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化对审美的影响
——网络神曲《我的滑板鞋》流行的美学思考

2017-03-30林晓颖

滁州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平等性神曲大众

林晓颖

网络文化对审美的影响
——网络神曲《我的滑板鞋》流行的美学思考

林晓颖

网络神曲《我的滑板鞋》在网络大为流行,这样一首无厘头的歌曲流行的背后反映的是当代网络文化对审美心理和审美价值产生的影响。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使审美的对象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网络文化的大众化特性使得审美的心理发生改变,平民化和世俗化的审美趣味成为网络时代的审美共识;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性使得如今的网络审美是一种反常规、反传统的审美。网络神曲的流行也将如何重塑经典审美带入思考:精英文化引领网络文化,优秀传统文化重归网络以及加强青少年审美教育是可供选择的途径。

网络文化;审美;网络神曲;经典审美

“网络神曲”指的是起源于网络、流行于网络、特点突出、艺术手法极端并具有强烈的娱乐效果的歌曲。“神曲”一词本身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有恶搞和雷人之意。《我的滑板鞋》是由歌手庞麦郎创作并演唱的一首网络歌曲。2014年7月开始,该歌曲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被称为2014年最新的洗脑神曲。这样一首歌词表意不清、旋律缺乏美感并且节奏错乱的歌曲之所以能够成为年度神曲被无数网友广为传唱,是网络文化对现今大众审美产生影响的结果。

一、网络文化的定义、特点以及审美

(一)网络文化的定义

对于何为网络文化,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定义。本论文倾向于以下定义:“网络文化是以网络为载体和媒介,以获取、传播、交流、创造文化信息为核心,并影响和改变现实社会中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文化形式总和。”[1]从该定义可以看出,互联网借助技术手段,能够对网民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

(二)网络文化的特点

第一、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平等性。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4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约为6.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占上网的网民比例为83.4%,网站总数为273万[1]。这一数据可以看出,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作为准入门槛较低的媒体,网络的平等性和开放性远远大于传统媒体。网络作为意见交流的平台,网民能自由平等地发表观点。

第二、网络文化的大众性。网络文化的大众性体现在网络文化的创作和消费主体为大众。作为一种几乎没有限制的信息载体,网络文化直接面向大众群体,其创作者也是采取大众化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手法,迎合大众的文化品位,使得自己的作品能够为大众所接受。

第三、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以否定或超越西方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为特征,后现代的“后”,带有一种叛逆、抗拒、颠覆的意味。”[2]网络世界的符号化特征、网络文化的“娱乐至死”的特点、网络传播的去中心化和去权威化的特征使得网络文化极具后现代性。

(三)审美以及经典美学的审美

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首次提出了“审美”的概念,指出审美是“对于美的对象的关照、考察和鉴别的过程”。杜威认为,审美是“一种鉴别、知觉、欣赏的经验。”[3]在西方美学史上,“审美”始终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审美经验也经历了从“自律性”向“他律性”的转变,即审美经验与哲学、宗教、伦理、功利和实用等区分开来,到与之相通,从狭义的、单一的、非功利的到实用的、日常的和流行的转变。[4]

经典美学关注的重心是精神层次和心灵世界。经典美学所追逐的是人性的超越和提升,以及存在境况的不断改善;经典美学所探寻的是美之所以为美的本源,其讨论的是优美和崇高的美学范畴;经典美学反对的是不和谐、不平衡以及不精致;经典美学还反对精神悲苦与庄严之外的生理快乐与功利的追求,并且认为过度的追求会使得人性堕落并精神异化。

二、网络文化对大众审美的影响—网络神曲流行的原因分析

20世纪网络文化的发展,对经典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审美的心理和审美价值两方面。正式由于大众审美悄然发生了改变,《我的滑板鞋》这样的网络神曲才能流行开来。

(一)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使审美对象和审美观多元化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使审美的对象更丰富、审美观更加多元化。网络的平等性催生了网络的包容性,大众的审美不再单一地遵从传统的审美观。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每个人不论职业、年龄、性别、收入以及文化高低都能够自由地发表观点。任何合法的网络传播活动,一旦具有创意,能立即吸引大众的眼球。平等性打破了权威性,使得权威的声音渐微。平等性使得任何人能将自己的观点和创意诉诸网络平台,赢得关注。在这样的条件之下,网络成了一个容纳海量信息的资源库。

网络神曲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网络的渠道推出,借助网络平台的传播效应达到一夜爆红的效应。《我的滑板鞋》的作者正是借助了网络的平等性和传播的便捷性,将这样一首无厘头的歌曲推向大众。在网络出现之前,音乐的创作与制作极具专业性,音乐产品的传播也相对单一和封闭。网络普及后,借助网络技术手段,艺术的高贵门槛已经降低,普通大众得以将自己的作品、观点呈现在网络这一大众媒体之上。以往很难出现的艺术形式能够呈现在大众面前,大众也能够参与审美和评论。“网络既是一种审美工具,也是一个独立的审美对象,创造了新的审美形式。”[5]与此同时,大众的审美也从单一变得多元,推动了网络的多元化,制衡了文化的同质化。

