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浓厚兴趣是教好美术课的关键
2017-03-30王建华杨菊花
王建华 杨菊花
摘 要:兴趣是学生自发学习的精神动力和心理能源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新颖的、最佳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靠“美”和“活”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美术课堂效率,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特长、技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浓厚兴趣;教学方法;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18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9.122
美术学科的性质、特点及任务也决定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的有效作用。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施有效教学,激发学生浓厚兴趣是上好美术课的关键。
怎样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呢?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榜样
小学生天真、单纯,对教师的好感往往凭单一的、表面的、实在的现象来产生兴趣,甚至影响老师所带学科的喜好。“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先要一桶水”,所以,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与低,在学生幼小心灵中树立知识偶像的优与劣,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王老师真好!我最喜欢上他的美术课”
“我不喜欢上数学课……X老师讲话我听不懂”
学生幼稚的话语道出了他们内心单纯的感受,证实教师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之一。
校园文化建设的劲风,让我有施展特长的机遇,在校墙上写了几幅标语,画了几幅画,于是,我便“闻名”学校,被学生视为“画家”,甚至在家长面前大夸特夸,一时间,报名参加校园美术兴趣活动小组的学生猛增,这就自然而然地为我上好美术课奠定了情感基础。当然,平时我也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业务进修,若有发挥我特长的机会,决不轻易放过。如:全县中、小学艺术节书画作品展评,每次活动,我都踊跃参评并频频获奖。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师生书画比赛,我总是积极投稿,参加展评,并多次获奖。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我更是醉心投入,并率先拿到合格证。荣誉为我增添了学生羡慕老师的闪光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
二、 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真挚坦诚的友好情感
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偶像,更是学生心目中思想、品德、人格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中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教师应博学健谈,谈吐文雅,热情直爽,平易近人,使学生产生好感,觉得教师可亲、可敬,进而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和谐愉快的气氛,达到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其次,教师要熟悉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其家庭、社会环境等,在交往中才能够做到与学生推心置腹地交谈,使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们是那样的熟知,那样自然、亲切,这样既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加强了师生间的亲密感,进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
另外,走下讲台后,一定要和学生以诚相待,平等地和睦相处,与他们一起游戏、娱乐,尤其是外出写生时要尽力增进友情,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记得有次上《人物头像》課,教师给学生当模特儿,我发现有位学生对老师的衣服、发型、动态表情抓得较准,我便迅速勾画了该同学的头像,展评、表扬他的习作,然后主动提出用我给他画的头像画和他的习作互相交换留念,并把他的作品收集在学校第二课堂展示平台中。这种做法,使这位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信任与鼓励,同时,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自豪。从此后,他学习美术的兴趣更浓了,听讲、习作更加认真、细致了。
三、 钻研教材,大胆改新,用别致的、最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
近年来,我曾多次承担美术信息化教学课题的研究任务。并以此为契机始终把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作为自己的重要事情来抓。对每堂课的教学,我总是先吃透教材,根据内容与特色仔细推敲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如范画、教具、课件制作等等,有意识地拓宽教学思路,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我在上一年级美术《用圆形画动物》一课时,采用电教手段,展示了许多圆形有关的动物图片,如鸡、鸭、熊猫、猫头鹰、小猪等。从直观形象中感知,采用基本形体---圆,描绘动物形象,学生看得清楚、明白,接受得轻松、愉快,为下一步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教学用圆形画动物猫头鹰时,我还用很多圆形图片折叠,拼凑了一幅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的《夜晚猫头鹰》,其中画面中的月牙、树冠、猫头鹰的头、胸、尾、眼、嘴、爪,无一不是用圆形折叠而成的,这就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了用圆形画动物的妙处。我边讲解边示范,学生听得入迷,赞不绝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甚至个别学生情不自禁,大声叫喊:“老师把它送给我吧!”拓展延伸教学环节,我用纸、布贴等多种形式的同一主题《夜晚猫头鹰》多幅艺术作品,供学生欣赏学习,把学生学画猫头鹰的兴趣再次提升。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学习激情化为内在驱动力、求知欲望,使这堂课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多样化、趣味化的课前教具准备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催化剂
美术教学是一种很直观的形象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的浓与否,课堂教学的好与否,与教师课前准备工作的好坏有很大的关系。
如《做头饰》一课,我精心研究,吃透教材内容,反复琢磨教学程序的具体细节处理,再三掂量了各教程分量及教具使用的效益,而后认定教具准备在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可用材料制作了许多教具——头饰,在题材上力求多样化:有人物、动物、植物;在制作方法上力求多种形式:有绘画制作、有剪贴制作、有雕刻编织。丰富有趣的头饰教具为学生展示了可视易学的形象。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展示示范教具头饰方式方法上我特意找了几位胆大、好动的学生戴头饰,并且让他们模拟与头饰相关动物的动作和叫声,滑稽可笑的模仿动作与表情,顽皮淘气的模拟声调,惹得学生们前仰后合,大笑不止,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尤其是老师戴大公鸡头饰,唱读《大公鸡》童谣,幽默的形象、语调使学生倍感亲切。胆大的同学竟然当即呼叫“真好玩!”“好玩极了!”“大公鸡你也叫几声吧!”,“喔喔——”。课堂气氛又一次火热化了。显然,充足的头饰教具成了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催化剂,为这一堂课的教学拉开了诱惑力较强,激发、催化最得力的一幕。
五、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充实了教学内容,拓宽了教学思路,有效地延伸了学生学习兴趣
深化、延伸教学效果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了可视的直观形象的教学示范佳作,拓宽了学生欣赏、鉴别的视野。例如,湘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新发现》一颗,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大量的蔬菜、水果剖面图样及其蔬果肌理效应拼组的趣味人物、动物图像,为学生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生看得新奇,兴趣盎然。教学前课件教具的准备好与否,在一堂课的教学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有限的四十分钟教学中,它优化了教学结构,充实完善了教学内容,尽最大可能地进行了能力、技巧、知识的传授与培养,使一堂课的教学尽力达到了最优化。
实践证明,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新颖的、最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好美术课的关键。靠“美”和“活”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美术课堂效率,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特长、技能最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