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顺乎世界之潮流》为例谈“历史理解”

2017-03-31张胜平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线索

关键词 历史理解,近代思想解放,线索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6)23-0046-06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今人要从遥远的过去世界获取信息,并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需要深入到过去的世界中,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前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的想法、观念、行为,尽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历史。正如英国历史学家E. H. 卡尔所说: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①因此,历史理解是一种设身处地与前人平等对话、将过去的人和事置于当时的环境中看待的方式。历史理解还是一种治史能力,史学工作者需要依据相关的知识和史料来进入过去的世界,来“走进”前人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言论和行为。

作为高中历史学科素养之一的历史理解,是指将對史事的简单记忆和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究其内涵,笔者以为包含三方面:首先,理解历史文本,即能够理解历史文本中所述史事的含义,概括其要点,并同以往所学知识建立联系;第二,理解历史史事,能够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度,即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的各种事物,实现不同阶级阶层间、各国各民族或各种文化间、现在和过去间的理解;第三,理解历史知识的产生过程,即能够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异,能够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尽可能实事求是、多层次、多角度地构建自己的历史叙述。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素养呢?笔者以人民版《顺乎世界之潮流》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对这一问题的一些粗浅思考。

《顺乎世界之潮流》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的第一课,本课讲述的是晚清以来国人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是从封建主义旧思想、旧观念中解脱出来,用资本主义的新思想、新观念批判、取代旧思想、旧观念的历程。由于资本主义产生于西方,因此思想解放与向西方学习如影随形,思想解放的程度也与向西方学习的力度、深度密切相关。鸦片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章太炎、孙中山、邹容等一代代先驱不懈努力,他们放眼全球,提出各种救国方案,西方的器物和制度先后被介绍到中国,“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一股浪潮。

在阅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立意确定为“晚清时期国人从抗拒到顺应现代化潮流的历程”,并以“读书信、悟心态、寻历程”为基本线索,通过“读君主的信”“读士大夫的信”“读仁人志士的信”三个教学环节,分别引导学生神入18世纪末、1840年前后、1900年前后三个时代,感受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国人心态从“优越感”到“耻辱感”的变化,并理解国人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抵御西方侵略”到“为挽救民族危机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思想历程。

第一,理解的通道:理清逻辑,探寻因果关联

历史学有其内在逻辑性,今人虽不能亲身去经历过去所发生的历史事件,但我们可以运用所掌握的丰富的、真实的史料,通过严谨、科学的逻辑思维,分析历史现象背后的历史背景,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尽可能接近历史真相。历史教学面临两个逻辑:从教学方法和学习主体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逻辑;从教学内容和学习客体看,必须理解历史的发展逻辑。①无论是培养学生合理的认知逻辑,还是理解历史的发展逻辑,都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理清历史因果关联、涵养学科思维能力、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

在《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课的备课过程中,笔者最初将教学立意确定为“顺”,即“晚清时期国人顺应现代化潮流的历程”,并依据教材逻辑讲述了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中国人从学习西方“器物”到学习西方“制度”的历程,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而顺应西方工业化、民主化的潮流。这种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流畅、自然,学生能够明白国人如何“顺”的问题,基本达成预设目标;但也存在教学过程平淡无奇,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不够深入,思维张力未能有效提升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对1840年之前的时代背景,尤其是清朝的对外交往、思想观念、社会状况等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从认知逻辑角度看,学生并没有认识到中国对西方现代化潮流经历了由“拒”到“顺”的过程,尤其是没有关注更没有理解“过去为何‘拒”“过去如何‘拒”“现在为何要‘顺”等问题。因此,学生未能从本质上理清近代中国“顺乎世界之潮流”前后的逻辑,其思维中的“顺”有被强行“植入”之感。为此,在第二轮备课时,笔者反复阅读相关专业书籍,突破教材编写的逻辑,增加了中国曾“拒”西方现代化潮流的这一教学环节,从而将教学立意调整为“晚清时期国人从抗拒到顺应现代化潮流的历程”。具体操作如下:

教师投影漫画(见下图),简要介绍1793年英王乔治三世特使马嘎尔尼访华给乾隆帝祝寿这一史事,并设问:祝寿是需要礼物的,英国人带来了哪些礼物呢?学生仔细解读漫画,会发现漫画中的座钟、羽毛球和球拍、战舰模型、热气球等。教师继续追问:这些礼品有何特点?学生经过简短的思考、交流后回答:礼品代表了当时英国,甚至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军事、生产力水平。教师顺势回应本课标题,讲解“现代化潮流”这一概念。这一环节重点培养了学生漫画解读的能力,并理解“现代化潮流”的内涵。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观看漫画并设问:马嘎尔尼手上拿着一封英王乔治三世写给乾隆帝的信,在信中,乔治三世可能会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呢?学生在关注“1794年”“英国”关键信息后,能联想到工业革命相关历史知识,从而回答出“英王希望扩大同中国的贸易”等内容。这一环节重点培养学生养成关注历史时间、空间,并由此迁移相关历史知识的习惯,提升历史时空观素养。

教师投影乾隆帝1793年写给乔治三世的回信:

尔国王此次赍进各物,念其诚心远献,特谕该管衙门收纳。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王先谦:《九朝东华录》

设问:1.阅读乾隆帝的回信,说明其如何对待英国的交往要求?2.通过漫画及回信,体会乾隆帝怎样的心态?3.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乾隆帝出现这样心态的原因?

学生要解决上述问题,则需要自主阅读乾隆帝的回信并调动明朝中叶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相关背景知识。由于明朝中叶以来海禁和闭关,阻碍了中外的交流,中国对西方发生的变化一无所知;加之在自然经济的影响下,乾隆帝觉得中国无所不有,不需要与外国通商,因此委婉地拒绝了英国的通商请求。乾隆帝的回信,体现了大清王朝文武百官乃至整个统治阶层“天朝上国”、盲目自大的优越感。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增加“马嘎尔尼访华”这一教学环节,适当填补了教材有關“拒绝世界之潮流”这一空白,通过解读历史漫画与两位皇帝之间的通信,学生了解了鸦片战争之前中国闭目塞听、妄自尊大,拒绝与西方交往,错失跟紧世界现代化大潮的最佳时机等相关背景知识,进而理解了“过去为何‘拒”“过去如何‘拒”“现在为何要‘顺”“现在如何‘顺”等问题,从而理清了历史教科书的编写逻辑,把握了历史发展的逻辑,进而形成了自己对“晚清时期国人从抗拒到顺应现代化潮流的历程”的认知逻辑,从而深化了自身的思维品质,提升了历史理解素养。

第二,理解的前提:移情换位,感悟前人心态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类有着共同的本心,人类也只有凭借本心去理解他人,并且在感情上发生共鸣,才使得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英国历史学家赫伯特·巴特菲尔德曾说:“无论如何,历史学家必须把自己置于历史人物的位置上,必须感受其处境,必须像那个人一样思想。如果没有这种艺术,不仅不可能正确地讲述故事,而且也不可能解读那些重构历史所依靠的文件。”①在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历史理解”素养的重要前提是学生能够移情换位,感悟前人心态。即通过创设情景,给学生营造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客观环境氛围,造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学生站在历史当事人的角度考察他们所面临的情境和问题,体验其活动和行为,感悟其动机、意图、情感、道德观、价值观等。

在《“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学过程中,笔者将“悟心态”作为教学主线之一,分别引导学生感悟乾隆帝、林则徐和魏源、康有为和孙中山等人在当时的形势下的复杂心态。下面以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为例说明。

教师投影《海国图志》书影和《海国图志·叙》: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指导学生合作探究:与50年前乾隆帝的心态相比,“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反映了少数士大夫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讨论交流结果如下:

第一,西方观的变化。中国历来以文明古国自傲,以世界之中心自居,而以“蛮夷戎狄”看待他国;即使是到了18世纪西方世界巨变时,这种观念仍占统治地位。魏源虽然沿袭了“夷”的称呼,但也开始认识到西方世界的发展和变化:长期被国人视为“岛夷”的英国,经济、文化十分发达,其他欧美各国也都各有优点,值得中国学习或借鉴。这对于一个长期以来自视“天朝上国”的帝国来说,从内心承认这个现实并作相应调适,是一个极为艰难而又相当痛苦的过程。因此,魏源在这时一反传统提出“师夷”口号,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第二,技术观的变化。虽然魏源将学习西方的范围只限定于“长技”,但“技”称之为“长”,却包含着深刻的观念变化。古代中国,文化政治化倾向很强。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推崇政治和道德教化,忽视物质文明并鄙薄技艺;传统文化重道轻器,往往把科学技术视为“奇技淫巧”。魏源勇敢地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承认西方科技的先进之处,并大胆呼吁学习西方“长技”。在魏源心中“长技”主要是指“战舰”与“火器”,但学习军事“长技”是学习西方近现代文明的必经阶段,因此,魏源已经轻轻叩击了中国近代化的门扉。

