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宗教审美视阈中的六安双墩汉墓木俑造型风格研究

2017-03-30刘澜汀高春妍

滁州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汉墓六安墓葬

刘澜汀,高春妍

宗教审美视阈中的六安双墩汉墓木俑造型风格研究

刘澜汀,高春妍

从宗教审美视阈来认知六安双墩汉墓木俑造型风格特征,通过汉墓建设的宗教内容、墓葬形制、木俑题材承载的宗教思维、审美品格、宗教艺术的发展形态等来阐释造型艺术审美的嬗变轨迹,进一步寻找研究汉代造型艺术思想的有效途径,探究其艺术的宗教精神。

双墩汉墓;木俑;宗教思想;造型风格;宗教审美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境内有一个地方被称为“陆安”,今天叫六安,隶属于安徽省。一个叫做双墩的小村落静静地卧在远离六安市区的郊外,村子周边有规律地分布着大小不一三十多个土墩子,其中有两座稍大并列的土墩格外引人注意,村里关于这些土墩的传说很多,双墩村村名也出于此。由于规划建设中的铁路从此经过,2007年国家组织考古力量对此地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挖掘。考古证实这些土墩子是汉武帝刘彻分封的诸侯王国“六安国”的皇家墓葬遗址,挖掘出土了大量具有研究价值、造型风格别致的文物。尤其引人注目的1号墓地出土了500多件形态各异的人形俑、车马俑,这些陪葬的木俑造型生动,面部表情清晰可辨,造型手法浪漫,写意风格明显,对研究北方文化与江南文化的融合发展和中国传统绘画造型艺术审美、安徽当代农民绘画造型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 汉代墓葬建设与木俑

古时的中国人认为,一个人生前的生活在死后也要同样享用,在世时的财富和仆人在自己死后也要一起带去阴间继续使用。把生前生活的场景和居住的环境也一起带进墓室,极力营造死后生活的空间,这种观念在当时深入人心。木俑作为汉代墓葬艺术的载体之一,表现出浓厚的这种“事死如事生”氛围,为汉代造型艺术打上了明确的宗教色彩烙印。封建制度确立之前一直盛行殉葬制度,春秋战国后期奴隶制度逐步瓦解,封建制度在各国建立,血腥的殉葬制度也发生了变化,开始用一些替代物品代替活人殉葬。俑作为理想的代用品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墓葬制度里明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专门用来定义墓葬里的各种偶人,有陶质、木质、石质等等。安徽六安双墩汉墓出土的这批木俑从整体艺术构造来看,与同时期的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木俑相比较,造型更丰富,手法更多样,艺术整体风格上更加深沉。六安双墩汉墓出土木俑呈现出一种崭新的艺术面貌,具有浑朴、刚健的艺术风格。作为墓葬品的木俑,其艺术构造的目的是为墓主人走向另一个世界的过程服务的,这一点构成了汉木俑的艺术特征,宗教思维贯穿艺术创作的始终。汉代墓葬建设作为地面艺术的延续,凝聚着汉先民的精神诉求,更多地展示了宗教文化的特殊品质。众多的陪葬品所蕴涵的艺术元素折射出汉帝国文化的光芒,一个古老民族二千年前创造的造型艺术整体形态对于六安汉墓出土木俑的研究无疑具有明确指导意义。影响汉代木俑宗教审美格调与宗教思想表现的因素众多,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汉代墓葬形制的演变、汉民宗教观念的进步。因而,审视汉木俑的造型艺术风格特征,应在大规模汉墓建设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从宗教审美的视野来考量。

