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的效果
2017-03-30贺伟超
贺伟超,张 娟*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江苏省 无锡 214200)
·护理管理·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的效果
贺伟超,张 娟*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江苏省 无锡 214200)
目的探讨与分析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方法 以“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为主题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改善前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进行调查,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对策并实施,再调查成果、制定标准方法。结果改善前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为54.82%,改善后为26%,目标达成率为95.12%,进步率为52.57%。改善前后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体全员从QCC手法运用、团队凝聚力、责任感、和谐度、自信心、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积极性八个方面均有明显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能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品管圈活动;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
外周静脉留置能减少穿刺次数,降低对血管的破坏,使得静脉受到保护,并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目前广泛运用于各医院中[1]。但外周静脉留置常因各种原因造成堵管,使得其使用时间缩短。品管圈活动是由相近或互补的工作人们,为了提高工作绩效,解决现场工作问题,自动自发组成一个团体,然后分工合作,通过品质管理手法工具,达到改善工作绩效、提高工作品质的目的[2-3]。我院于2016年5月~10月开展以“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5月~6月住院予以外周静脉输液的患者166例为改善前;选择2016年9月~10月心血管内科住院予以外周静脉输液的患者100例为改善后。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管条件、病况及用药等临床资料方面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品管圈活动小组成立
本品管圈活动小组共有10名成员,其中圈长1名,辅导员1名。品管圈活动小组成立后对小组成员进行品管圈相关知识的培训、考核,每位成员掌握品管圈活动的理念、程序、方法及质量控制七大手法的使用技巧。通过脑力激荡法,从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等方面评分,选分数最高、排序第一的“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为主题,命名“向日葵”圈,制订相关活动计划。
1.2.2 现况把握
对改善前的16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绘制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原因影响因素柏拉图,见图1。
1.2.3 目标设定
经过品管圈小组讨论,设定目标值。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54.82%-(54.82%×80.22%×68.80%)=24.52%,改善幅度为55.27%。
图1 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原因影响因素柏拉图
1.2.4 解析
1.2.4.1 全面解析:小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运用鱼骨图分析法,从人、事、物3 方面进行原因分析,见图2。
图2 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原因分析鱼骨图
1.2.5.2 要因选定:对提出的每项要因进行打分,重要的5分,一般的3分,不重要的1分,根据80/20原则,选定排名前四的要因。
1.2.5.3 真因验证:回顾现状把握阶段,验证穿刺部位选择不当、封管方法不当、封管液不足、留置针时间过长为外周静脉留置针为什么抽不出回血要因分析的4 大真因;反复穿刺、巡视不及时、肢体活动度大、留置针技术培训不到位为为什么留置针局部肿要因分析的4 大真因
1.2.6 对策拟定与实施
(1)封管技术:一周内完成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培训,人人参与。每日考核10名护士,连续一周;使用BD公司3ml注射用生理盐水;把留置针封管技术,分步骤拍照,上传后请设计师制定成图册。(2)外周静脉留置针技术:一周内完成外周静脉留置针置管技术培训,人人参与。每日考核2名护士,连续一周。(3)病人肢体活动度大:使用输液固定板,分步骤拍照学习,制定成图册;增加巡视次数,发现患者用输液侧;肢体活动时,立即制止并告知其后果 。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有形成果
改善前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为54.82%,改善后为26%。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数据-改善前数据)÷(目标设定值-改善前数据)]×100%=[(26%-54.82%)÷(24.52%-54.82%)]×100%=95.12%。进步率=[(改善后数据-改善前数据)÷改善前数据]×100%=[(26%-54.82%)÷54.82%]×100%=52.57%。改善前后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品管圈实施前后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情况 [n(%)]
2.2 无形成果
改善后全体全员从QCC手法运用、团队凝聚力、责任感、和谐度、自信心、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积极性八个方面均有明显提升。见图3。
图3 品管圈活动无形成果图
3 讨 论
静脉留置针的通畅对于病情变化快、需及时抢救的心内科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4]。外置静脉留置针堵管不仅会造成患者再次穿刺,还会增加患者的住院费用[5]。为了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我科护士运用品管手法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针对真因、制定对策与实施,切实把外周静脉留置针管理落到实处并进行标准化,并在活动结束后科室专门把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分步骤绘制成图册,更加形象生动,便于年轻护士及实习生掌握。邵丽华[6]表明神经外科ICU住院患者留置静脉针回血率和堵管率由活动前的35.48%和31.85%降至活动后的17.03%和12.68%,活动前后静脉留置针回血堵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活动结果显示,改善前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为54.82%,改善后为26%。结果说明,品管圈活动能明显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发生率。
品管圈活动能改变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时的惯性思维与行为,能增强护理人员主动积极性、专业认同感与成就感[7]。品管圈活动以尊重人格出发为基础,让护理人员在工作时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成就感与满足感。
品管圈活动还能充分展示护理人员的自身潜力,提高护理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增加护理人员之间的的凝聚力。陈斐等[8]人表明运用品管圈活动督导护士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的规范执行,可以提升团队精神,有效提高留置针的使用质量和护理水平。本次活动结果显示,改善后全体全员从QCC手法运用、团队凝聚力、责任感、和谐度、自信心、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积极性八个方面均有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开展品管圈活动能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调动小组成员的主动积极性,提高其责任感、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凝聚力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1] 白艳萍,田彦梅.品管圈活动在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4):3032-3033.
[2] 吴福丽,张 玲,张 敏,等.品管圈应用于提高术前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志,2014,18(2):99-100.
[3] 王瑞芳,王宏艳,刘 萍,等.品管圈降低留置针堵管率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5):675-677.
[4] 尹世玉,秦静静.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静脉留置针回血率[J].护理学杂志,2014,29(3):65-66.
[5] 郭君怡,董爱淑,黄乐听,等.品管圈在推进神经内科静脉留置针应用中的作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0):1659-1661.
[6] 邵丽华.品管圈活动降低静脉留置针回血堵管率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3):151-152.
[7] 曾 丽,庞晓丽.品管圈在减少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中的效果评价[J].心理医生,2016,22(17):145-146,147.
[8] 陈 斐,熊 宇,张小昊,等.品管圈在护士规范执行静脉治疗技术操作标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20):51-55.
本文编辑:李 豆
R47
B
ISSN.2096-2479.2017.02.129.02
贺伟超(1970年-),女,汉族,江苏宜兴人,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
张 娟(1978年-),女,汉,江苏宿迁人,主管护师,本科,研究方向:心血管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