第三,外交观的变化。清朝历来把外国视为藩属下邦,力图以武力威慑、道德感化来维持“世界秩序”。鸦片战争后,魏源一方面提倡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另一方面他也强调“师”的目的在于“制”,即抵御西方的侵略。从“武威德化”到“抵御西方”,反映了中外地位已有逆向变化,中国由高趋低,西方国家由低趋高。中国人虽然仍以中华自称,皇帝虽然仍被视为天子,但是已经失去君临中国以外的天下的狂妄。

在合作交流、深入探究基础上,教师总结:“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表明少数士大夫心态都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勇敢地迈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能够迈出这一步的还只是极少数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他们的思想仍带有旧时代的印记;他们的主张在社会上引起的回声也很小。由此自然过渡进入下一环节。

设计意图:教科书中关于“师夷长技以制夷”仅以寥寥数语解释其含义,并指出这“是对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但仅凭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本课所学知识,难以透彻理解并形成合理的历史解释,只能机械记忆和强化。为此,笔者设计上述探究活动环节,引导学生将自己置于19世纪中期中国刚刚迈入近代社会那样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形成心理体验的环境,从西方观、技术观、外交观等角度理解、感悟少数士大夫在传统观念仍占主流的背景下勇于挑战的复杂心态,从而实现对历史的理解,并升华情感、培养了历史思维力和认知力。

第三,理解的桥梁:挖掘史料,凸显史料实证

史料是历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帮助人们认识历史的各种文字、图像、实物资源,诸如原始文献、口述记载、历史遗物、图片与图表以及对博物馆、建筑物及历史遗迹的参观等等。史料是我们理解历史的重要桥梁。正如老子对孔子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①由于我们所能接触到的是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各种形态的史料,而不是“过去”本身,历史知识所需要的“证据”间接来源于这些史料。因此,史料的运用不仅是历史学存在的基础,也是历史知识存在的基础和历史课程教学的基础。目前,史料实证教学成为历史教师普遍使用的教学方式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更好实现历史理解的重要途径。

在《顺乎世界之潮流》教学过程中,笔者分别援引了乔治三世、乾隆帝、林则徐、康有为、孙中山、章太炎等多人的书信史料作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前人书信,感悟历史变迁。如,在讲述“走向共和”一目时,引用了章太炎写给康有为的两封书信:

材料1:祸变以来,未尝通尺牍,侧闻君子旅居蓬岛,文史之兴,蔚荟如昔。而仆亦蜚遯台湾矣……虽然,先生之久淹于东国,则仆以为过矣……处名都之中,而使盗贼得望之以为标帜……有卓如在,则先生当西渡欧美,驰说其君相,而为之犄角矣……迺者非律宾群岛有志公党矣,香港则又有革命党矣,闻皆门下高材之士散处四方以图兴复者,人之于先生,固已扶首来会,糜顶踵以殉之而不悔也。使益之以兼包并容……

——章太炎:《寄康氏书》

材料2:长素以为中国今日之人心,公理未明,旧俗俱在,革命以后,必将日寻干戈,偷生不暇,何能变法救民,整顿内治!夫公理未明、旧俗俱在之民,不可革命而独可立宪,此又何也?岂有立宪之世,一人独圣于上而天下皆生番野蛮者哉?……今日之民智,不必恃他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民主之兴,实由时势迫之,而亦由竞争以生此智慧者也……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舊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章太炎是晚清民国时期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在维新变法前后曾支持康有为的变法活动,如“公车上书”后,申请加入强学会并寄去16元银洋,加盟《时务报》并为其撰稿等。但后来由于政治主张向抵牾,康、章二人逐渐分道扬镳。在维新变法失败后,章太炎曾致信康有为,并于1899年初在《台湾日日新报》上公开了此信(材料1)。章太炎在信中尊称康有为“先生”,劝其不要久留日本,主要原因是慈禧太后正追杀康有为,身处大都市的康有为容易成为刺客的目标,并建议康有为“西渡欧美”;章太炎在信中还期望康有为对革命党“兼包并容”。从这封信可以看出,此时,章太炎对康有为推心置腹,为其出谋划策,对其变法失败充满惋惜、同情之情。在章太炎写给康有为的诸多信件中,以1903年发表于《苏报》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材料2)最为知名。在这封信中,章太炎对康有为(直称“常素”)坚持走“保皇”道路表现出失望之情,章太炎站在鲜明的民主主义立场上,逐条驳斥了康有为的保皇立宪主张,并重点针对康有为所谓中国国情特殊不能革命的谬论进行了有力的驳斥。这封信条理缜密,内容丰富,饱含情感,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是研究中国近代革命史、思想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设计意图:书信作为人们之间互通有无、沟通联络的重要工具,不仅记录反映着当事人之间思想与信息的交流,还往往承载着诸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的内容。由于书信史料具有真实性和原始性等特点,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书信史料,一方面能够为某些历史细节提供一定的补充与修正,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客观、公正地评价某些人物或事件;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心态变化等,从而使得历史更加丰实、生动、具体、全面,增强历史教学的现场感。在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以章太炎的两封书信史料作为历史教学资源,学生不仅能了解、掌握革命派和维新派的政治主张,还能通过书信领略康有为、章太炎等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路历程,并进一步体会到近代仁人志士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紧密联系的责任担当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理解近代思想解放的先驱们从改良立宪走向革命共和的艰辛历程。