从中国古代墓葬发展的轨迹上看,墓葬建设最有代表性的形制当属椁墓和室墓。从公开资料和各大博物馆查阅资料上来看,棺和椁在人类文明的起始阶段新石器时期就已经有了萌芽,仰韶文化考古就已发现我国早期的棺葬墓地,龙山文化考古出土了最早的椁,这两处远古文明考古发现的墓葬形制可以看到我国墓葬制度形成的轨迹。棺被用来放置死者躯体,椁罩在棺的外面,是用来保护棺和放置随葬品的,这种丧葬模式综合体现了中国古代先民的宗教意识和墓葬建设思维。汉帝国早期的墓葬建设主要是椁墓形制,这种形制的特点是自上而下构筑好埋葬空间,埋葬时在环椁壁周围筑满特殊材料用以防腐与吸潮,且在地面有大的封土标识。安徽六安双墩汉墓1号墓就具有这种代表性,属于典型的深坑巨椁之制。墓葬由封土、墓道、墓坑和墓室四部分组成,呈中字形结构,墓室呈长方形,长45米,墓坑宽12米,长17米,墓口距墓底深10米,采用的是主棺包括木椁、石椁以及双层木套棺构造,陵寝椁室四周用黄心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这种特殊葬制是西汉诸侯王陵特有的,强调密封性和隔绝性。这座墓室结构基本没有遭到破坏,遗存较好,内为“黄肠题凑”木结构。这种墓葬形制在我省属首次发现,与之前在湖南长沙、北京、扬州等地发现的类似诸侯王陵墓不同的是在主墓室外围发现很多被分割开来的小格子空间,木质结构,类似一个个小的储藏室,可以用来放置不同的明器,考古发现这些小格子非常讲究,每个小格子空间放置的物品都不相同,依据死者生前的生活习惯分别放置不同的器物,这些形制直接反映了我国古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传统。墓坑内各种类型木俑是按照一定方位或在墓室内按照某个特定的想法组合的,这些明器被赋予特殊意义,承载着墓主人所生活时代对于生死的主流思想,蕴涵着某种神秘的宗教意义。汉初社会进步,佛教兴盛,儒教逐渐成为钳制国民思想的“国家宗教”,这些因素对木俑艺术风格的形成提供了“沃土”,统治阶层在热衷墓葬建设同时对墓葬形制变化的需求为这种艺术风格定型注入了强劲动力。上行下效,墓葬建设在当时社会风行一时,墓葬思想逐渐成熟,独立空间和埋葬空间在结构上有意识分开,两个空间的相对独立带来了对墓室空间扩大的追求,最终结果是高大的汉墓构造被定型,宽大区域的竖式结构墓葬为木俑提供了表现空间和存在状态。西汉至东汉中期,木建材被普遍使用,木材的大量使用是汉木俑存在和走向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汉木俑的宗教审美品格

汉代宗教思想的内容与祭祀形制与观念的演变密不可分,汉之前,传统祭祀以群体巫术活动为主体,汉代以后,儒家学说的兴起,这种传统祭祀有了新的内容,神仙崇拜与鬼魂信仰构筑了新的宗教思想基石,继而对现实社会生活施加影响,反映在墓葬建设上,就是大容量空间墓葬形制日益受到欢迎。王充《论衡》就指出:“墓者,鬼魂所在,祭祀之处。”这种宗教思想的内容从墓葬明器的有序安排就可窥见一斑,当然这些内容在随葬的木俑中也一一表现出来了。

