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马德·比洛多画廊上海艺博会展出的黄铜珐琅雕塑介绍
2017-03-30胡春良
胡春良
(山西宇达青铜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夏县044402)
·艺术铸造·
美国西马德·比洛多画廊上海艺博会展出的黄铜珐琅雕塑介绍
胡春良
(山西宇达青铜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夏县044402)
上海艺术博览会是国内及亚洲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艺术品交易盛会。在2016(第二十届)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知名的北美高端艺术画廊、西马德·比洛多画廊,展出了高端黄铜珐琅雕塑。这些雕塑作品,胎体均为黄铜铸造,掐丝珐琅制作,体现了卓越的铸造质量。在表面处理上,大胆运用丙烯颜料,色粉、以及热着色处理工艺同珐琅彩有机结合,色彩丰富华美,通透灵秀。有的作品局部抛光处理,精致地体现着铜的材质美,而且抛光部位没有丝毫缩松和砂眼,铸件品质极佳。对中国艺术铸造具有很强的示范借鉴意义。本文概述介绍这些雕塑作品。
黄铜珐琅雕塑;艺术铸造;西马德·比洛多画廊;上海艺术博览会
2016(第二十届)上海艺术博览会作为国内及亚洲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艺术品交易盛会,2016年11月3日至6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倾情上演,再次为海内外收藏家献上阵容华丽的顶级艺术盛宴。
1 上海艺术博览会介绍
上海艺术博览会于1997年创办,每年举办一届,展期4天,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9届,并已成长为亚洲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艺术博览会之一。不仅形成了拥有专业素养的策展和组织团队,将该展会成功打造成了集国际化、市场化、精品化于一身的国际艺术盛事,并在世界与上海、大众和艺术之间架起了极具亲和力的桥梁,为国内艺博会典范。今年上海艺博会主题为“艺术让生活更美好”,整个展会面积达25 000 m2,共设不同规格的展位193个,来自美国、德国等17个国家的约150家画廊参展,数千件国画、油画、雕塑等艺术品参与交易。本届艺博会成交量近1.5亿元人民币。
近二十年来,众多世界著名大师的原作纷纷通过上海艺博会这个庞大的平台在国内甚至亚洲首次亮相,如:梵高、毕加索、马蒂斯、伦勃朗、夏伽尔、达利、雷诺阿、莫奈、马塔、阿曼、朱德群、赵无极、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等的名作;同时,上海艺术博览会也创造了傲人的成交历史。
2 美国西马德·比洛多画廊介绍
今年上海艺术博览会的国外参展商之一,西马德·比洛多画廊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是一家知名的北美高端艺术画廊,其藏品包括限量版青铜雕塑及原创油画。画廊创办者,西马德先生与比洛多女士曾参与过艺术·北京,上海艺术博览会,洛杉矶艺术博览会,及在香港、澳门、迈阿密、纽约和多伦多举办的诸多展会。旗下签约艺术家包括马克·艾里安、拉里·刘易斯、基拉、乔恩·西门、施君等等。
3 美国西马德·比洛多画廊本届艺博会展出黄铜珐琅雕塑
为庆祝上海艺博会20周年,美国西马德·比洛多画廊特别带来了一组雕塑,由西马德·比洛多画廊旗下艺术家、当代“先锋珐琅”青年艺术家施君创作完成。包括展馆入场口的本届艺术博览会的主题雕塑《生命之树》,以及室内雕塑《山海经·朏朏》《山海经·鸟》《山海经·化蛇》《山海经·鸣蛇》等7尊,如图1~图7所示。
3.1 文化创意
施君此次创作的雕塑群整体灵感来源于《山海经》中连接天地的神木。蜀王朝曾根据《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建木、若木、扶桑、穷桑、寻木、马桑”等神树,铸造出用以祭祀的青铜树,上敬天神,下祈吉祥。值上海艺博会20周年,主题雕塑《生命之树》所象征的“生生不息、传承与发扬”寓意恰如其分的表达了这一亚洲知名艺术盛会“承接古今,融合中西,开启未来”的宏大主题。《生命之树》的吉祥含义同时也是对艺博会今年迁址新场馆的祝福,并且也在无形中象征着与过往的联系与传承。《生命之树》高5 m,直径2.9 m,主体以黄铜制成,珐琅点缀其间,如水流一般滴落流动,彰显生命之能量。雕塑整体从下至上,以虚实结合之手法呈现水、陆、空动物,体现“生命之树”含义。
