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哈恩体验教育理念及其办学实践
2017-03-30王富强
王 倩,王富强
(无锡开放大学,江苏无锡214011)
论哈恩体验教育理念及其办学实践
王 倩,王富强
(无锡开放大学,江苏无锡214011)
英国教育家库尔特·哈恩(Kurt Hahn)是体验教育历史中一个难以回避却长期被忽略的人物。他的一系列体验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都具有“发凡起例”的作用,不只是影响了当时的一批执政者、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实践者,而且对后世教育和户外训练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基于对国内外理论整理基础之上,对哈恩的体验教育历程进行了梳理,旨在了解哈恩体验教育背景以及体验教育实践的历程,清晰其“全才教育”和“冒险教育”的教学理念和实践,从而为当今“人格完善”的教育理念提供借鉴。
库尔特·哈恩;体验教育;萨勒姆;郡县徽章
大多数学者对库尔特·哈恩(Kurt Hahn)的了解是拓展训练(Outward bound school)的创始人,却不知哈恩曾经创办的德国萨勒姆(Salem school)和英国戈登斯通学校(Gordonstoun)也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实践者,随后的大西洋大学,联合世界学院,爱丁堡公爵奖以及库尔特·哈恩基金的创立都得益于哈恩的体验教育的实践。毫不夸张地说,哈恩是体验教育史上最杰出的实践者之一。哈恩体验教育思想中渗透了20世纪初新教育运动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最著名的便是“萨勒姆七校规”和“郡县徽章”的设立。哈恩的“体验教育”被称为一种将学生置身真实的经验,让学生发现和体验知识本身而非旁听他人的经验,“经验会作用于学生本身,因此发展他们的技能、改变态度和思维方式。”[1]。
哈恩一生的著作很少,他自己的教育思想多引自前人的教育思想,结合了自己的“经验”而产生,正是这种“经验”恰恰成为了哈恩的主要的体验教育来源。达尔豪斯大学Anthony Richards教授所说:“哈恩并不是一个文学丰富的学术教育思想家,事实上他的原始写作都是演讲或讲说的手抄稿格式。”[2]关于哈恩的档案内容自1965年后的资料著作主要收集在德国萨勒姆王宫中学(Schule Schloss Salem),这里集中了哈恩的书信、备忘录、演讲稿等等,还包括一些关于萨勒姆学校,戈登斯通学校、拓展学校、联合世界学院、爱丁堡公爵奖以及哈恩基金等记录的资料。
一、哈恩体验教育思想起源的背景
(一)20世纪德国教育背景
19世纪的德国经历了普法战争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相继出现的大革命运动,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战后的德国把教育当作振兴国家的手段,目的是为工业化提供所需的人才,直接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直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才掀起了一场“新教育运动”,并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形成高潮。这场改革运动反对传统学校教育中的“主知主义”,提倡“自然教育”,把造就儿童人格放在教育首位,主张应当在学生心底里唤起自己对自己力量的认识,培养儿童情感、劳动力、创造力、道德观念和合作精神,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的教育改革,影响到了文艺界、思想界和青年运动,对20世纪的教育改革都起到了很大的启发作用”[3]。
(二)哈恩体验教育起源
哈恩出生于19世纪末柏林一个有教养的犹太之家,受到的是传统的德国教育。哈恩祖辈经商,家庭经济富硕,很小的时候便住在柏林万塞湖附近具有英式风格的避暑住宅。“这间避暑住宅,拥有宽广的草坪,玫瑰花园,板球场地,网球场地,马厩和果园。湖中游船和森林、乡间探险的愉快时光激励了哈恩和他的两个弟弟对户外生活的爱好。”[4]。哈恩16岁时期的暑期,与来自英国公立学校的三个朋友一起徒步旅行,期间他们共同讨论英国公立学校的教育制度,同一时间又接触了改革教育学运动代表人物赫尔曼·立茨(Herman lietz)的教育著作,认为传统的德国教育机械教条,抑制了儿童的全面发展,使得儿童缺乏热情、勇敢、创造精神和坚定的意志。从此立茨的教育理念便成为了哈恩教育生涯的转折点。正如哈恩在朋友的信中说到,“我放弃我先前想做一名美术史学家的理想,我想做一名教师,不是皇家贵族的教师而是一名用赫尔曼·立茨教学理念进行教育的教育者,随后会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4]
一次户外的活动中,哈恩脑部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并引起了剧烈的头疼,之后父亲将他带到英国接受封闭治疗,在那里哈恩自己制定体育训练计划和研究教育哲学来打发无聊的生活,在治疗的过程中产生了强大的意志力,这种“做中学”的体验促使哈恩埋下了体验教育思想的种子,贯穿并影响了他的整个教育生涯。哈恩随后到英国牛津大学就读,主修哲学和希腊文学,同时也开始了对柏拉图、卢梭、歌德等教育学家教育思想的研究。
二、德国萨勒姆学校的建立和“萨勒姆七校规”
(一)德国萨勒姆学校的建立
曾执教于戈登斯通学校的马丁·弗雷文(Martin Flavin)在《库尔特·哈恩的学校和遗产》一书中提到,直接影响哈恩开始着手体验教育实践的是“哈恩两次较大的深刻的经历,一次是他在牛津就读时,对英国的包括传统的和非传统的寄宿学校的研究;第二次是一战时期他与德国有影响力的领导者的接触。”[4]哈恩在牛津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吸取了英国传统的寄宿学校以及具有改革教育学思想的阿博茨霍尔姆学校教学制度,并且想结合两者在德国开办学校,而当时德国寄宿学校并不常见。哈恩在牛津大学毕业的同年“一战”爆发,哈恩返回德国并与德国威廉.路德维希.冯.马克格拉夫.巴登伯爵进行了接触。他们发现“大部分执政者缺少按照信念行事的品质与勇气”,后在马克格拉夫伯爵的支持下于1920年在德国西部的萨勒姆城市终于创办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所寄宿学校—萨勒姆学校,旨在为培养年轻的一代特别是执政人的下一代的优秀品质与勇气[4]。