(二)网络文化的大众化使审美世俗化和平民化

网络文化的大众化特点使审美心理发生改变。精英阶层在网络时代丧失了审美的特权,平民化和世俗化的审美趣味成为网络时代的审美共识,审美从“膜拜”变成了“展示”。

《我的滑板鞋》推出以后能引流行开来,有网友认为它的歌词是源于生活,能够与其产生共鸣:“开始觉得好笑,听几遍觉得有点酸,小的时候确实也有这种一双滑板鞋的期望和欢喜,想起来觉得幼稚傻傻的,从小就物质优越的人肯定感受不出来。歌词简单,没有高大上,没有小清新,简单得显得特别。”而大众文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提供切入点,使日常生活的体验得以与之共鸣”。[6]

然而,作为“批量生产的文化场域”,网络文化也是以商业成功为最高原则,以取悦大众为其最重要的价值追求,因此,《我的滑板鞋》作为典型的网络神曲,其形式和价值取向都是迎合最普通的大众。《我的滑板鞋》歌词简单通俗,讲述一个贫苦青年渴望拥有自己的一双滑板鞋,以及拥有滑板鞋后内的狂喜:“有些事我都已忘记,但我现在还记得,在一个晚上我的母亲问我,今天怎么不开心,我说在我的想象中,有一双滑板鞋…”。《我的滑板鞋》歌曲的旋律易上口,用说唱加方言的方式,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个性,容易被人记住,并能很快地学会哼唱出来。在大众口口相传的情况下,该曲得到很好的传播,形成一种全民参与性的浪潮。如今歌中的“时尚时尚最时尚,摩擦摩擦”已经成了网络热词,在社交媒体广为传播。

按照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大众文化产生的快感让我们不自觉地屈从于意识形态认知的暴力。文化从思想精英型转向消费大众型,与物质世界的极大丰富相对应的是文化极度单薄,大众变为无思想、无个性的精神盲流。但也有学者认为,网络文化的大众化使高雅的、专门化的艺术美学普及化和日常化,唯审美的精英文化变成了泛审美的大众文化。这是“文化的选择”,也是“美学的必然”。[7]

(三)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性使审美反常规化和反传统化

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性使得如今的网络审美是一种反常规、反传统的审美。传统的审美以个体接受为中心,强调对文本中心的接受,审美体验主要是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交流过程,“是一种趋于诗意化的审美状态”,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的含蓄、内敛体现。[8]传统的审美承载的是思想内涵和价值深度,文艺要表现的是生命的律动并体现精神存在。但是,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文艺活动创作的起点往往是为了宣泄对现实的不满,审美的价值属性也是欲望无节制的表达,审美变成了“审丑”。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如春曾这样评价《我的滑板鞋》:“这首歌曲运用反一般流行歌甜的发腻的旋律,反流行乐精致的空间,运用扁平的音乐形式,这种表达叫‘取消艺术的专业性’。作品自我降格,给受众一种审丑的体验,使过去受众抬头看的艺术得以用低头的状态观赏、玩弄,用较隐蔽的方式谄媚了普通受众,拉近了受众与作品的距离。”

反思和批判现代性是后现代主义的精髓,后现代主义对一切合法性、真理性的东西进行批判和质疑, 挑战和扬弃传统的思维模式,不认可有普遍的绝对的真题,并将反传统推向了极端。[9]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性使得反主流、反经典的表达方式迎合了网络受众的审美。如果说,经典美学是形而上的,具有精神“乌托邦”的永恒魅力,网络文化使网民的审美变成了形而下,并认为这是颠覆社会传统的表现,是一种“另类的美”。在对网民的调查中,问及《我的滑板鞋》为何会流行,很多网友的回复都是:现在网络上,正常的东西不会流行,不正常的才会流行。这里的所说“不正常”,意思就指颠覆传统的、怪异的、另类的音乐。

三、对重塑经典审美的思考

网络神曲的流行是由于网络文化对审美作用的结果,网络文化的特性使得大众的审美变得世俗化、低趣味和反传统。只要网络文化的土壤存在,网络神曲依然会层出不穷。然而,网络文化的治理不能靠一刀切的禁令,也不能视若无睹任由其发展得更加光怪陆离。如今审美的颠覆让我们必须面临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在网络上重塑经典审美?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

(一)精英文化引领网络文化,重塑经典审美

网络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大众化,网络的大众文化带来的是文化精英型向消费大众型的转变。要改变目前这种混乱无序、娱乐至死的文化现状以及畸形的审美观,在网络上重塑经典审美,其中之一就是要发挥精英文化在网络上的引领作用。首先,精英群体要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这些作品要既贴近大众,又格调高雅。其次,网络媒体自身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不能为了追求点击率,网站的内容充满了低俗的暴力的作品,关于这点,国家的相关政策应该跟进,对于那些无良的低俗网站,要有相应的治理的措施。

