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引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模式新实践
2017-03-31高原
摘 要:大数据时代,网络成了双刃剑,时时处处都有自媒体的泛内容参与。信息传播呈现有杂音混响、不对称现象、碎片化类聚的新特征,网络舆情有了新发展新需求,引发民主、文化、社会三个维度的不和谐,带来学习方式的浅表浮躁、网络文化引领的失语、网络谣言甚至网络暴力的避无可避等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模式多了隐性的视角,实践中通过深入智能化管理、夯实话语力建構、加强微平台建设,弘扬话语场里维护秩序的优势话语权,具体路径包括加强学习管理和素质管理、强化政治表达和文化表达发声、借鉴媒体策略和开展网络社会道德伦理治理三部分内容,从而呼唤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增强思想政治话语的交互力、聚合力、传播力。
关键词:大数据 网络舆情 对话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9-039-03
—、引言:大数据时代的召唤
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了双刃剑,学习、工作、生活、休闲、人际交往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自媒体的泛内容参与。通过网络,人们热情表达自我,匿名覆盖式传播,期待个性展示与获得认同。交往关系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在网络如何自洽,建立与他人或其他群体的关系是传统意义上的交往行为无法解答的。网络舆情这面自我观照和折射社会民生各种心态的镜子有可能被无限放大,作为呼吁真理正义、拷问道德伦理的尺度,有可能被拉扯偏颇。虚拟空间和真实的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在这个网上世界,我们享受了平等、共享、即时现场感、交互作用的体验,同样要面对感官刺激、博眼球经济的饕餮盛宴,得接纳信息重复、堆积、冗杂、不实的尴尬局面,颠覆与创新、个性与联众、表达与转换,一切瞬息万变,也许从某个角度的理解,就像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里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大数据时代,网民需要遵守网络社会秩序,他律、自律结合,涉猎其中将是化繁为简、去伪存真的过程。
二、网络舆情引导带来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人人手握麦克风,通过自媒体自由发声,众生嘈杂,抢夺舆论话语权。信息传播呈现以下新特点:杂音混响。人们无法摆脱对数据的依赖,信息色彩绚烂,为迎合大众趣味具有伪饰性,由于个人偏好的不同,对于审美属性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舆论传播的急风骤雨夹杂噪音。不对称现象。个体收集信息的数量有限、广度受限、质量有待考证,与官方相关部门掌握的数据自然存在着脱节滞后的情况。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上世纪70年代就对此提出过关于“知沟”的理论假说。碎片化类聚。个体匿名隐形参与,带来直接随意的张力和多元隐蔽的偏差,更易冲动。每个人信息关注的敏感度不同,掌握的互联网技术程度和应对能力也不同,对信息的个体需求和选择渠道更是千人千面,个体信息聚合过程中易走向接受窄化趋势。
网络舆情催生的新挑战。网络舆情是现今社会关注民情、反映民意的晴雨表,根据舆情频度、广度、力度及涉及焦点人物的曝光度,通过对舆情事件的综合分析,有简单事件的随机关联,有相关事件的相互作用,有组合事件的层级发酵,有大范围相关事件和组合事件的联系叠加,可以看到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个性隐匿与外显的杂糅,理性和情绪化的争锋,即时互动与多元开放的交融。网络舆情的主体具有宣泄肆意、焦虑放大、群氓迷失、信任失衡、政治失语的特点,分散无序的主体意见经过信息接收者的二次传播、加工制作和意见领袖的作用,信息漫游全球广场,孤立潜伏的情绪酝酿发酵,得到广泛的关注,引起集体爆发。舆情客体以自媒体为载体,是各网络阵地的舆论观点、聚焦的热门话题、网民参与的话语体系,多利益驱动,具有草根性。聚光灯作用扭向放大镜,会引发道德绑架和窥探现实的威胁,将不实信息病毒式扩散,引发民主、文化、社会三个维度的不和谐,产生以下需求:从民主维度看,引导舆情发展亟需信息过滤,注意个体表达与集体监督、发声与倾听、个人意见与集体智慧的对立统一;从文化维度看,引导舆情植根于信念守望,注意丰富多元的全球文化与特色优秀的民族传承、精英阶层与草根阶层所属文化圈、西方主导的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交流碰撞;从社会维度看,引导舆情发展借助媒介建设,注意舆论场生成特征与管理机制,引领舆论主体明晰素养、权力与职责,真正发挥网络舆情减压阀、缓冲器的作用。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在技术层面具有数据属性,在人文层面具有性社会属性,网络舆情实际带来学习方式的浅表浮躁、网络文化引领的失语、网络谣言甚至网络暴力的避无可避。网络时代,舆情管理的复杂性不仅指向动态全程监控,还在于信息搜集、整理、分析、预测的整体过程中各部门的协同机制构建,通过对网络舆情潜伏、爆发、持续、淡化不同时期的借鉴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无疆网络里创新互动,从深入网络学习、引领网络舆论、抵制网络谣言三部分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模式的实践路径。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模式实践路径