(二)“萨勒姆七校规”
从初旨来看萨勒姆学校是为政治服务的,但是事实上萨勒姆学校的学生不仅包括有政二代、富二代,也包括了普通百姓家的子女。学校提倡博爱精神,不论穷富,青少年都有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并且“学校教育的学费等级是根据其家庭的收入来区分的”[4]。萨勒姆的另一特点是实行了“分管制”(in turn responsible to the principal),一人主要负责通常的学习,一人主要负责繁杂的训练(miscellaneous “activities”),甚至连校长本人也要听从两位负责人。哈恩办学主张学习与训练同等重要,训练督导要求学生们自己制定训练计划并独立实施,通过一些竞技性体育项目的训练来培养优秀的品格,学校安排了一系列的体能、技术训练,如跑、跳、投掷、游泳等,“每个孩子训练目的都是为了战胜昨天的自己”,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跳高能够培养学生决策能力”并且“通过跳高训练治愈了一个有口吃的孩子”。[4]哈恩办学的创新还在于创造性地授予了学生的特权和责任,组建了“持颜色”(color bearers)学生组织,由完成训练计划的学生组成,“持颜色”组织的主席直接由校长担任[4],后来这种学生组织在英国的学校中延续很长一段时间。哈恩鼓励学生追求个人爱好如自然科学、绘画、音乐或话剧等,并安排了学生的手工实践学习如书籍装订、建筑工、铁匠、木匠等等。学生毕业时不仅取得相应的毕业文凭证书,还会收到“给父母的最后报告书”,里面详细地记录学生手工艺、音乐艺术、体育成绩,此外还有对公共精神、正义感、随机应变、想象力、责任心、计划等能力的成绩情况。萨勒姆的建立,引起了巨大反响,“到1930年,德国出现了以提倡温顺合规和严格训练的12所乡村寄宿学校,从此打破了德国公立学校的独裁主义。”[4]。此外,萨勒姆还增加了陆地、森林、海洋、远足探险的户外项目和社会合作活动,使得哈恩成了“冒险教育”的领先者。
哈恩萨勒姆的教育理念很好地体现在“萨勒姆七校规”里[4]见表1:
表1 “萨勒姆七校规”
德国萨勒姆学校的创设主张学生寄宿、注重学生的自主性、锻炼学生自主能力、致力于体育训练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提出了“冒险教育”。无论是哈恩的教育理念抑或是对当时德国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挑战,萨勒姆学校的建立,无疑都是一次较大的尝试,也为哈恩体验教育形成奠定了实践经验。正如《伦敦时报》曾评论道:“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人能像他那样,提出如此有创意的教育理念并具备把它付诸实施的天分。”[5]
三、英国戈登斯通学校的建立和“莫里徽章”
(一)英国戈登斯通学校的建立
哈恩曾指出“萨勒姆学校手工艺和爱好培养实施的较好,而戈登斯通学校的冒险教育开展更具有特色。”[4]这也是由戈登斯通学校地域环水的优势所决定的,冒险活动中的水上项目的活跃大大推动了冒险教育以及航海营救服务运动的开展。1934年,哈恩延续了德国萨勒姆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并结合英国传统文化在苏格兰开办了戈登斯通学校,在此后的教育过程中更加重视对人的优秀意志品质的培养。希腊菲利普(Philip)王子,也就是后来的爱丁堡公爵不久后也成为了戈登斯通的学生。哈恩也在戈登斯通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理念,在长时间的探索与延续中逐渐成为英国最卓越、最先进的学校之一。
(二)“郡县徽章”的制定
哈恩的教育理念归根结底是他所“抽取的最好教育理念”的拼图,其教育结果是种折衷的“拿来”哲学观(borrowed" philosophy)[2]。而这种“拿来”主义真正意义上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英国“郡县徽章”(County Badge)的制定。为了提高训练的积极性并广泛传播戈登斯通的教学理念,哈恩提出了鼓励与奖励政策。他以学校所在地苏格兰莫里郡县(Morayshire)命名创立了“莫里徽章”(Moray badge),以此来鼓励青少年们为自我不断提高而进行一定的体能训练以及冒险、营救行动。“莫里徽章”包括四个方案:通过跑步、跳跃和投掷等提高体能;通过户外探险来学习如何生存;从事一个业余爱好或者事业来提高提高热情;进行冒险营救来服务他人。“莫里徽章”不断扩大到苏格兰其他的郡县,从而形成了“郡县徽章”(County Badge)。“郡县徽章”中最经典的是28天寄宿训练计划,其中包含了体能素质、组织合作、户外探险、服务保护和自律等要素。一段时间的寄宿训练计划,在海洋、森林、平原、河流或高空等野外的自然环境中更能陶冶学生的内心,进行一些挑战和冒险的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社会群体活动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哈恩坚信“热情的救援揭示了人类灵魂的最高的动力”会帮助处于危险中的人们以及给予时刻准备去帮助他人的经验,往往会给年轻人内心体验力量,最后促使同情成为主要的动机[6]。“郡县徽章”的制定使得哈恩的教学原则得以活跃,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对“郡县徽章”的改进,利用海上救援的冒险教育,哈恩开设了两年的职业课程,进一步地应用于培养当地捕鱼业年轻人的海上警戒和遇难船的自救和营救能力[4],至此,闻名中外的拓展训练便产生了。