(二)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网络,塑造民族审美观

网络由于其无疆域的开放性,是受西方文化影响最深的领域之一,因而导致中国传统审美文化所特有的内涵和意蕴在网络中丧失。优秀的传统文化如若能在互联网占据一席之地,让网民接受经典民族文化作品的熏陶,抛弃如今叛逆的、颠覆传统的、搞怪的、娱乐至死的文化作品,那些毫无美感的神曲自然无生存的土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例如,2014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开展了一项名为“优秀传统文化网上行”的活动,该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互联网普及传统文化,让网友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并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优秀传统文化网上行”项目与搜狐网合作,开展了“千秋家国梦—2014中秋诗会”和“孔子诞辰网络文化活动—我有问题问孔子”,成为传统文化回归网络的有益尝试。

(三)加强青少年的审美教育

青少年是上网人群的主力军,也是网络神曲的拥趸,其人生观、价值观还尚未成型,很容易被网络里的大量恶俗、充满低级趣味的作品所影响。因此,如何加强青少年的审美教育,矫正和引导其审美品位,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加强青少年审美教育,矫正引导审美品位,需要家长、学校老师和互联网管理方共同努力:家长平日多关注孩子的上网行为,多组织家庭亲子活动,避免其沉湎于网络暴力游戏;学校除常规知识的学习,可多组织开展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感受、领略到美的真正的含义,教会学生鉴别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互联网管理方要在技术上保障对不良信息进行监控、过滤和封堵,推送既高雅又贴近青少年群体的网络作品。

四、结语

网络神曲流行的背后,是网络文化对现今大众审美产生影响的结果。网络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使得大众的审美对象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各式各样的音乐作品都能借助网络的平台发表、传播;网络文化的大众化使审美的心理发生改变,审美不再是精英阶层的特权,世俗化和平民化成了大众审美的趣味;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性使如今的网络审美成了反传统、反权威的审美,“另类的美”成了网民追逐的目标。这些都是网络神曲《我的滑板鞋》流行的原因。

网络神曲流行也带给了我们诸多的反思:网络的时代,平民获得与精英平等的审美表达权力后,造就的是转瞬即逝的文化快餐,而这也正在导致文化品位的日益流失。网络神曲层出不穷,前有《江南style》,现有《我的滑板鞋》,后有《小鸡小鸡》,这些毫无营养的文化作品将审美追求与终极意义抛弃,“把主体滞留在一种表现性的快感中,而遗忘了意义和生存本身”。[9]

另外,网络神曲创造一种畸形的审美,艺术沦为了杂耍,大众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日渐扭曲。神曲带来的浅薄的欢笑背后,是对打破秩序、颠覆权威的刺激。长此以往,整个社会主流价值观将会受到严重的冲击。针对这样的状况,一味地抵制和反对是不切实际的,我们要做的是加以批判性地引领,让精英文化引领网络,让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回归网络,重塑经典审美。

[1] 于文秀.当下文化景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36.

[2] 黄亚雯.后现代主义文化背景下的网络文化探析[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1:17.

[3] 杜威.经验与自然[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60:50.

[4] 姚文放.“审美”概念的分析[J].求是学刊,2008(1):98.

[5] 王景强.网络媒体的审美阐释[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1:26.

[6] 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 ]//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 154.

[7] 安燕.“新世俗神话”与“泛审美[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3):101.

[8] 马可.80后与网络文化[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3:150.

[9] 尹鸿.大众文化时代的批判意识[J].文艺理论研究,1996 (3): 77.

责任编辑:刘海涛

How Cyber Culture Influence Aesthetics

Lin Xiaoying

The internet "divine tune" "My Skateboard Shoes" is very popular, which reflects the influence of cyber culture on aesthetic psychology and aesthetic value. The equality and openness of internet make the aesthetic target become more abundant and more diversified; the popularization of cyber culture changes the aesthetic psychology, the populist and secularization become the aesthetic consensus in the internet era; the post-modernity of cyber culture make today's cyber aesthetic anti-conventional and anti-traditional. The popular of "divine tune" also makes us think about how to rebuild the classic aesthetic: elite culture should guide the cyber culture, the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should back to internet and we should enhance the young people's aesthetic education.

cyber culture; aesthetic; internet divine tune; classic aesthetic

G206

A

1673-1794(2017)01-0001-04

林晓颖,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杉达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化与传播(北京 100024)。

2016-08-12

猜你喜欢

平等性神曲大众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后全球化时代的神曲与寓言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张杰演唱功夫主题神曲《我是来揍你的》
神曲《春节的指南》网络走红
图书馆学视阈内的客观性原则之诠释
孟子性善论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平等性原则在法国公共服务基本法中的适用性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