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赋予传统汉字新的生命力
2017-03-30王宙
王宙
【摘要】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他们本身存在个体差异,我们在教学中要挖掘尽可能多的智能因素,设计多种教学方法,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智力侧面,让他们在兴趣中体验学习乐趣,轻松获得技能。
【关键词】识字教学;多元智能理论;生命力;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低学段的语文课堂中,识字教学一直都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在常用的识字方法分为集中识字法和分散识字法。集中识字法是以汉字的构造规律为基础,采取同音字归类,部首归类,形声字归类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关于汉字的内在联系,但这种识字方法只注重生字的个体,常常与语言环境相脱离。分散识字法则与集中识字法相反,它是以语言情境为基础的识字方法,主张在词句中进行识字教学,注重对生字字义的理解和掌握。但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学习效率低。这两种识字方法都属于机械化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多数先采用分字讲解,再结合词句理解,最后通过重复化的读写练来达到掌握生字的目的。这样的识字方法违背了“阳光”课堂中自主、开放的原则,如此的教学方法不免引起学生的学习疲劳。多元智能理论的运用正好能填补这一部分的缺失。在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的识字教学中,教师仍要以汉字的结构特点和构造规律来教学生字,但是要同时注重过程的知识性、趣味性,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使学生在识字时得到更生动、形象和具体的感知、感悟和体验。
一、创设语境,回归生活,激发学生的语言智能
在加德纳提出的语言智能中,主要包括了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都需要以识字为基础才能实施。识字本身是枯燥的,人们对于枯燥的事物总是缺乏兴致,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回归生活实际来进行识字教学是最为可行的学习方式。为了让学生能够增强对汉字的记忆力,我会将汉字的字形进行拆分编入故事中,让孩子通过记忆故事内容来掌握汉字,提高学生对识字本身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停”字时,可以展开为一个人(出示单人旁)走路走累了,坐进一座亭子(出示亭)里休息不再走了,就是停下来的“停”。像这样的记忆方法还有很多,例如有一次在课堂教学“鸣”字是,有学生脱口而出一只小鸟在树上张开嘴唱歌就是“鸣”。由此可见,让学生通过记忆故事的方式来识字,不仅有趣而且容易掌握,孩子也能依葫芦画瓢的运用起来。而在遇到字形上比较抽象的词语时,我会通过身边的事物来帮助孩子记忆。例如在学习“蓝”字时,我会让孩子们在课堂中找一找有哪些东西是蓝色的,孩子们很快会发现有“蓝色的书包”“蓝色的铅笔盒”“蓝色的外套”等等的词汇,这样就很自然地将汉字融入了日常生活的情境中,在掌握汉字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语言词汇的积累和发展。
二、拆分组合,寻找规律,巧妙运用数理逻辑智能
数理逻辑智能主要指人们具有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思考命题的真伪以及证实假设可行性的逻辑思维能力。汉字虽是一种符号,但汉字的造字方法存在着特殊的规律,巧妙运用汉字的造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识字困难的问题,还可以促进学生数理逻辑能力的发展。在汉字中有很多左右结构的字本身就是由两个独体字结合而成的,例如“好”“鲜”等,在记忆时我们可以借用数学中一加一的模式,“好”=“女”+“子”;“鲜”=“鱼”+“羊”,通过把复杂的汉字拆分来增强记忆的效率。在学习和记忆同部首的字时又可以借用数学中九九乘法表的记忆模式,同部首的字通常在意思上都有相似之处,例如三点水的字通常与水有关,金字旁的字又多与金属有关等,同部首可以和不同的部分相乘,从而构成一张部首乘法表,如三点水分别可以与“每”“羊”“良”“朝”“召”等字相乘,并且意思上都有一定的关联。而在学习叠字时更是与数理逻辑紧密相连,如三个“木”相乘得“森”,而字意上也是指数量较多的树木集合成森林。三个“火”相乘得“焱”,意思是有火苗组成的火花。由此可见将语文的识字与数学的公式相结合,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三、识字方式口诀化,注重音律,充分运用音乐智能
音乐智能是指人们能够敏锐地感知音调、节奏、旋律和音色的能力。前面提到汉字是单音节词,通过声、韵、调相结合,就会很容易构成整齐的词组和短语,也会随之显示出韵律和节奏感。从字形字义出发,对汉字编写口诀,让学生像背儿歌一样反复诵读,不仅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还能提高记忆的效率。如在教学“着”字时我编了这样的口诀:上面的羊尾往左甩,下面的眼睛看过来。“晚”字可以编成:太阳下山到晚上,小兔尾巴捉迷藏。结合字义的口诀也有不少,如“辛”字可以编成:一站就是十小时,与其字义“累”相关联。朗朗上口的儿歌既有趣又好记,孩子的识字能力自然能够得到提高。
四、设计游戏,创造表演,发挥身体运动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包括善于控制身体运动,能够运用身体表达思想和情感,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操作物体的智能。作为一位低年级的老师,我深刻地体会到许多刚刚升学到一年级的孩子很难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和节奏,机械化的课堂教学远不如游戏活动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为什么我们教师不能因势利导的利用孩子的这种特点,将识字教学安于游戏活动中,让孩子动起来的同时学起来。例如可以教孩子们制作小的识字卡片,将部首和部分分别制作成不同颜色的卡片,然后请同学们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我在黑板上贴上部首,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出可以与其配对的“好朋友”并贴在黑板上,配对栏可以以接龙的方式一直贴下去,看看这个部首究竟能找到几个“好朋友”,比一比哪个同学找的又快又好。而在教学个别动词时,也可以通过表演猜谜的方式来识字。例如出示表示动作的词语,然后一位同学表演,一位同学猜,猜出答案后将答案写在黑板上,看看哪位同学猜得准,写得对。通过身体活动让孩子加深记忆,要比死记硬背更适合低年级的孩子,这也是对身体运动智能的有效运用。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他们本身存在个体差异,我们在教学中要挖掘尽可能多的智能因素,设计多种教学方法,創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智力侧面,让他们在兴趣中体验学习乐趣,轻松获得技能。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