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阳市伊洛瀍涧四河同治规划方案探讨

2017-03-31朱自光程晓辉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2期

朱自光+程晓辉

摘要:洛阳以水为名,滨水而建。千百年来,伊、洛、瀍、涧四条河流与洛阳城相守相望、相亲相融,凝结着一种千古缠绵、魂牵梦萦的情结,酿造了多少美丽、繁华、风情和诗意。本次四河同治规划,是按照中央新时期治水方针,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对伊、洛、瀍、涧四条河流进行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治理保护和美化亮化,以使洛阳因水而更有品味、因水而更加美丽。

关键词: 伊洛瀍涧;四河同治;治理保护

水生城之态,水筑城之形。纵观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名城都与河流息息相关。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促进了城市的产生,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变迁,决定着城市的形态风貌。

1.洛阳河情

贯穿洛阳城的伊洛瀍涧四条河流,与华夏五千年的文明进程息息相关,与洛阳城市的形成、兴盛和繁荣密不可分。洛阳市河道治理和生态水系建设起步较早,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特别是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建成了长达30公里的洛浦公园、20公里长的伊滨公园和100余公里长的景观水系,在城市区形成景观水面3万余亩,洛阳水城风韵初步显现。

按目前的行政区划,洛阳地跨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全市域面积1.52万平方公里,其中黄河流域占81.8%。按照洛阳现代城镇体系确定的城镇空间格局,北部城区即“一中心六组团”区域全部为黄河流域,其中伊洛瀍涧四条河流贯穿于中心城区“三大板块”,其生态环境面貌直接决定着城市的形态风貌。但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对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洛阳四河治理和水生态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为水量不够多、水流不够活、水质不够良、水景不够秀,自然性和生态性体现不足,近水亲水效果不佳,文化元素和古都特色突出不够等。

在新的形势下,通过科学实施四河同治,可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档次,以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支撑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

2.规划理念

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确定四河同治的基本思路和规划理念为:保障水安全、维持水健康、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营造水景观、提升水价值。

在规划编制和四河同治的具体实践中,遵循“五个坚持”的基本原则。①坚持人水和谐、水城相融,努力做到人、水、产、城有机融合。②坚持保护为主、防治结合,以良好的河流生态系统保障生态安全和生态健康。③坚持统筹兼顾、系统治理,科学发挥好河流水系的防洪功能、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环境功能。④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从制约水生态的关键环节入手,分期分批推进项目建设,分河分段落实治理措施。⑤坚持发挥优势、彰显特色,把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古都风韵融入到河道治理的规划建设之中,打造具有洛阳特色的水生态环境。

3.规划目标

围绕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和生态环境体系的基本要求,确定四河同治的总体目标:打造林水相依、水景相融、人水相亲的滨水休闲景观带,建设居者心怡、来者心悦、诗意栖居的水韵之都。

基本标志:“河清水畅,岸绿景美,环境友好,生态文明”。

具体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五大体系。①完善可靠的水安全保障体系;②水清岸绿的水生态环境体系;③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体系;④特色明显的水文化景观体系;⑤严格规范的水管理保护体系。

通过五大体系建设,把伊洛瀍涧四河两岸打造成融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于一体的防洪安全带、生态保护带、滨水景观带和旅游休闲带。

4.基本方略

四河同治的基本方略为:“一水统领、五水统筹、六水并举”。“一水统领”即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治水、兴水、管水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五水统筹”即统筹推进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水配置、水管理等五大体系建设,实现系统治理和功能复合。“六水并举”即多蓄水、巧调水、防洪水、保供水、治污水、绣丽水。

多蓄水,就是加强拦水蓄水工程建设,让更多的水留在洛阳境内‘造福洛阳人民;巧调水,就是加强引调水和水系连通工程建设,让宝贵的水资源流向关键区域、发挥最佳效益;防洪水,就是加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有效防控洪涝灾害,保障河道行洪安全;保供水,就是加强供水工程體系建设,统筹保障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治污水,就是加强水污染防治,通过控源截污、清淤除臭、生态净化、雨污分流等措施,全面改善河流水质和水生态;绣丽水,就是加强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建设,打造水绿交融、水文互润、人水和谐的滨水生态景观。

5.空间格局

四河同治的总体空间格局概括为“一栈四廊五区十二园”。“一栈”,即四河同治的总体定位,就是依托四河的自然条件和生态优势,打造覆盖中心城区的、贯穿沿河县城、辐射沿岸乡村的的洛阳生态客栈。 “四廊”,即在四河中下游的丘陵区和川区河道,按照水道畅、风道顺、绿道秀的基本要求,打造洛河100公里、伊河100公里、涧河50公里、瀍河50华里四大生态廊道。“五区”,即在四河上游的山区河道及河源地区,以固土护林、清流溯源为目标,按照修复自然生态,保护天然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植绿护河养水的基本要求,建设五个生态涵养区。“十二园”,即在中心城区及县城段,沿伊洛瀍涧四河两岸,按照生态第一、自然优先、突出特色、彰显亮点的基本要求,高标准建设12个滨河生态公园。通过构建“一栈四廊五区十二园”的空间格局,全面提升四河的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的人们到大自然中做客、在大自然中享受。

结束语:碧波城中过,清溪绕门庭,推窗望水流,闲憩闻水声。莺鸟林间鸣,花香铺满径,红绿掩映下,诗情画意中。这是一幅景色怡人的生态文明画卷正重彩描绘,这是一方和谐幸福的乐园将以待享受。一城风雅半城水的美景,必将使洛阳更加诗意栖居、钟灵毓秀。

参考文献

【1】创意产业与产业遗产改造再利用的结合——以南京为例[J]. 蒋楠,王建国. 现代城市研究.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