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话模式?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其著作《被压迫者教育学》中谈到:“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1}教育终极指向青年学生世界观的构建,媒体的不良传播会影响价值观的扭曲,社会百态又引发对人生观的拷问。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今宏观视野仍要一如既往地贴切时代主题、贴近现实生活,完成正确“三观”培塑的使命,创新之处是多了隐性的视角,弘扬话语场里维护秩序的优势话语权,在网络时代的理论背景下呼唤学生而不是淹没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主体客体泾渭分明,而要构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为主体的平等互动的精神交流关系,增强思想政治话语的交互力、聚合力、传播力。以下围绕深入智能化管理、夯实话语力建构、加强微平台建设三个部分展开创新实践,优势主导青年学生的价值导向,以“主体间性”弥合传统主客二分引发的矛盾冲突。
(一)深入智能化管理
网络空间中,具备与之匹配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我们要适应网络新型社交关系影响下的学习成长,学会建立联系然后发生相关并产生影响,通过加强学习管理和素质管理两部分,增强思想政治话语的交互力。
阅读是学习过程中知识积累的途径,当今的后现代阅读与传统的线性阅读有所不同,除了媒介纸媒或是电子媒介的不同,在属性上,碎片化、浅表式、双向阅读模糊了知识生产、输出的边界;形式上,全方位、立体式的图片甚至音频、视频带来前所未所的视听盛宴,在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下,第五媒体手机阅读也是青年学生喜闻乐见信息输入的重要渠道。流媒体引发的快餐式的阅读互动,更侧重趣味性和悦化体验。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模式要充分调动学生思想、情感、人格、行为、心理各方面,达到教育的主导价值与青年学生主动学习选择的具体价值达成重叠共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来源于建构知识体系的积淀,更要重视引导学生迎接挑战,提高信息接收的解读能力。网络空间通过信息的浏览、协同、编辑完成话题的创建、锁定、推送,线上线下两个世界完成对舆论信息的提取、行为模式建立联系,结合阅读历史积淀,增强信息接收主体的判断能力,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面向图像符号,集中注意力,由于文化的自发性、体验性上升,做内省自觉的文化继承者,增强知识再加工再传播的责任感和影响力,避免跟风与围观的依赖性、随意性。从宏观的教育系统看,基础教育的人文深化结合大学的通识教育可以为系统化阅读提供较好的知识背景,管理学生冲破主观所谓的兴趣藩篱,选择广泛,明辨慎思,完成默会知识过程,充分利用虚拟平台提供的信息资源,例如学习网站、精品共享课、手机APP软件等,达成线上线下、个体群体的学习对接。
从社会学角度考量,我们不能忽视对网络意见领袖的素质管理。网络社会的交往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教授雪莉·特克尔提出群体性孤独,在技术先进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反而产生新型的孤独关系,表现为“逃离现实世界状态、双重体验状态和多任务处理状态”{2}。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提出网络社群的概念。意见领袖积极传播舆论观点,凭借发声的频率和质量赢得网络舆情群体的响应,引领舆论的聚焦,制造舆情的沸点,对其未来走向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模式实践应加强朋辈教育,利用榜样力量昭示,培养红色骨干成为意见领袖,发挥意见领袖的敏感活跃、人格魅力、信息能力和群体声望,发扬其传播的驱动力、创造力,于虚拟现实交互的世界引领发声。平日里,积极引导学生做好个人规划、适应新型交往关系,培育贯通科学技术与人文伦理层面、综合信息技术与人文社科内涵、涵盖媒体素养在内的网络信息素养。党支部建設与新媒介结合,筛选优秀人才重点培养,利用红色资源如红色网站、红色旅游等丰富实践,对抗消费主义、新自由主义、极端享乐个人主义、虚无主义、功利主义对科学理性评判的干扰,开阔视界,知行合一,实现师生共享互长的进步。
(二)夯实话语力建构
舆论导向是否正确在于我们主流话语表达的内容、形式、效果的好坏,从提高政治表达力和文化表达力两个部分,结合时代民族特色,加强文化建设,夯实话语力建构,增强思想政治话语的聚合力。
信息碎片化不等于价值取向碎片化。政治表达弄清多元和一元的关系,网络空间舆论争锋,多元的思想观点交织,多元的价值观念碰撞,多元的社会思潮争鸣。但我们要绝对坚持主流价值观认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集共识,凝聚力量,指引方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时政教育,引领学生熟悉世情、国情、社情、党情,有家国观念、民族精神,有胸怀天下的格局,有心系人民的气魄,有应对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变化的思想力。辅导员侧重政治话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侧重学术话语,协同配合,完善舆论阵地建设,守护校园黄钟大吕、涤荡心灵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纲领、重大方针路线政策及会议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成果和具体体现,诵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篇章,与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等结合打造品牌宣讲项目,为共同理想信念的坚守提供精神食粮。建设健康网络文化,抵制异质文化不和谐因子的侵袭。学习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关注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动态,借鉴最新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面向未来的前瞻性与实践中蕴含的可能性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贴近时代、世界的同时,贴近大众,增强话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亲和力。网络空间意识形态以附着的符码隐形暗示,联系讲道理、摆事实,深入浅出、得心应手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对话实践,为学生“系好第一个扣子”。
