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族博物馆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再成长
——以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为个案
2017-03-30尤文民
尤文民,景 北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研究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试论民族博物馆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再成长
——以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为个案
尤文民,景 北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研究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民族博物馆不仅要完成其基本的征集、收藏和展览功能,还应发挥其促进民族文化再成长的功能。民族博物馆挖掘人口较少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并加以分类整理,在有效利用、大众认知和与社会互动中获取生命力,为人们提供一个欣赏多样文化的平台,同时为少数民族的文化再成长提供动力。
民族博物馆;人口较少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再生产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生长和影响力的获得都与一定的人口规模和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当今世界,全球化速度日益加快,通讯技术的发展打破不同文化间交往的时空阻碍,全球各类文化交往的格局正在发生重要变化。在改革开放中日益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国,也迎来了国民教育大普及、人口大流动、交通大发展、通讯技术大飞跃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那些人口较少民族群体的传统文化变迁也日益加速,民族文化再成长和转型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一方面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加速了大量人口融入区域性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人口流动则加剧了民族人口向全国各省区的迁移。在这一过程中,族际婚姻大量产生,人口分散居住形成常态,个体发展机会有了多种可能性,与此同时,民族群体的优秀传统文化流失也成为常态。面对这一形势,民族博物馆功能的拓展将会有助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在转型中保存、传承并活化其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多样性的保持发挥积极作用。
一、民族博物馆收藏功能与文化信息保存
“民族博物馆是征集、收藏、陈列和研究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物及自然标本,并为公众提供知识和欣赏的一种文化教育事业机构。”[1]民族博物馆作为社会机构对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品的征集、收藏,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对这些群体行将消失的文化信息进行科学保存,为进一步研究和传承提供相应的备份。据统计,全国共有各级民族类博物馆400座,占全国博物馆总数(3 120座)的12.6%,其中广西民族博物馆、贵州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海南民族博物馆、内蒙古民族博物馆、黑龙江民族博物馆为省区级专题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1988年对外开放,该馆舍以哈尔滨文庙为空间,形成庙馆合一的空间结构。2009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审查批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已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成立之初就以民族文物征集为重点工作,为征集各民族文物,全馆人员先后组织21人次,走遍松花江、合江(现佳木斯市和双鸭山市行政管辖区)、大兴安岭、黑河等地9县(旗)28个民族乡(村)[2]。与此同时,博物馆积极创新组织方式,从1986年8月始,博物馆组织小分队,举办《民族文物图片》流动展览,把文物宣传和文物征集结合起来,在3个地区、4个县、8个村开展宣传征集工作,大大提升了文物征集效率,征集到文物近400件[3]。到1988年就征集到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民族文物600余件,复制文物近300件,其中赫哲族文物55件、鄂伦春族文物近百件,有相当一部分品质好,具有代表性,如赫哲族捕鱼的船网钩叉、鱼皮服饰,鄂伦春族各时代的狩猎工具、桦皮制品、儿童摇篮;满族家谱、清初的满文年彩以及蒙古族、朝鲜族、达斡尔族服饰,鄂温克族萨满神衣、神鼓等[4]。黑龙江省自然环境的多样态和民族群体的多样性,也使其成为多样文化并存的行政区域,在这里可以找到从狩猎文化、渔猎文化、采集文化到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等多种文化的遗存。
