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农用地整理条件分区及其模式分析

2017-03-31温玉雯伊晋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分区四川省土地利用

温玉雯+伊晋

摘要:该文基于农用地整理潜力、生态环境、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4种因素构建区划指标体系,借助于ArcGIS10.2技术平台和SPSS数据分析技术,综合多项评价因子定量分析各因素因子状况,对四川省农用地整理进行条件分区;运用该成果,以不同地域条件的需求为依据,分析不同农用地整理模式的集合以及分布状况。

关键词:土地利用;农用地整理;分区;模式;四川省

土地整理是土地利用科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进行土地整治分区最直接的目的是明确各区土地整治方向和重点内容。目前我国针对土地整理的研究多集中在土地整理潜力评价与测算[1-2]、土地整理效益分区[3-5]、土地整理相关政策性研究[6]。本文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从农用地整理潜力、生态环境状况、自然条件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4个方面构建农用地指标体系,多方面测算区域内各县(市、区)农用地整理的条件和限制性因素,针对不同特点进行条件分区,并分析以不同条件为基础的不同整理模式,为四川省(2016-2020年)土地整治规划提供参考。

四川省位于我国的西南腹地,地处长江上游,位于东经97°21′~108°31′, 北纬26°03′~34°19′。省内包括184个县(市、区),行政区域总面积48.5万k㎡。根据二调数据,四川省耕地面积为672.01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3.82%;田坎面积121.82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51%。地形坡度和耕地等级是影响农用地整理可行性判断和潜力分级的两项最重要因素。

1.指标体系构建与测算方法

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以及基础资料,以四种类型作为区划指标体系,每一类型分为不同的因子层。权重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运用离差标准化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详细指标见表1。

1.1 农用地整理潜力测算。农用地整理数量潜力主要是农用地整理前后田坎面积的减少量。在各县(市、区)的《2010年度变更调查成果表》中選择“二级分类”工作表,从中提取“田坎”和“耕地”的“年末面积”,再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农用地整理数量:

式中,SLQL表示农用地整理数量潜力;GD表示耕地;TK表示田坎;PJKXS表示平均坎系数;BLKXS表示保留田坎系数。

1.2 耕地坡度指数。耕地坡度指数反映各县(市、区)区域内全部耕地的坡度状况。为凸显区域耕地坡度指标的优劣性,将区域内耕地自然坡度划分为Ⅰ~Ⅴ级。耕地坡度指数即为该区域耕地坡度加权求和后占区域总耕地面积的比例,公式为:

2.整治分区

2.1农用地整理条件分区。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依据分值聚类并根据四川省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将农用地整理潜力划分为Ⅰ、Ⅱ、Ⅲ级潜力区;自然条件中地形地貌被分为成都平原区、盆地丘陵区、盆周山地区、川西南山地河谷区和川西北高山高原区,水资源被分为丰富区和受限区;社会经济条件被分为优秀区、良好区和改进区;将坡度级别和植被覆盖率因子分值分别划分安全区、改进区和脆弱区,其中生态脆弱区又被细分为生态恢复区和坡耕地治理区。

2.2农用地整理区域划分。重点整理区是指未来进行农用地整理可能性较大的区域。重点区域的划分以农用地整理潜力分区为基础,将潜力分区中的高潜力区和中潜力区作为备选区,再剔除生态环境脆弱区和经济条件改进区,余下的便是农用地整理重点区域;一般整理区是指未来可进行小规模的土地整理区域;由于坡度对农用地整理的影响巨大,特整理出坡耕地整治理区;不适宜整理区是将农用地整理Ⅲ潜力区、生态环境恢复区、山地河谷区、水资源条件受限区、经济条件局限区以及坡耕地治理区叠加合成的区域。

2.3农用地整理分区成果。在ArcGIS10.2技术平台下,将整理潜力分区、生态环境状况分区、自然条件分区和社会条件分区图像叠加,最终得出四川省农用地整治分区图,见图3。

重点整理区:重点区域总面积1113.44万hm2,农用地整理潜力40.83万hm2,包括全省18个市(州),68个县(市、区)。从空间分布来看,该区大部分位于盆地丘陵区,少数位于川西南山地河谷区。该区域农用地整理潜力巨大,地势平坦、经济条件较好,生态环境状况良好、水资源充足,适合大规模的开展整理项目。

一般整理区:从空间分布看,该区包括成都平原区、川西北高山高原区、盆周山地区以及川西南山地河谷区的小部分,共包括全省104个县(市、区),区域总面积3212.52万hm2,农用地整理潜力18.34万hm2,平均耕地坡度指数2.84。

川西地区为高山高原区,区域自然条件较差,多为水资源受限区和经济条件薄弱区;该区域整理难度大,所需针对性工程措施较多,适合小规模整理;而对于社会经济条件较弱的地区,应该多引进政府投资。

成都平原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好,但是由于城市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区域内可供整理的农用地数量极其有限。盆周山地的雅安市、乐山市和绵阳市内县(市、区),主要为生态恢复区,需进行生态修复工程改善区域的环境;余下的巴中市内的区、县,主要为山地河谷区,适合一般规模整理项目。

不适宜整理区:包括阿坝州的黑水县和甘孜州的丹巴县,黑水县、丹巴县植被覆盖度分别为64.73%、64.13%,均高于全省的平均值;区域内坡度条件较差,大于25°的耕地面积分别为4414.94 hm2、4461.20 hm2。区域农用地整理潜力低,坡度大,自然状况条件较差,水资源条件受限、植被覆盖度高,农用地整理实施难度大。

坡耕地治理区:主要位于阿坝州境内,共包括10个县,区域耕地面积13.16万hm2,整理潜力1.53 hm2。各县耕地坡度指数均大于4.20,>25°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50.19%,其中小金县高达65.03%。区域多为高山高原区,地形起伏大、经济条件较差、可利用水资源较少,农用地进行一般整理难度较大,应采用坡地整理模式。

3.结果与分析

本文通过多因素评价法,运用GIS技术,根据整理潜力、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经济条件等指标,将四川省农用地整理潜力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区域条件的不同,在进行土地整理时应制定相应的模式策略。

参考文献

[1] 龚健,刘艳芳,刘耀林. 农村上地整理潜力评价方法初探:以湖北省保康县为例[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1): 29-31.

[2] 刘文智,陈亚恒,李新旺,等. 基于产能的耕地整理数量质量潜力测算方法研究—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2010,17(3):227-231.

[3] 孔雪松,刘耀林,邓宣凯,等. 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J]. 农业工程学报,2012,12():215-222.

[4] 朱俭凯,刘艳芳,刘谐静,等. 广西农用地整理条件分区及其模式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3):257-262.

[5] 张洁瑕,陈佑启,姚艳敏,等. 基于土地利用功能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 中国农业 大学学报,2010,26(9):308-314.

[6] 高世昌. 推进中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对策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10, 24(4): 45-50.

猜你喜欢

分区四川省土地利用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浪莎 分区而治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基于SAGA聚类分析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基于多种群遗传改进FCM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论低碳经济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