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语境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MJC)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2017-03-30李玉强韩亚楠

滁州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硕士专业课程

李玉强,韩亚楠

全媒体语境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MJC)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李玉强,韩亚楠

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媒介融合颠覆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全媒体时代需要多元知识背景、熟谙多样传播手段的新型传播人才。传统新闻传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譬如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目标不明确、师资力量不平衡;课程设计缺乏针对性,理论与实践脱节;培养模式单一,培养周期过短;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面对挑战,既要明确培养目标,建设高水平师资团队;又要重视实务,设计个性化课程体系;此外,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强化培养质量;构建差异化培养模式、设定多样化考核标准,综上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才能适应融媒体环境下传媒产业发展的需求。

全媒体;MJC培养;实践平台;交叉培养;培养模式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媒介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播技术、格局、模式的变化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我国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于2010年设立,旨在培养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以应对媒介融合环境下传播现实对高素质、强实践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近几年来,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培养在探索中前进,在为我国新闻传播专业领域培养大量实务人才的同时,也在教学实践中凸显了其存在的相关问题。本文就其在培养目标、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实践实习、培养模式、考核评价体系等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一、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现状

(一)人才培养过程混同于学术型硕士、师资力量不平衡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设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立目的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新闻传播专门人才,职业导向和职业素养共存。以实际的办学现状来看,许多院校对于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缺乏明确的认识。许多培养单位不联系自身实际,盲目扩大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评价体系上,基本沿袭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式。同时,实践课程、实践基地的缺乏使培养体系中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无法得到提高。这无疑违背了新闻传播专业硕士职业导向的培养目的,造成学界人才培养和业界人才接纳的不对口,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师资结构的调整是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我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师资结构在与传媒的现实互动中始终处于滞后脱节状态。其一,人才引进时的唯学历论,博士毕业直接到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媒体从业经验。其二,教学考核中对学术研究的偏重也导致许多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之间奔波忙碌,无暇与业界展开互动,难以了解业界动态和传媒行业发展趋势。“学校对教师的科研量要求使得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撰写论文,编写教材。许多年轻教师除了上课、参与科研外,还得攻读博士学位,如此一来,参与媒体实践更变成一件有心无力的事情”[1]。其三,教师知识结构陈旧,教学模式与传媒现实对多媒体人才的需求不相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而其师资结构中实践型教师团队的匮乏将使其难以脱离学术型人才教育的影子,难以走上真正的专业硕士教育之路。

(二)课程设计缺乏针对性,理论与实践脱节

我国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基本沿袭学术型硕士课程结构,史论课程比例较大,实务课程数量有限,实践性偏弱。在媒介融合大背景下,媒介从业人员被要求成为“多面手”,从业人员需使用各种新兴的传播手段。而大多数新闻院校课程设置不具前沿性,新媒体和融合媒体课程不受重视,这无疑会导致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不对接,不利于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专业硕士的教育侧重于实务能力方面的训练,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新闻从业人员能够创造性地、独立地从事传媒实践工作。随着专业硕士教育的不断探索,各地新闻与传播院校开始逐渐重视传媒教育实践,但由于资金和固有模式等的限制,实践创新的力度依然不够。课程设置中的实务课程比例偏低,教学实验室设备不足或陈旧,实习基地的匮乏及实习考核操作过程的简略化,不利于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融汇贯通,这导致毕业生难以在新闻实战中创造性解决问题。

(三)培养模式单一,培养周期过短

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办学经验不足,在培养模式上存在着国内知名院校模仿国外高校,一般院校模仿国内知名高校的现象。这使得我国当前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的方向设置上,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两年制,双导师,新闻学和传播学方向划分,必修加选修的课程模块,实习报告和学术论文二选一毕业设计形式,各个院校在培养方案上基本类似。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差异不大、加剧同质化竞争。中国新闻教育协会相关调查显示当前媒体对从事一般传媒类工作的新闻院校毕业生的需求量已经接近饱和,为提升媒体的专业性,提高报道的质量,在招聘人才方面倾向于多元化,更倾向于具有专业背景的毕业生[2]。因此,如何固守自身优势,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以满足多元化的市场人才需求,迫切需要各新闻与传播培养院校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目前,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周期为两年,在第一学年,课时稠密、课程论文多、考试任务重;第二学年要着手准备论文答辩和实习。在仓促培养周期内,无论是通识素养还是专业素养都难有较大的提升。当面临真实新闻现场时,对工作流程的陌生使其采访和写作都会显得无所适从。专业硕士预期的培养目标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并未得到有效贯彻。