建馆30年来,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总量已达3 745件套,其中一级藏品12件,二级藏品44件,三级藏品1 896件,种类分为生产工具、生活工具、交通运输、民族服饰、宗教信仰、文化艺术、家族家谱等,基本可以满足举办系列性的基本、专题、交流和临时等多种形式的陈列展览的需要。其中有关渔猎民族传统的鱼皮服饰和桦树皮制品的文物最具有珍贵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例如:馆藏的鱼皮文物已经达到了200件套,其中,赫哲族鱼皮包绣男猎装为馆藏二级文物。此件猎装是用色布和色线绣制,共7件,包括上衣,防护帽、帽子、套裤、袖带各1套,它们均是运用鱼皮图案版包绣的制作工艺,即图案模板都是用鱼皮刻成,然后用五彩丝线将鱼皮细条图案绣上,花纹凸出底面,看上去有浅浮雕般的效果,别具风格和特色,代表了赫哲族传统服饰发展的最成熟时期。赫哲族是全世界使用鱼皮缝制衣物的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唯一长期以鱼皮作为服装的民族,特别是在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于2014年新征集的鱼皮制品中,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尤文凤以还原的形式制作的4套鱼皮服,主要以冷水黑斑狗鱼为原材料,完全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绝大部分用鹿狍筋线缝制而成,并将全部制作流程采编成为影像资料,这4件套鱼皮服饰为传承和研究赫哲族鱼皮文化储存了大量的文化信息。
桦树皮船是黑龙江流域渔猎民族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用于渡河、从事捕鱼和狩猎的水上交通工具,所蕴含的丰富文化信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收藏有多条渔猎民族的桦树皮船,其中有一条鄂伦春族的桦树皮船为国家二级文物,长700cm、宽72cm、高23cm,船桨长262cm、宽17cm,征集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完全采用传统材料和传统工艺制作而成。桦树皮船赫哲族语叫“乌末日沉”;鄂伦春语称作“乌鲁木骞”或“茫郭”;鄂温克语称之为“佳乌”,其他民族则多俗称其为“快马子”。桦树皮船的制作比较简便,原材料往往就地取材,主要制作工艺流程为:首先捆扎一个木质骨架,然后在外裹包以桦树皮,再用兽筋线或麻线加以缝合,为防止渗水在桦树皮衔接处灌以松树脂油即可,一般船长约在4-5m间,宽约1m左右,制作一条桦皮船,两个人只需用2-4天的时间。
桦树皮船拥有着绝大多数传统类型的船所不具备的优点。其一是桦树皮船外形窄而长,两端尖而上翘,如柳叶形,船底圆滑,在水中阻力很小,因此划行速度很快,转弯方便,灵活敏捷,非常适合追逐鱼群和兽群,故有“快马子”之称;其二是行驶声音低,备有两种用途不同的船桨,长桨划起来速度快,多用于交通;短桨,仅一尺多长,划起水来悄无声息,可以将船划到离鱼和兽类很近的地方,而不会惊动鱼群和兽类,因此历史中的赫哲族人用叉鱼捕鱼多使用桦树皮船,《皇清职贡图》中有着图文并茂的生动描述;其三是轻便,由于桦树皮船重量很轻,甚至八九岁的男孩子也可以将它扛起,所以当渔猎者遇到浅滩或陆地时,就会把它扛在肩上穿越过去继续前进,上岸后又可以或背或扛将它带回家,非常快捷方便;其四是载重量大,别看船小体轻,装载能力却很强,可以承载四五百斤的重量。
桦树皮船因为制作简单、轻便、体积小且速度快,不仅非常适用于渔猎民族的自然经济生活,而且更富有广泛深厚的渔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在渔猎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生活中,桦树皮船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捕鱼和交通工具的层面上,例如,在赫哲族传统的渔猎社会生活当中,年满15岁的赫哲族男人,就会拥有一只桦树皮船,并且桦树皮船将伴随他的一生,当他死亡时桦树皮船也随其一起陪葬,因此,桦树皮船在赫哲族的传统渔猎社会生活中,还拥有着庄重的成人礼的深远意义,即便是在今天该习俗在赫哲族的传统文化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当代,由于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生态资源的日益匮乏,再加之传统手工艺人的老龄化和手工技艺面临失传,在现实的社会中已经很难征集和采集到渔猎民族的传统物品和相关文化信息,目前它们已经成为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资源,拥有着不可估量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于近10多年来,尤其是针对人口较少的渔猎民族的相关实物,比如稀缺性更为明显的鱼皮服饰、桦树皮制品及其制作技艺等,在还原制作和征集实物的同时,充分运用影像记录的方法全方位采集其非遗信息,以静态和动态的形式实现了博物馆的收藏功能和文化信息的保存,完成了渔猎民族传统文化的永久性存续。
二、民族博物馆展示功能与知识再生产
文物和文化展示是民族博物馆的重要功能,这一过程不仅仅是简单地向社会大众展示馆藏文物的过程,其实也是知识再生产和对消失文化传统的再活化过程。人口较少民族生产工具的展示及其功能再现,人口较少民族在黑龙江主要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达斡尔4个小民族,渔猎、驯鹿、游牧是他们传统的经济生活,他们传统的生产工具是船、网、钩、叉、猎具、马具等。
