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核心素养的学校表达
2017-03-31胡立
胡立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核心素养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和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然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大方向、六大素养只是方向性概念性的纲领,不同学校不同学段对学生核心素养要求不同,具体操作也应各有不同,每个学校在核心素养方面都应有自己的校本表达。
重新审视本校的办学理念,重在领会核心素养的价值、意义以及具体的规定要求。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和基本情况,以核心素养引领课程改革、学生发展与学校发展。建立核心素养与学科的关联,制定适合本校学生发展和满足学生多样选择的学科建设方案。打破学科界限,推进学科融合,融通各学科知识,构建不同学科相互贯通、不同学段上下衔接的指标体系。调整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丰富课程内容,开发校本特色选修课程。要引导教师更新观念,由单纯学科知识教学、考试教学转向全面关注学科能力教学、核心素养教学。鼓励教师主动改革教学方式,积极探索跨学科学习、情景学习。加强学科团队建设以及跨学科团队建设,为搭建学科、跨学科团队提供课程基地。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积极探索适合成人学习的“工作坊”“小组合作”“做中学”等形式,让教师边做边学,在应用中进一步了解、掌握与落实核心素养要求。关注核心素养所带来的评价内容变化,努力探索适用于核心素养的多元评价方式,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典型案例。
重新反思本校的課程教学,以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教学。2001年启动的新课程改革,从“双基”目标走向“三维”目标,当前又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目标。这个变化体现了教育从以学科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引领并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和向前发展。核心素养的达成,离不开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每门课程都有承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每门课程都有重点承载学生发展核心的素养要点,教师是核心素养落地最坚实的力量,教师要自觉以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课程教学,在课程目标中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将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的重点内容落实到各学段各学科的课程目标当中,探索实践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路径和方法。做好课堂转型,课堂学习目标要向作为核心素养主要构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方向转型,课堂教学方式要向情景式、学科活动式的教学方式转型,学生学习方式要向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方式转型。带着跨学科的课程思想,融通各学科知识,开启核心素养时代的“创课”。
重新梳理本校的学校文化,构建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既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使其掌握多种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所学校只有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既注重课堂教学又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才能正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人。学校要以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确定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育人目标、校徽、校标、校旗、校歌、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用这些标志性的精神文化塑造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教育思想。校园文化分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墙壁上、教室里、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在显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可按照“美化、绿化、花化、亮化,让墙壁说话”的思路对校园文化进行构建。校园“隐性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管理理念、价值观念、办学思想、学校精神,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教师的人格修养和心理健康状况,师生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校风、班风、学风等五个方面,在隐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方面可按照“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要求来构建。
归根结底,做好核心素养的学校表达,主要做好“两个转化”,一是将“国家标准”转化为切合学校实际的行动计划或方案,二是把核心素养的要求转化到学校管理中,融合到学校课程中,蕴含在校园文化中。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