图1 生命之树
图2山海经·朏
图3 山海经·鸟
图4 山海经·化蛇
图5 山海经·鸣蛇后面
室内雕塑共七尊,灵感同样来源于《山海经·中山经》所记载的远古神兽。《中山经》是《山海经》中的一卷。《中山经》共21 000字,占全书的2/3;主要描写晋南、陕中、豫西、河、渭、伊、洛地区的地理环境,属于前秦华夏文化主要发源地黄河流域。雕塑将沿袭《中山经》中的路线分布于场馆主要过道,让观众在移步换景中探索发现,与艺术品产生互动;而这一互动的过程象征着上海艺术博览会20年的筚路蓝缕,观众在寻找雕塑的过程中所走过的路也象征着艺博会走过的20年。
作为这组作品的创造者,施君认为,宇宙能量孕育出各种奇珍异兽,汲取自然之力于其身,神秘莫测,虚实莫辨。他们遵从自然的启示,顺应时代的变迁,进化出了各种能力与功能迥异的外表。人类把对自然的敬畏直接投射在这些神秘而又强大的动物上。它们被人类视作神兽,是凡人与自然界沟通的桥梁,是传播者,是福音。纵使时光荏苒,万物变迁,它们永远存在于人类的信仰之中。
“所有的生命对于自然的敬畏都植根于其DNA之中。深入DNA的敬畏之心表现出来的是对于肢体和器官的进化。我在作品中强化了他们对于适应与敬畏自然的某些肢体和器官,比如我放大了犀牛角的造型,符号化了猫头鹰的眼睛。我尝试了不同角度的观察,从视觉上感受自然的力量。似乎我又让其进化了几万年,这让我非常兴奋。”施君介绍说。
3.2 制作工艺
户外大型雕塑《生命之树》与室内雕塑均采用黄铜铸胎掐丝珐琅工艺。
珐琅这一工艺拥有700年的悠久历史,是和顶尖冶金技术相结合的表现极致的产物。珐琅所代表的极致的精致,丰富的色彩,经久不衰等工艺特色使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皇室和贵族的专属。
珐琅,又称搪瓷,指将玻璃或陶瓷质粉末熔结在基质(如金属、玻璃或陶瓷)表面形成的外壳,多为彩色具有艺术美感的花样,用于保护和装饰,它以石英、长石等为主要原料,并加入纯碱、硼砂等为溶剂,氧化钛、氧化锑、氟化物等为乳浊剂,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经过粉碎、混合、熔融后,倾入水中急冷成珐琅浆,涂敷于金属制品表面,经过干燥、烧成,即得制品。珐琅的工艺主要分支包括我国的“铜胎掐丝珐琅”、西欧的“画珐琅”、日本“七宝烧”、俄罗斯的“卡克图”等。在我国明清时候,珐琅不允许民间烧制,清代沉初《西清笔记·纪庶品》里有录,“时始禁止珐琅作坊,内府珐琅器,亦有付钱局者。”而经历过民国的市场化发展、40年代至90年代初的蛰伏期,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之一的珐琅,正在迎来它新一阶段的复兴。
此次展出的雕塑作品,胎体均为黄铜铸造,掐丝珐琅制作,体现了卓越的铸造质量。在表面处理上,大胆运用丙烯颜料,色粉、以及热着色处理工艺同珐琅彩有机结合,色彩丰富华美,通透灵秀。有的作品局部抛光处理,精致地体现着铜的材质美,而且抛光部位没有丝毫缩松和砂眼,铸件品质极佳。
3.3 艺术家施君简介
施君,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艺术学硕士学位,当代“先锋珐琅”艺术家,传世珐琅品牌创始人/艺术总监,中国首个珐琅课程联合创办者。
2009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2010创立创始珐琅品牌并与上海工艺职业美术学院合作开设全国首个珐琅工艺专业;
2011—2014连续4年为F1中国大奖赛设计冠军奖杯;
2012受英国国会之托,为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制作御座;
2014—2015与知名文化学者马未都先生共同构思设计,以《轮回》为创作主图,耗时3年,为上海中心完成了480 m2的景泰蓝地面,获得了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最大景泰蓝地面。
4 结语
通过这些展出雕塑,西马德·比洛多画廊和艺术家想表达对于远古文明和原始生命观的敬畏,对于文化传承的保护,更是对于艺术家不断探索突破工艺极限,通过追求工艺极致表达形式传递艺术理念的致敬。这些作品优良的铸造质量,堪称艺术铸造的典范,值得借鉴。
J324
B
1674-6694(2017)01-0064-03
10.16666/j.cnki.issn1004-6178.2017.01.020
2016-10-29
胡春良(1970-),男,工程师,主要从事铜合金艺术铸造的生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