目前,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馆藏有各个社会历史时期、不同功能和类型丰富的渔猎民族文物,其中最具地域、生态和民族特色的是桦树皮船、桦树皮生活用品、兽皮船、兽皮服饰和鱼皮服饰等,它们较集中地反映了世居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的渔猎生产、生活方式和手工制作技艺的特点;捕鱼的网具历史悠久且种类繁多,馆藏网具主要以渔猎民族赫哲族为主,网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携带有不同历史时期、季节气候和鱼类习性的特征,收藏的网具共计60多张,蕴含着丰富的渔猎民族捕鱼生产活动的自然知识和生产经验;钩和叉是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捕鱼工具,它们的形制和使用方法至今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黑龙江流域的各原住民族还在普遍使用,对于追溯和研究人类早期文明历史有着重要价值,馆藏的钩叉有10余种之多,共计50余把;黑龙江流域陈卧着大小兴安岭和完达山余脉,广袤的森林野生动物资源富集,传统的猎兽经济非常发达成熟,猎业经济不仅提供了肉类食物,也是御寒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的主要原料来源,并赋予了黑龙江流域渔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地域和民族特征。馆藏的捕猎工具,主要反映了猎取大小野生动物、适用不同季节以及从“冷”到“热”的猎具类型和发展历程,族属多为鄂伦春、赫哲、鄂温克等具有代表性的渔猎民族,共计有百余件套。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最大特点是文物的系统、系列和完整性,将渔猎文化的丰富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基本能够全面地再现、保护和传承了黑龙江流域的传统渔猎文化。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建馆30年来,举办了主题多元、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陈列展览,少数民族专题展有:《草原神韵——胡拉尔斯·秀杰缝布艺术展》《中国女红艺术奇葩——满族枕头顶刺绣艺术展》《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馆藏少数民族服饰陈列》《锦绣天成——黎族树皮服饰与赫哲族鱼皮服饰展》《黑龙江省回族书法、绘画、摄影艺术展》《黑龙江省柯尔克孜族历史文化展》《贵州苗绣展》《鄂温克族历史文化展》,等等。少数民族基本陈列有:《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展览》《黑龙江传统渔猎文化陈列》《文明摇篮智慧之光——黑龙江流域兽皮、桦树皮、鱼皮三皮文化展》。其他陈列:《梨园春秋·百媚人生——黑龙江京剧脸谱、盔头、髯口艺术展》《中国盛世·河洛神迹书画巡回展》《妈妈的艺术——中国女红工具藏品展》。其中《黑龙江传统渔猎文化陈列》,从历史、文化和民族的广阔视角,展示黑龙江流域远古到近现代的渔猎民族文化,陈列单元包括:远古回音、林海游猎、江河渔捕、桦皮神韵、精神世界、薪火相延6个部分,该展览荣获“2011年黑龙江省十大精品展”奖。在历史长河中,世居黑龙江流域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少数民族,他们在不断与汉族、满族、蒙古族、俄罗斯族等周边民族的交往中,使自己的渔猎文化愈加丰富和更加绚烂。2015年9月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推出的《文明摇篮智慧之光——黑龙江流域兽皮、桦树皮、鱼皮三皮文化展》,由于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等原因,黑龙江流域的“三皮文化”已成为人类早期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展览内容主要以人类文明诞生起为历史渊源和线索,着重展示“三皮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详细介绍“三皮文化”原始制作技艺,再以跨越时代、民族和国家的陈列理念,深刻地阐释了发现、创造和与自然和谐是人类文明永远的核心主题,让广大观众深入了解黑龙江省渔猎民族文化的同时,也间接地回顾了人类文明的沧桑岁月,坚定了人们面对未来的信念。《锦绣天成——黎族树皮服饰与赫哲族鱼皮服饰展》,是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与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共同策划的巡回展,它跨越了南北方民族和地域文化的差异和区别,先后在黑龙江、海南、贵州等地的民族博物馆进行了展览,搭建了历史中从未谋面的民族文化相互对话的平台,开创了民族博物馆建设的先河,对民族博物馆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还采取了“请进来”的战略,如引进的贵州民族博物馆推荐的《贵州苗绣展》和上海纺织博物馆的《妈妈的艺术——中国女红工具藏品展》,让观众在不同地域和民族文化的交流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口传文学是无文字民族群体最为发达的精神文化现象,口传文学中深藏着这些民族丰富的社会信息,如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所收集的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艺术、鄂伦春族“摩苏昆”演唱艺术、达斡尔族“乌钦”的诗歌资料等,通过人口较少民族口传文学成果的保存及展示,再现了这些民族的精神文化轨迹。