(四)缺乏科学性的教学评价体系

当前,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考核评价体系相对单一,由于对学术型硕士评价体系的沿袭,对学生平时的考核侧重于卷面成绩和科研水平,在评优时学术论文占较大比重,而实践作品所占比重较小。毕业考核虽然有调研报告和毕业论文两种形式,但大多数院校为简化流程,大都以毕业论文形式完成考核。如此评价标准,只能引起同学们从思想观念上重视学业成绩和科研成果,忽视或者无暇顾及实践实习,导致专业硕士研究生实务动手能力较弱,从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无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无法达到多元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的相关建议及对策

(一)人才培养应理论与实践并重,建设高水平师资团队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目标定位是“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首先要将新闻传播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相区分,在培养模式上走出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圈子,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强调实践教学,强化专业训练,使学生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在实际操作中提升其创造性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同时与业界建立联系,建立互通渠道,以各种形式使学生及时了解业界前沿动向,从而调整自身知识结构、技能储备,以应对挑战[3]。其次,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教育注重实践、强调理论实际相结合,运用高层次理论解决传媒现实问题。

1.校媒互聘。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教育是具有职业导向的研究生教育,需要学界与业界的相互合作。首先需要采取校媒互聘的手段,加大学界和业界合作培养学生力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强调,应当让传媒业界人士担任实践性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师资结构。通过互动教学的方式,不同类型、不同特长的教师可以将他们的工作内容以案例的形式进行展示,使同学们理解全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理念和方式并付诸实践。同时,学院应选派教师去媒体挂职锻炼,通过理论实践的结合,可以使教师快速了解媒介实践现状,丰富教学案例,更新教学内容。

2.细化教师考评体系。针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特点,各新闻传播院校要建立有利于激励教师从事专业学位教育的业绩评价体系,制定从事专业学位教育的职称评定标准和其他相应的政策规定[4]。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为例,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将学院老师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学术型和实践型。学院在招聘要求、教师管理、晋升考核方面对两类老师有不同的要求。以考核晋升为例,对学术型老师来说,考核晋升主要看重其科研贡献,成绩卓越的老师可评为终身教授;考核实践型教师主要看重其媒体从业经验,业务精通的教师可被评为实践型教授。这种评价体系可使教师更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极大地激发不同类型教师的工作积极性[5]。

3.鼓励教师进修和研习。我国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教育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还相对年轻,本土化经验十分有限。在我国,各地新闻院校的发展良莠不齐,少数院校发展较快,但整体发展缓慢,很多院校没有形成系统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可以与国内或国际先进知名新闻院校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项目合作或互换学习的方式鼓励教师进修和研习,通过对先进院校教育模式和培养方法的借鉴,结合自身实际,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业硕士教育师资队伍。

(二)重视实务,设计个性化课程体系

针对硕士专业学位特殊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须建构个性的课程体系,形成有特色教学。基于双师型执教团队,培养单位应优化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实习实践四大课程板块的构建。

1.逐步加大实务课程比重,重视方法类课程的设置。通过实验室教学或课时作业的方式,让同学们进行大量业务实践练习。实践课老师可给予一定的引导,规定完成期限,以讨论会的形式对学生作品进行评判,帮助其提升和拔高作品质量,从而增强其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方法类课程的教育能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强自主学习、处理信息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这些也是新闻传播人员必备的能力,也能够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置应具有现实针对性,紧密结合新媒体发展态势,开设新媒体和融媒体课程。国内外一流高校已率先开展相关课程,密苏里大学在 2005年最先设置了媒介融合专业,并开设融合报道、融合编辑制作等课程,以契合新的媒介环境对具有融合报道理念新闻从业人才的需要[6]。2015 年,中国传媒大学开设数据新闻专业以适应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对数据新闻高级人才的需求[7]。因此,各培养单位应相时而动,积极设立融媒体相关课程。

3.基于业界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新闻学院可以尝试打破学科限制,通过跨院系合作来培养交叉型人才。方向不求多但求精,可选择学校优势学科进行合作,每个方向设置两到三门课程,每位同学只能选择一个方向;院系合作要制度化,可同时设立双方负责人,引导同学们进行方向选择;跨学科课程设置要成体系,使同学们系统地了解某一学科的核心知识体系;院系进行项目合作,学生通过参与交叉学科项目的实践,将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由此培养出来的专业硕士不仅具有高水平的媒介从业素养,还有扎实的专业背景,学生择业时,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进行深度报道。