争夺话语权不等于胡言乱语。改变失语、提高话语权的舆论力依托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的寻根。克服青年学生认知不够、经验缺乏、情绪冲动的惯性思维除了优化疏导价值观念,还需对文化共同体的探寻。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关怀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的解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礼、德”、“四端之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立德、立功、立言”体现了家国情怀、大同理想、中和之道、伦常规约等民族智慧的一脉传承,也凸显勤劳质朴、自强不息、诚信互助、爱好和平等民族精神的生命力,二者内在有契合之处,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也存在相似与和谐。把握文化的相融相依、融合共生,校园网站建设采纳多种文化的优秀特质,为我所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利用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中心等资源,丰富立德树人的实践,于实践中聚焦目标,及时反馈,增强培育的针对性和指向性。情感经验不能数据化,青年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与社会价值体系观念建设密不可分,通过制度环境建设、实践基地、人员配备形成教育合力,影响学生胸襟气魄养成,解冻观望的迟疑等待,破除青年学生“当下即是”的拒绝教育,以理性思辨砥砺优秀品格,减少话语失信的偏差,增强文化育人的影响力和话语传播的生命力。
(三)加强微平台建设
重视网络舆情主客体连接的载体,通过借鉴媒体策略和网络社会道德伦理治理两大抓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力。
利用媒介传播的浸润作用,把握学生的视听觉悟。借鉴媒体传播规律,如恰当的叙事策略和媒介融合方式等,利用信息传播的长尾效应、新媒体的舆论联动,做好先进理论和意识形态的隐形、辐射式宣传,“润物细无声”。关注热点交叉领域、受众感兴趣的题材、叙事的技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感染力。叙述身份适时缺席、隐蔽,叙事视角零焦点、内焦点、外焦点综合运用,灵活切换,可以跨越时空、全景式叙述,外倾性和内倾性相结合;可以身份介入;也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客观叙述。注意细节铺垫和长尾效应,留有探寻人类共同命运的思考空间,拒绝说教的苍白无力,叙事表现生动,层次丰富,审视的视角,更易调动真实情感,引发共鸣。传统纸媒、电视等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结合,利用多媒介因素丰富教育手段,实现教育情境的转换,对比、强调、渲染等手法的引入变换教育场景,带来多样的生命体验。叙事的生动性、选取教育材料的开放性和延续性、媒介和渠道的融合性,帮助我们理清逻辑,正确定位,主动设置议题,有力发声,把教育的“话”讲好。
网络空间公共道德伦理治理问题离不开对网络社会秩序的维护,高校应做好信息资源管理,明确虚拟空间的个体道德标准,对个体与群体的非理性行为进行引导,培养青年学生的思维特性和健康网络心态。高校储备数据库,对突发事件有应急管理机制,有紧急干预处置的能力。依托大数据,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潜伏期经过滤筛选采集信息,建立良好沟通,把控舆论方向,高能预警;爆发期经甄别挖掘分析信息,聚焦輿情热度,监控舆情发展,有效评估;持续期经整合干预处理信息,发掘主要矛盾,及时消除威胁,干预对抗;淡化期经反思整理储备信息,破除杂音干扰,反思回馈成果,总结经验。各部门协同联动,将舆情工作动态监管,形成常态机制。校园事务管理有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为后盾,以法律技术为保障,给予合理宣泄情绪、表达诉求的渠道,对违背契约精神、侵犯他人或群体利益的破坏行为坚决追责,绝不姑息。以上增强了学生的信息思维、协同思维、法治思维。道德失范背后的心理失衡有对阴暗面监督的声讨,有不公平感、不安全感抗议的戾气,有自我被剥夺感恐慌的放大,有因刻板印象为弱势群体的发声,体现为愤怒、戏谑、怨恨、同情四种情绪,我们应结合网络媒介创造尽可能多的沟通渠道和交流载体,解开学生的心结,提高其自净化能力,将失序的心理去角落化,理性引导认知思维的评判、选择及重建过程,注重学生的内涵建设,带动其由内而外积极实践,自然谣言止于智者。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化认同研究”(编号: GXDJ2016B13)、燕山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河北省讲师团系统科研课题“网络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维度与教育路径研究”(编号:2016092)研究成果;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模式构建研究”(编号:szh201507)研究成果。]
注释:
{1}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吴忠民,杨敏,王道勇.社会学理论前沿[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
参考文献:
[1] 杨义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路径论析[J].伦理学研究,2015(6)
[2] 成敏.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5)
[3] 叶小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公识[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16(5)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0)
[作者简介:高原(1981—),女,河北秦皇岛人,燕山大学里仁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