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途径

2017-03-30刘娜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指导有效途径课外阅读

刘娜

摘 要: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应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利用课堂,利用教材资源,把学生的阅读引向课外更广阔的空间。定期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通过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淀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养。

关键词:课外阅读;指导;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13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9.087

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也深刻感悟到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教学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其意义在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与品质的成长。有研究表明,阅读的关键期在14岁之前。因此,小学阶段更应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一、创造环境,使学生想读

良好的环境可以起到潤物无声的作用,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和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让学生轻松、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

首先要让学生有书可读。学生有书可读包含两个意思,一是“量”,即备有充足的图书;二是“可读性”,即适合学生阅读。学校要为学生尽可能地提供丰富的可读性较强的书刊,供学生自由选择,进行自主性地阅读。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的连廊建立开放式图书超市,按年级特点分别摆放适合其年龄和认知特点的图书,学生利用课间、放学时间自由地选择喜欢的书目,津津有味地阅读,享受读书的快乐。另外,可以建立班级图书架,图书可由学校提供,也可以由学生自带,相互交换图书阅读。事实证明,“书非借不能读也”,学生间交换图书阅读更能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利用课内,为学生导读

语文教学不仅要充分发挥教材这一“例子”的作用,还要把教材当作“引子”,利用课堂,利用教材资源,通过与主题链接,与文体链接等,把学生的阅读引向课外更广阔的空间。

(一)与背景链接

有些课文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资料作依托,要理解课文是有难度的。要想了解写作背景,必然要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认真阅读和筛选。如《长征》这首诗,只有56个字,却生动地描绘了震惊世界的伟大壮举——长征。长征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太遥远了,他们没有体验,单从字面上是很难体会到这首诗所表达的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的。教学时,我们让学生观看和阅读介绍长征的音像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为学生领悟诗句的意思和情感提供了广阔的心理背景,为语言和精神在学生心理上同构同生奠定了丰厚的基础。了解背景材料,不仅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而且是对学生阅读的有益补充。

(二)与原著链接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出自于名著,但是却做了很多的删减,对原著进行了压缩。如果在教学这些文章时,教师能够适时巧妙地引出原著,一定能激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

如教学《丑小鸭》一课时,我们根据教材被压缩的特点,从儿童的阅读期待出发,巧设悬疑,“猜猜课文删掉了哪些情节”,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瞬间激起学生渴望阅读的心理状态。适时带学生走进原著,在与原著的对比阅读中,领会语言,走进丰富的精神世界。再如课文《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等均出自古典名著,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这册书之前的假期布置学生阅读古典名著,也可以在课上和学生一起读读原著中与课文相关的部分。

(三)与实践链接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是学生再次语言积累的过程,更是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实践、提高语言素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搜集材料离不开广泛的阅读。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可以安排这样一个综合实践作业:“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搜集一些有关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要求写清楚导游的身份,旅游的地方以及这地方的特点,力求写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动。学生在完成这项作业的过程中,搜集材料的过程就是阅读的过程。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信息的输入,为学生表达积累了所需的语言。

三、指导方法,使学生会读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一针见血地指出:“缺少阅读,对于语文教学是釜底抽薪;缺少阅读,对学生能力的养成是致命的一击。”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语文课堂上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学生只有会读,才能对阅读产生持久的兴趣,才能充分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

(一)迁移法

指导学生把从课堂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等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培养自己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精读、略读、速读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哪些内容适合精读,怎样读进去,哪些情况下需要浏览、跳读等,要在课堂上训练学生,使其获得阅读方法和能力,以便提高阅读质量。

(二)圈点勾画作批注

在阅读某一篇文章时,用相应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感受、体会等,即为圈点勾画作批注。圈点勾画和加批注,要注意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不可随意乱批,且要有重点,有针对性,使用的圈点勾画符号也应是固定的,这样,倘若日后某一天重新翻阅时,定会停留在字里行间再次玩味一番,在不知不觉中做到常读常新。

(三)写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一般分为三种:一是眉批笔记,在阅读时可以随时把所感所得写在空白处;二是摘录笔记,即把书中的好词佳句摘录在本子上;三是读后感,把读书后的感想以文章的形式写下来。无论哪一种读书笔记形式,都要有感而发。

总之,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润泽学生的人生。我们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探索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努力拓宽阅读渠道,培养学生从小喜欢读书、与书为伴的习惯,让书香浸润学生的童年,让读书陪伴学生的一生。

猜你喜欢

指导有效途径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