(三)搭建丰富性校内外实践平台、强化培养质量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教育应围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构建课 堂内外、校内外互动、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大平台,实现实践教学运行机制的一系列创新。

1.开展实验室教学。新闻与传播专业作为“人文学科中的工科”,实验室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媒介融合的大趋势要求在传统媒体实验室基础上建立全媒体实验室。在全媒体实验室中,学生能够尝试在各种类型的媒介中进行锻炼,熟悉各种类型媒介的工作流程,通过合作和资源共享和成果讨论,同学们可以深刻了解到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理念和方式,在锻炼业务能力的同时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型。

2.拓展校内实训基地。学院应加强同学校的沟通与交流,积极拓展校内实训基地,将多种校园媒介形态进行资源整合,把校广播站、校报、校园网、校园贴吧等校媒平台纳入实验教学体系,由学校统一规划和管理,新闻传播学院负责具体的实施运行,使其成为稳定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在实验室教学的基础上已经具有了一定业务操作能力,对新闻生产流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通过进入校园媒体实际训练,能够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战能力。

3.推进校外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支撑,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复合型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对于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来说,通过校园媒体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但真实的媒介环境训练必不可少,新闻传播院校可以通过争取政府的政策引导,加强与媒体合作,建立一定数量的高质量校外实习基地。学校要落实学生实习对接单位,使学生在实训中对媒体运营和新闻生产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把握。

(四)构建差异化培养模式、设计多样化考核标准

世界各地新闻传播教育都在向着整合自身优势、彰显特色的办学思路发展。在国外,美国斯坦福大学开设影视纪录片方向;波士顿大学开设电影剧本创作方向[8]。在国内,复旦大学重视财经新闻方向,与陆家嘴金融人才发展中心合作,探索“复合型财经类新闻人才”的新培养模式;湖南大学依据地方媒体优势,着力打造文化创意课程[9]。这都显示出培养单位在避免同质化竞争方面所作的努力。各单位应同自身传统优势相结合,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实践实习,全程跟踪评估,以质取胜,提升专业知名度。这样既可以实现培养目标,又可以吸引优秀生源,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据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将具有坚定的新闻理想、扎实的理论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才是融合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教育应努力的方向。

针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各培养院校应细化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评价标准,设置差异化的考核体系,加强对其实践性和专业能力的评价。学院应优化校内考核、实习考核、毕业考核三大考核板块。在校内评优评先时,除看重其学习成绩外,应加大各类实践作品所占比重,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自主创新的热情。学生实习方面,实现考评机制的可测量性和可操作性,加大实习考核成绩所占学分比重[10]。学生的学位论文的考核,除论文外,还可以采用调研报告、新闻作品等形式,旨在考查专业硕士运用所学新闻与传播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现大传播理念下多元化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结束语

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来临,媒体需要更多高层次媒介素养的从业人员,这对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培养单位应明确培养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目标并加以切实贯彻执行;加大实务类课程比重,增设融合媒体和新媒体课程;通过校媒互聘的方式,引进高质量实践性教师团队;依据学校固有优势或地方特色,增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优化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增强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其朝个性化发展方向前进。当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各培养单位应借鉴先进的培养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适合自身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合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

[1] 王天定.中国新闻教育问题探究[J].中国新闻报.2007-02-28.

[2] 郑宏.我国新闻传播教育超常规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6(9):94-95.

[3] 董天策.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与模式[J].新闻与写作2014(4):66-68.

[4] 童兵.为高层次新闻培养拓宽路径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期待[J].新闻前哨.2010(10):13-14.

[5] 高晓瑜,孙华.媒介融合背景下中美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教育模式比较[J].中国高教研究.2015(8):84-85.

[6] 卡地诗.美国的新闻硕士教育对我国媒介人才培养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1):66-68.

[7] 刘绍芹.融媒体时代新闻传媒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路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3(10):120-121.

[8] 李明德,刘禅君.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反思与变革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7): 23-26.

[9] 张淑华.新闻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89-191.

[10] 李春雷,曾娅洁.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外实践双向考评机制[J].新闻界.2014(10):76-80.

责任编辑:刘海涛

G642

A

1673-1794(2017)01-0116-04

李玉强,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讲师,研究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韩亚楠,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沈阳 110036)。

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立项课题:基于大学生党员主体视角下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GXDJ2015-C002);辽宁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201610140246)

2016-07-18

猜你喜欢

硕士专业课程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