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积极情感为切入点提升初中美术教学成效

2017-03-30王成业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积极情感教学成效初中美术

王成业

摘 要: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欣赏课程,不仅可以给学生简单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情趣,更能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教师需要对教学的资源进行优化,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提升初中美术教学成效。因此,要分析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以积极情感为切入点提升初中美术教学成效的具体措施,进而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积极情感;初中美术;教学成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18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9.120

在教学中,初中美术教师应该从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构建新的美术教育教学体系,让学生意识到,美术课不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实践的探究能力,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投入美術学习,学会感受美术的魅力。最终通过积极情感的渗透,促使学生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成为一个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人。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作品全局意识观念淡薄

传统中学美术教学课堂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美术作品的细节的处理,从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美术作品创作的全局意识,使得学生整个作品不能彰显基本的内涵或者基本的特征。仅仅在自己的作品中突出自己擅长的部分,没有充分考虑到突出的创作内容是否会影响到作品整体的格局和意境。

(二)教学不能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在初中美术教学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作品赏析的时候,通常只是单调地讲述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等。很少能把作品与实际的生活情感联系起来,不能让学生自主地进行作品联系实践生活的赏析,这是我国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例如,在美术为课堂中,教师进行对《星空》这幅作品的赏析的时候,对作品和创作的技巧和手法进行讲解。学生不能真正地领悟到作品表达的情感。所以,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发挥情感的作用和功能,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 以积极情感为切入点提升初中美术教学成效的具体措施

(一) 利用情感教育,构建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

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使其主动积极地探究美术的意义和内涵,初中美术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美术教学氛围,构建培养学生对美术视觉和触觉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地参加美术活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欣赏鉴别能力,最终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作品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另一方面,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地提升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上雕塑课的时候,教师通过网络资源找到我国古代很多优秀的雕塑作品,在对雕塑作品进行赏析的时候,教师不直接阐述,而是首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与学生展开深入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肯定,让学生感受被认可的喜悦,逐渐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付诸更多的情感。

(二)通过美术作品的赏析,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初中生因为生活阅历还不够丰富,所以对美术的感悟还不够深刻,情感的投入也相对较少,所以学生对美术往往没有很高的兴趣。初中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优秀的美术作品进行赏析,引导学生在作品赏析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积极的因素,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和价值,逐渐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收集更多的优秀美术作品,展现多种形式、流派,以及不同时期的作品,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梵·高的代表作《星夜》《自画像》,维梅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等,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学会逐渐投入情感去感受每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同时,注重欣赏与创作的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挖掘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并引导学生进行作品的创作,累积学生审美的经验。

(三) 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美术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秉持“以生为本”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去设计和创造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例如,现在计算机设备已经基本在初中教学中得到了普及,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画图”功能,勾勒自己脑海中现象的画面。发挥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最后,对于学生的作品教师应该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对美术投入更多的积极情感因素,提高学生美术学习能力。

(四) 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初中美术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知识能力,还要利用美术将学习资源和生活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把课堂理论知识教育和课外美术活动进行充分的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彩墨画的时候,教师准备好颜料、笔、墨、纸、砚,并带到课堂备用。在上课开始,教师要利用彩墨画的必要工具文房四宝和中国画颜料。让学生先熟悉文房四宝,并学会如何运用。然后教师为学生展示名家名作,如张桂铭的《觅》,并说明画家运用了点、线、墨块和色块,吴冠中的作品《人之家》,画面上只是使用了极为简单的点、线、面,以及张大千《泼墨山水》,其中,泼墨是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很多学生在纸上滴上一滴彩墨,用吸管吹出自己现象中的作品,如树干、竹子等。通过这种拓展活动,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活跃,提高了参与美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对美术的情感投入。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美术可以给学生简单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情趣,更能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美术教师应该构建新的美术教学方式,利用情感教育构建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通过美术作品的赏析,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学会感受美术的魅力。

猜你喜欢

积极情感教学成效初中美术
职校物理教学如何优化整体效果
注重兴趣培养提高体育教学成效研究
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研究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英语教学中激发积极情感的策略研究
生活化教学中提升数学教学成效研究
英语课堂教学中影响情感态度的因素研究
亲,我站在你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