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农村教师专业素养的几点策略

2017-03-30王颖辉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专业素质农村教师提升

王颖辉

摘 要:教师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实践者,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由于各种原因,农村教育发展状况依旧不尽如人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很大,所以提升农村教师专业素质刻不容缓。首先要加强个人修养,以自身优秀的品质影响学生;要和学生建立互信机制,民主地对待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拓宽自身的知识储备;在教学中进行多元化教学;课后注意反思总结。

关键词:农村教师;专业素质;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1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9.073

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小学语文作为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必须要肩负起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优化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小学生成为社會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渗透创新理念,创设高效的语文课堂精神,鼓励小学生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打造具有特色的新型语文课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深思的问题。本文根据实际教学经验,主要探讨了在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策略,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一、 激发学生的情感,鼓励小学生进行创新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他们的个性决定了他们具有创新意识,只要教师能够合理挖掘,就一定可以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唤醒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坚持实事求是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激发情感。从心理学角度讲,积极的情感是小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动力。比如在讲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生命的壮歌》时,文章用词精准,语言严谨,尤其要注意“肆、臭、俱、陵”等字的写法和“束手待毙、肝胆俱裂、肆虐”等词语的意思。我给小学生播放了制作的电子课件,渲染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然后让小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体会羚羊面对危险时表现出的冷静。接下来我让小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经验说出一些有关动物自救和逃生的有趣故事,然后继续拓展,如果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怎么自救?然后师生进行互动交流,这样不仅提高了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有利于小学生养成创新意识,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增强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变通学生的思维,塑造小学生创新个性

由于有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观念落后,教学思路打不开,所以导致小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懂变通,常常走许多“冤枉路”。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统筹兼顾,既要确保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技巧,还要渗透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塑造小学生创新的个性,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语文教师要让小学生认识到创新并不是神秘莫测的,而是日常学习中的一部分。比如讲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变色龙》的时候,通常语文教师就是让小学生先读课文,然后按照教师设计的思路进行教学,最后给小学生布置作业,一节课就结束了。而我进行了创新改革,我按照每一自然段的具体内容为小学生进行变通思维训练,第九自然段按照“全身—头—身躯”的顺序介绍了变色龙的外形,我就通过大屏幕给小学生展示变色龙的图片,让小学生对变色龙有更清晰直观的了解。第十一自然段我让小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去体会变色龙的舌头“长得惊人”。学生不禁会感叹变色龙的奇特功能,从而掌握学习语文的技巧和习惯。

三、 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倡小学生多向思考

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语文教师要不断采取有效教学资源拓宽小学生的视野,锻炼小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提倡小学生进行多向思考和探究,从而发挥创新精神,为学习提供帮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将创新教育放到重要位置,让小学生敢于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打破传统的束缚和影响,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比如在讲《草船借箭》时,小学生能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胆略。为了促进小学生思维发散,我提出了互动题:学完课文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或者还存在疑惑的地方?这时有一些活跃的小学生会提出质疑:如果当时曹操向诸葛亮的草船射出带火的箭,那诸葛亮岂不是“丢了夫人又折兵”?还有的小学生说:如果那天江面上没有大雾或者大雾很快就散开了,那么诸葛亮的计谋是不是就落空了?当听到学生提出的质疑之后,我对此非常重视,会及时做出解答,这也代表着小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已经进入到了深层次的探索阶段。

四、 培养学生的习惯,提升小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就是要推陈出新,在解决问题时有独特的见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鼓励小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对教师的讲解提出质疑,并且为小学生提供发挥创新能力的实践活动,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意识。比如,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我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小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小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提出创新性观点的,语文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并帮助小学生不断完善。再比如为了让小学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我鼓励小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将学习上和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只有小学生养成爱创新的好习惯,才会不断增强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必须要注重小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猜你喜欢

专业素质农村教师提升
消防部队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与解决对策探究
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质培养研究
“基本功大赛”对学生专业素质发展的优化思考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教师的课改观
报告显示:超六成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