汉人墓葬形制演变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墓葬认同理念决定,其中主要方面是汉人宗教思想上的变化,从维护社会稳定出发,统治阶层倡导的主流宗教思想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各层面,死后的生活与生前的一样重要成为社会普遍共识;另一方面是墓葬随葬品受宗教思想演变所蕴含的宗教审美品格的变化。宗教思想决定宗教内容,汉墓建设的宗教内容本质上是由汉人对生与死的认识观念决定的,汉人的生死观念主要集中在生前追求长生,死后升天成仙上。在我国,生死观念是可以在传统的生存哲学中找到理论依据的。在传统儒家观念中,生之礼与死之礼实质为一礼,是“礼”的灵魂与精髓。生前对长生不死的追求在当时社会蔚然成风,从社会上层蔓延到民间,到处在寻找长生不死之方,形成狂热崇拜神仙的社会风气。汉代儒家哲学深层次推动了汉代墓葬文化的发展,儒家思想是汉代的国家主流思想,等同于国家宗教,在社会的各个层面起着引领作用,影响深远。儒家思想核心体系是“孝”,“孝为先”被社会普遍认可,根植于汉人的骨子里。儒家强调“孝”对稳定社会、巩固统治作用超越其他诸子百家,西汉时期选官制度中的“明经”和“举孝廉”,对于儒家“孝”的思想起到政府推广引导作用,在这样大的社会背景下,厚葬之风在社会各阶层中盛行开来。人们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孝心,这种厚葬思想,促进了汉木俑的发展并在木俑的造型风格中得到普遍的反映。汉人认为死亡是由于魂魄的暂时离开躯体,极力保护好身躯等待回归成仙,鬼魂信仰成为社会主流意识,从宫廷到民间都有丰富的招魂习俗。《史记·高祖本纪》记:“高祖谓沛父兄日:游子悲故乡。吾虽都管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沛。”由此可见,汉人对于死后存在空间进行了认真思考,并为这种空间的开拓倾注了满腔热情,如何安置死后生活、等待回归成为生前要做的头等大事。很多汉学家在研究汉人对死后生命形态的认识问题上都是从历史文献资料里搜寻,实际上从汉墓形制的演变就能最直观探寻到汉人鬼魂观念的演变脉络,墓室明器的分布与组合对于魂魄回归成仙意义重大。这一演变对汉木俑的意义也是重大的,木俑是对另外一个世界的活动表现,鬼魂要进出活动,不能寂寞孤单,肯定要周全安排,木佣也就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有了表述和承载的价值。

汉初实行修养生息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历经几代,积累了大量财富,并出现了大批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的手工业者,这些具有艺术技能的创作者从事大量的艺术活动,大量制造墓葬艺术品,通过他们的造型活动把社会的主流宗教信仰、丰富多彩的汉代生活格调、蓬勃的生机和作者浪漫主义审美情趣凝聚于每一件完美的随葬作品里。我们可以从中得出结论:汉木俑从汉人宗教思想的演变获得发展契机,赋予新的宗教审美品格,这种宗教审美品格就是对生死两种生命形态的认知。

三、汉木俑造型风格与审美

汉代是继往开来的时代,疆域辽阔,影响深远,木俑不仅中原地区有,其它地区也普遍存在。它的宗教艺术内容也更加丰富,蕴涵着主流宗教与区域宗教的品质精髓。俑的产生与宗教祭祀有着密切关联,先民通过某些神秘活动来完成原始宗教信仰表达,后来逐渐演变并替代了残酷的“人殉”,孔子感慨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最好地佐证了“俑”的原始宗教烙印。通常情况下,汉墓木俑是以组合的形式来体现宗教审美的,这样,宗教信仰的审美表达就比较完整和更加明确了。从汉墓木俑的表达内容上探究,其传达方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充分折射出汉人的墓葬思想。去另外一个世界是一个过程,对于过程的追求乐此不疲,于是木俑的题材也就一一对应了。汉墓木俑种类多样,表现手法丰富,但所有的雕刻所蕴涵的宗教审美都是一致的,反映的都是汉代人对长生的追求和对另一个世界的美好期待。