四、哈恩教育理念以及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哈恩的教育理念很简单:通过教育使青年人成为一个具有正义感的积极公民,并是一个对他的同胞和上帝负有责任感的人。”[2]哈恩一贯认为每一个孩子出生后都具有先天的精神力量以及与正确判断道德问题的能力,但是在青春期的叛逆和社会的影响下,青少年们失去了这些先天的精神力量的能力。此外,他批评众多学校的“神经疲惫”(nerve exhausting),如片面强调理论知识学习和考试。“教育的最主要的任务是生存的品质:富有进取心、好奇心、永不言败的精神、人性、自我判断力,尤其是同情心。”[7]因此,哈恩主张应该提供一个“理想牧场”(ideal pasture),给予年轻人主权与自由,让孩子们这些先天的能力充分地表现出来。“哈恩是个严格的教练,他不会允许你轻易地逃脱自己的弱点,换句话说,哈恩要求的是全才。”[8]哈恩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与不足,教育者要为他提供机会:“一是开发潜力,二是克服不足”,因此他主张的是“全才教育”。[2]而“体验教育”则是达到“全才教育”的最佳途径。
在现代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早已超越了伦理道德教育,外在化和空心化倾向严重,学校培养的人才“富裕知识”而“贫乏德性”。面对德行的贫瘠,人们已经意识到未来教育弱化“科学理性”,加强“人格完善”的“全才教育”才是未来教育的走向。体验教育既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又是一种形而上的超越,正如哈恩经常引用的箴言“成长为你自己”(Grow into what you are),“你比你想象的要更强”(there is more in you than you think)[3]。如何从体验教育中寻求“人格完善”的出口将是未来教育的探索之路。
[1]Kraft,Sakofs.Association for Experiential Education[M].American:The Middle Atlantic press,1988:172.
[2]Richards.The Genesis of Outward Bound.[EB/OL][2016-05-06]http://www.kurthahn.org/writings/GenesisofOB.pdf
[3]李其龙.德国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102,103,105.
[4]Martin Flavin. Kurt Hahn’s schools & legacy [M].American:The Middle Atlantic press.wilmington,delaware,1996:2,7,6,7,12,18,13,13,13,20,26,27.
[5]华勇.Kurt Hahn’s life. [EB/OL][2016-03-29]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1c014a 0100iu8r.html.
[6]Kurt Hahn.org.Kurt Hahn Quotes.[EB/OL][2016-05-20]http://www.kurthahn.org/quotes/quote1.html.
[7]D·A·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朱水萍,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18.
[8]Wollongong High School of the Performing Arts.The Origins of the Award.[EB/OL][2016-06-12]http://www.wollongong-h.schools.nsw.edu.au/sites/swsRepo/8143/asset/2011/3/19eb9ef92eda2729012eff19d2f226d8.pdf.
【责任编辑 赵建萍】
Hahn’s Concept and Practice on Experience Education
WANG Qian, WANG Fu-qiang
(Wuxi Open University, Wuxi 214011, Jiangsu)
British educator Kurt Hahn is inevitable but has long been ignored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experience. His education thought and School-running practice have a great influence which not only affected a number of rulers, young students and social practitioners at time, but also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later education and outdoor training. Based o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heory, the course of Hahn‘s experiential education is combed with the purpose of understanding the experience of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Hahn’s education practice, clearing the “all-round education” and “adventure education”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and providing reference to the educational idea of “perfect personality”.
Kurt Hahn; experience education; Salem; badge
G8
A
1674-1730(2017)02-0105-04
2016-10-31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高职院校大学生关怀品质调查及策略研究》(2014SJD797)
王 倩(1987—),女,河北石家庄人,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体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