在现代社会中,人口较少民族的生活方式均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他们实际的生产生活工具均同其他区域或民族已无明显区别,但是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馆藏的渔猎民族文物,它们材料的获取、工艺流程以及内含的知识和经验,经过博物馆的展示再现它们的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再生产和再活化。此外,人口较少民族群体社会尚未充分发展,社会分工并未细化,因此,每一种文物或风格迥异的传统文学艺术都附着有诸多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信息和价值取向,需要仔细辨识,深入研究,以帮助后人了解前人的历史文化,并为后世的文化发展提供智慧之源。
三、民族博物馆互动空间拓展与文化传播
虽然实物的收藏、研究和展示是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但是正在经历着融合、流变甚至是消失的人口较少民族的传统文化,仍然以群体记忆、民族认同、行为惯性等各种活态的形式存在于现实社会当中,民族群体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传统文化的主要蕴藏和承载体,伴随社会的发展以更加丰富的形式留传下来。随着人口较少民族人口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人们文化意识也日益提高,民族博物馆拓展出互动空间,以及一些文化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或许成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播和传承的另一片天地。
2011年,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挖掘、整理和推广的濒临消失的满族传统文化活动项目——“珍珠球”,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和范例。珍珠球是满族传统体育项目,是由模仿采珠人的劳动演变而来。珍珠,满族称“尼楚赫”,满族人把珍珠当作光明和幸福的象征。满族先世女真人曾在松花江和黑龙江里采珍珠。满族人民群众中还流传着许多关于采珍珠的传说,蕴藏着丰富多彩的以模仿采珍珠生产活动为内容的儿童游戏和体育活动。“采珍珠”这项体育活动来源于满族民间,运动器材比较简单,场地的选择也不严格,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适合在山区和农村开展。至今,在一些满族聚集的村屯,仍有开展这项体育活动的习惯。在当年开展的珍珠球的活动,吸引了近万人参与该运动,但是由于缺乏常态化的有效推广机制和没有将此项活动节日化,因此没有得到各级政府、民间团体和本民族群众的重视,所以珍珠球文化活动项目在以后并没有持续地发展起来,也没有产生较有深远的影响。
赫哲族叉草球比赛。叉草球源自于赫哲族的渔业生产,文化元素广泛且历史悠久。赫哲族人在早期的捕鱼生产活动中,尤其善于用鱼叉捕鱼,为了培养孩子们用鱼叉捕鱼的兴趣和技巧,开展的一种集娱乐和提高渔猎生产技能的运动。叉草球原是将一个草球扔到水里,一个人用长杆在水中拨打草球,使其在水中游动,叉鱼者用叉来叉水中的草球,叉着即为得胜。后来是让草球在草地上向前滚动,参加者掷叉将其叉住,以叉中多少定胜负。还有一种方法为射准,在地面竖一草靶,参加者站在5-10m外,投鱼叉射靶,每人投5次,以投中靶多者为胜。现在的叉草球活动,已成为有标准场地、器材和一整套规则的赫哲族的传统体育竞赛项目。比赛在长数10m、宽8m的场地进行,场地上架设类似羽毛球项目的栏网,双方各有7名队员手持渔叉接草球,并用手将草球抛过网,球落地,进攻方前进,另一方后退,以此决出胜负,已经初步具备了现代体育项目竞技规则的要素。现今的叉草球比赛的体育运动,只有每4年举办一次的赫哲族“乌日贡”节日期间才可以看到,推广前景也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传统性较强,游戏的趣味性还有待提高,同时受规则、场地、器械、人数等要求的限制,影响了推广和社会的普及。在民族传统文化快速交融的今天,赫哲族的叉草球运动尚未摆脱民族的界线,尚有改进和易于被社会接受的空间。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于近几年来,利用博物馆的功能、文化资源和展示平台,在通过互动的形式拓展民族文化的传播方面,开展了许多具体有效和可持续延展的工作。例如,有计划地在民族聚居区举办主题多样的民族文化专题展览;邀请传承人在民族聚居的乡村镇定期开办传统文化技能传习班;以文化支边的形式,帮助抚远县创建的“大马哈鱼节”,最大限度地在不失传统的前提下,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拓展其影响和传承的社会空间。
总之,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的实践证明,今天的民族博物馆不仅要完成其基本的征集、收藏和展览功能,还应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再生长工作。博物馆应挖掘人口较少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并加以分类整理,在有效利用、大众认知和与社会互动中获取生命力,为人们提供一个多样文化相互欣赏的平台,同时为文化再成长提供动力源泉。
[1]石建中.民族博物馆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84.
[2][4]杨何生.关于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加强民族文物征集的几点体会[J].中国博物馆通讯,1988(2).
[3]高慧敏.宣传和征集文物的一种好形式[J].北方文物,1987(3):102-104.
[责任编辑:庆 来]
G127.35
A
1674-3652(2017)03-0137-04
2017-04-25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一般项目“赫哲族率先全面的建成小康社会实证研究”(2017-GMB-017)。
尤文民,男(赫哲族),黑龙江抚远人。馆员,主要从事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