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7-03-30曹丽萍
曹丽萍
摘 要:随着“微课”等新型学习方式的普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师生享受到越来越丰富的学习套餐。网络模式下的“微课”,无疑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步入了“快车道”。可是在一些学校中,“微课”的使用还存在许多限制性条件。我们要分析“微课”应用的现状及原因,并采取合理化的对策,从而使“微课”发挥出更好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微课现状;对策;限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03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9.018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近年来,“微课”在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其以其针对性强、反馈技术、时间短、规模小等特点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不但没有发挥现代媒体相应的功能,反而干扰着正常的课堂教学。下面笔者对“微课”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数学教学中“微课”应用的现状及原因
(一) 学校硬件不足,教师缺少制作的经验
目前仍有部分学校缺少录制“微课”需要的电脑、网络和相关的录屏设备,特别是农村的学校,学校没有专业的录制教室或办公室。一些教师在制作过程中还缺乏经验,对制作流程、材料的恰当使用、形式的灵活性,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对“微课”教学的认识不足
很多教师对“微课”的认识不足,单纯地认为“微课”只是让学生观看一些教學视频,认为这种方式起到的教学效果不明显,甚至很少应用。
(三)对“微课”内容的设计不够重视
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自身知识结构和状况来使用适当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可是由于教师认识不足,没有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状况来使用,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盲目使用“微课”
对于一些年轻教师,由于刚刚接触“微课”,对其认识不足,从而混淆了“微课”的初衷。有些教师不顾教学实际是否需要,对于一些没有必要使用“微课”的课程也盲目使用,大量堆砌投影、录像、课件、视频等,片面追求课件的“花哨”,而忽视了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对策及措施
(一)提素质、强培训、配设施
广大教师特别是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求,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相关业务学习和培训。学校教研室和业务室要从理论和高度上对教师进行培训,让广大教师明白“微课”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在学校层面注重于使用和操作,可以利用学校的电脑室,每人一台电脑,一步一步地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操作。教研室可以在基本功大赛和优质课评选中,将“微课”作为一个项目进行考查,督促一线教师入轨。
针对硬件不足的情况,建议学校在课外活动将学校的学生微机室定时开放,也可以使用班级的多媒体,将有电脑网络和没有电脑网络的学生分成一个学习小组,可以利用家长的智能手机观看,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基本上解决了学生没有电脑和网络使用微课的烦恼。
(二)量力而行,把握好“微课”使用的限度
使用“微课”应该有“度”依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实际,这是检验微课使用是否恰当的标准之一。有些课程没有必要使用“微课”,教师可以运用讲解的形式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的段的学生,使用不同的“微课”,以满足学习者视觉及体验上的个性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在“微课”中我们要尽量呈现题目的内在联系性,化繁为简,将抽象变为形象,让学生形成对比,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三)真正让微课开启教育的“微”时代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建数学教学微视频,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学习,其中教师对重难点做点拨,利用典型例子引导学生探究规律。课堂也变成了教师与学生间互动的场所。课上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末尾进行提纲挈领地总结,总结后还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新的问题,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让“微课”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以微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它之所以受到广泛的欢迎,在于根据学生的学业特点和学力特质而设计开发的。
“微课”集合了文本、图像、声音、视频,通过经过精心设计的学习组块片段,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菜单式选择,体现出个性化学习平台的优势,学生可以进行菜单式选择,体现出个性化学习平台的优势。再结合游戏化的学习方式,不但可以给学习者带来比较高的参与度,更为重要的是努力为学习者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其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此外,学生也可以借助于计算机和手机、ipad等网络终端的学习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对计算机和手机、ipad等的兴趣。
(五)巧妙利用中学数学“微课”转化学困生
巧妙利用“微课”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问题的习惯。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在学困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利用微课对其因材施教。在课堂上,利用微课知识创造数学教学机会,运用艺术的教学语言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困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作用,培养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困生思维发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增加心灵沟通的内容通过微课对学困生进行情感教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目前流行的“微课”是一种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它虽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实体课堂,也不能完全代替教师在课堂上的现场点拨和指导。但是教师如果能因地制宜地利用“微课”,并将其灵活运用于日常的教学中,一定会对提高我们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