台的“喊红包”、江苏广播电台的“多账号管理系统”、南京广播电视有限公司的“广电猫猫”、河南交通广播的微信“摇一摇”。各類创新手段如百花齐放,一展身手,而作为地方广播媒体更应该学习并加以创新。
2)保持权威,增强评论素养,力争做新型主流媒体。在互联网时代,广播媒体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伸展了伴随的“身影”,活跃在各时各地,真正做到了随时随地。同时,我们要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时刻保持清醒,坚决杜绝虚假信息的传播。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建设新型主流媒体,保护思想文化阵地的净土。认真策划,增强评论素养,所传播的信息要给人以信任感、吸引力,稳固广播媒体多年来积累的权威地位。
3)吸引电商,迎难而上立志走创新思路。跟电视相比,广播媒体应重点挥广播制作成本低、播放时间灵活的优势,适应了社会面临碎片化的时代需求,人们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五秒钟的广告足以给听众以品牌印象,并在重复播放中产生叠加效果而加深印象。特别对于中小企业,这种灵活的广告投放方式既减低了广告商的投资风险,也让广播电台的收入得到稳定增长的保障。
互联网的优缺点是并存的,比如互联网上海量、快速的信息让人眼花瞭乱,跳失率居高不下,事实上这种情况下,互联网陷入僵死的状态,这就需要一个媒介来激活这99%的僵死信息。
如果没有一个强势覆盖率的媒体是做不到的,“广播+”的概念人们已经不再陌生,例如“广播+搜索”这种互动营销模式,当某个品牌广告被播出,人们获知信息后想做更多的了解,便从互联网上搜索更多的信息。既填补了互联网的短板,又吸引了很多新客户。两者是一个绝配的结合。
4 结束语
广播媒体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必须改变思路,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世界。用创新的方法化解困难,才能拥抱新客户。做到精准营销,产生互动,放大广告投放价值,适应多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从而延长广播的“生命力”。具体来说,要依靠传播技术的革命,革新接收途径、转变传统“受众”观、革新传统平台的互动模式、革新新平台的互动模式、导入市场精细定位模式,努力打入新兴市场。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广播为何能吸引电商[J].声屏世界·广告人,2013(11):209-210.
[2]李凯歌.媒体融合:广播迎来新时代[J].活力,201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