第四,理解的实现:创设情境,回到历史现场

德国历史学家威廉·狄尔泰曾说:“理解以一种特殊的个人天才为基础。但是,由于作为历史科学基础的理解是一个重要的和持续的任务,这样,个人的天才就变成为一种技巧。”①历史理解不仅是历史教师的基本能力,也应成为历史课堂中学生应学会和掌握的基本技巧。但由于时代、文化、处境的不同,前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与今人大不一样,因此,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历史教师,在理解前人及其生活时都面临许多具体的困难,更何况是中学生。因此,历史课堂中,历史教师应设法创设多种“情景”,引领学生回到历史现场,设身处地,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只有在这样的历史现场中,才能真正实现对历史的客观理解。

在《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课教学中,笔者打破教材原有结构,将第二目“维新变法”和第三目“走向共和”一体设计,通过书信史料、知识表格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回到历史现场,感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所面临的民族危机。设置三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相似背景相似心态

材料1:窃以为弃台民之事小,散天下民之事大;割地之事小,亡国之事大……日本一小岛夷耳……乃敢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1895年5月)

材料2:我中国衰败至今,亦已甚矣。用兵未及经年,全军几至覆没,丧师赔款,蒙耻启羞,割地求和,损威失体,外洋传播,编成谈笑之资。

——孙中山:《拟创立农学会书》

(1895年10月)

引导学生感悟甲午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给仁人志士强烈的耻辱感和民族危机感。由失败而来的醒悟,便也成为“改变”的起点。以康有为、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放眼全球,寻求救国救民之道。

环节二:相似心态下的不同选择

学生阅读教材,教师做相应讲解,共同梳理维新派和革命派言与行(见下表)。

在体会民族危机之下仁人志士相似感受的同时,学生进一步理解为改变现状他们作出的不同选择:“改良”与“革命”“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

环节三:不同选择下的相似追求

学生进一步解读下述表格,深入分析维新派与革命派的言与行,感悟仁人志士虽然选择的道路不同,但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如,从首要目的看,他们是在民族危机严峻的背景下提出上述主张的,因此,他们都是为了救亡图存,是爱国的; 从发展方向看,他们都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民主政治,相比较于林则徐、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维新派和革命派则对西方的认识更深入,提出还应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进一步的追赶了世界潮流,他们是进步的;从理论基础来,维新派和革命派都致力于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西方的人权、平等等观念,具有“启蒙意义”。

设计意图:历史教学要实现培养学生历史理解素养的目标,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到历史现场是有效途径。在上述系列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创设相关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接近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学习现场,学生在“现场”中感受民族危机的严峻,感悟民族危机背景下仁人志士的相似心态,理解他们挽救民族危亡而做出的不同选择以及相似的价值追求。

英国人汤普森说:“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或发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们如何发展对历史的认识。”①历史理解是历史学习中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能够去理解人类历史长河中的诸多史事,能从历史的视角来思考当今人类社会发展之多种情形,能以多元和包容的眼光看待世界不同文明;通过历史学习,学生既能理解过去,也能理解现在,既能理解中国,也能理解世界,既能理解历史史事,也能理解历史文本,既能理解历史知识,也能理解历史方法;最终形成科学的认知能力、缜密的历史思维以及丰富的历史学科素养。

【作者简介】张胜平, 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义乌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工作。

【责任编辑:李婷轩】

猜你喜欢

线索
记者如何发现新闻线索
关于“教学设计”的几种设计
电影《钢琴师》中音乐设置与剧情关联探究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改变与回归
离伤
读出抒情散文的“抒情味”
“线索”易寻,“意境”难解
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