对宗教审美的了解必须通过汉墓建设的宗教内容、木俑题材承载的宗教思维、宗教艺术的发展形态来阐释。通过对汉人墓葬观念和宗教思想的剖析,我们可以从宗教审美的视阈来认知六安双墩汉墓木俑的造型风格特征。人类的审美意识是人类整个思维与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其外部条件是客观现实对人的作用,当这种审美意识形成之后,就可以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宗教艺术是在一定宗教信仰指导下进行的艺术活动,汉代是我国宗教发展的转折期,大一统中央集权为新型宗教的产生、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土生的道教、外来的宗教在汉代都有了传播。宗教审美是宗教思想的艺术升华,一定的宗教信仰内容对应一定的宗教艺术发展形态。木俑造型艺术的成就确立了墓葬艺术审美在信仰表达上的基本特征和在雕刻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汉代墓葬建设的发展,为汉木俑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墓葬木俑的发展,以汉代雕刻艺术成就为基石,从中获得了表达的形式,通过具象整体的艺术表述,散发出诱人的宗教艺术气息。汉代墓葬出土的陪葬品充满了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六安双墩汉墓出土的木俑就是例证。这些深埋地下的木俑形态各异,造型稳健,手法浪漫,其目的是重现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用人间的生活得到另一个世界的体验,汉代工匠巧妙地将宗教审美与人物、车马造型结合起来,审美与宗教相互交织,将无生命的木头变成有血有肉的“生命”,生命的幻觉给一块木头带来了快乐或悲哀,更显示了一种无法用概念语言来表示的宗教审美情感。

当汉木俑的造型风格通过对木俑的雕刻技艺展现出来以后,汉木俑蕴藏的宗教审美品质也越来越多地被认知。汉代造型艺术的宗教审美格调,确立了其在艺术发展史上的显著地位。安徽六安双墩汉墓木俑造型审美上的生动创造,深刻衍射出宗教对艺术广泛而深远的审美影响,这种审美文化较少受到外来因素干扰,被原汁原味保存下来。木俑制作工艺精湛,技法水准达到一定高度,从萌芽到自成体系,开创了中国雕刻艺术的先河,为中国传统雕刻技艺形成与发展积淀了重要基础。这些出土的木俑对于廓清中国美术早期技法理论形成和造型艺术的发展、嬗变具有重要史料研究价值。通过对安徽六安双墩汉墓出土木俑的研究,我们可以窥视汉代宗教艺术发展的历程,梳理宗教思想对于审美变迁的影响,了解传统中华民族审美进步的脉络,为造型艺术的发展追本求源,为后世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审美精神的发展进步夯实坚实基础。

[1] 翟宗祝.宗教美术概论[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87.

[2] 汪小洋.汉墓绘画宗教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3] 单纯.宗教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 刘宗超.汉代造型艺术及其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刘海涛

A Study on the Modeling Thoughts of the Wooden Figurines in Han Dynasty's Tomb in Shuangdun of Lu'an from Religious Aesthetic Perception

Liu Lanting,Gao Chunyan

Tomb arts of the Han Dynasty were the epitomizing inheritance of its arts, bearing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people's religious aesthetics of the time. The paper studied the funeral construction and the wood funerary figurines relics of the Han Dynasty's Tomb (tomb of Liu Qing-Lu'an Leud) in Shuangdun of Lu'an city, Anhui province. It intended to find an effective way to study the theory of figure formative arts in Han Dynasty and probe into the religious spirit of its arts.

Shuangdun Han Dynasty Tomb; wood funerary figure; religious thinking; religious characteristics; religious aesthetics

K249.3

A

1673-1794(2017)01-0051-03

刘澜汀,高春妍,皖西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艺术学(安徽 六安 237012)。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安徽六安双墩汉墓木俑造型风格研究(SK2013A192);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中国安徽农民画研究(AHSKY2016D89)

2016-09-26

猜你喜欢

汉墓六安墓葬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安徽六安:乡村直播 “云端”致富
大云山汉墓发掘记
墓葬中的女人
安徽六安:致力打好产业扶贫“特色牌”
1940年4月郭沫若在重庆嘉陵江北岸发掘汉墓
六安茶香也袭人
吴月娘爱的,贾母不待见的,都是这杯六安茶
扬州胡场汉代墓葬
唐宋墓葬里的“四神”和天关、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