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文《逍遥游》深度教学方案探究

2017-03-30何攀

课外语文·下 2017年2期
关键词:逍遥游深度教学高中语文

何攀

【摘要】《逍遥游》是高中语文重点篇目,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这篇文章的深度教学方案作了说明。前期充分准备、教学过程中既重视深度解读又重视学生的个性表达,这是本方案的核心所在。

【关键词】高中语文;逍遥游;深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庄子》一书,恣意行文,哲理深邃,《逍遥游》列为第一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精神的总纲。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的编者把这篇文章放在《必修5》,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崇高地位,不得不选进去;另一方面因为它的教学难度较大,不得不放在最后一本必修教材中。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教师需要作大量的准备工作,梳理出清晰的教学思路,才能够真正讲通这篇文章,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逍遥游”。

一、教师应通读《庄子》

从文学方面来说,《庄子》是一流的古典文学作品,历代推崇备至。但是,教材节选的是《逍遥游》的第一部分,这一节虽然是庄子精神的核心,但是文笔上和同一单元的《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相比算不得朗朗上口,加上哲学思想深奥,所以很多同学都不能真正体会到行文的美感,对这一段文字的理解常常停留在表面:庄子想要追寻终极的自由—— “无所依凭、绝对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教师用书通用说法)。

道家哲学是中国哲学的代表之一,庄子是道家哲学宗师。要初步理解庄子,需要有哲学方面的基本素养,还要通读《庄子》全书,只有这样,才能在哲学的视野下去解读课文。我们知道,在先秦文学中,文学史学哲学常常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不能从哲学层面上理解庄子,在解读本文时极可能局限在表层上。教师对庄子的哲学有了整体的观念以后,深度解读课文才有了基础。

二、循序渐进的教学流程

(一)介绍庄子的时代与核心哲学思想

简要介绍庄子的时代,有助于让学生理解任何一种哲学的产生都有其背景。其时正值诸侯纷争天下大乱,知识分子苦苦寻求让天下安定的道理,纷纷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庄子就是其中的一位。高中必修的课堂不可能上成庄子哲学研究课,但是相对成体系地介绍庄子的哲学思想是必要的。《庄子》三十三篇,内篇的七篇文 章一般认为是庄子自己创作的,从中可以基本总结出庄子思想的框架。

(二)细化译解课文

训诂永远是读经典的基础方法,学生能够借助教材注释与其他教辅资料读懂基本意思,但是要深入理解文章,教师还是需要串讲,在串讲中丰富细节,在串讲中提出问题。

串讲完之后,一篇文章的基本问题就解决完了,随手梳理文章的结构、提示写作方法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三、生成课堂,让学生与作品对话

解读作品不仅仅是为了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与作品对话,反思自己的生命。因此,在按部就班解读了文章的基本意思与写作方法之后,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笔者在这个部分设计了这样的导语:

对于宋荣子那样荣辱不惊的人、对于列子那般能御风而行的人,庄子只是基本肯定,他渴望的那种无所依凭的境界,那种绝对自由的境界,真的存在么?或许可以这样说,因为它被庄子描述了出来,你就无法证明它不存在了。

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说,绝对自由是存在的。

你了解了逍遥游的境界,眼界从此不一样。你虽然还在人间载沉载浮,但心境已然不同。

绝对自由被定义出来的最大价值,是启发人们去追逐相对自由。

接下来,笔者让学生以“逍遥游”为话题进行随笔写作,于是有学生写出了这样的句子:

我不再刻意去寻找所谓的逍遥,也不再把自由挂在嘴上。有人确实想突破一切,抵达所谓的绝对自由的新世界,但转头一看,却发觉,他们用仍然老的规矩衡量自己,才发觉,其实他们彻头彻尾地淹没在尘世里了。

我生根于烟火,成长于烟火,直到现在成为这俗世烟火中的一部分,最终我会逍遥于烟火。

这可以证明,学生是在理解了文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的。这说明,深度设计后的语文课,在信息传播上是成功的。

四、充满可能的课后延伸

由于庄子的思想对中国的文人影响非常大,所以在此后的语文课堂中,我们会一次又一次地回顾他的精神,考虑到这一点,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结语:

《逍遥游》结尾部分提到了“无用之用”的命题。

这个命题与“逍遥”是直接相關的,想要真正“逍遥”起来,就需要将俗世认为“有用”的观点抛弃掉,俗世认为的那些“无用”的东西,只要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让我们更自由,其实就是最珍贵的。

庄子还创造了“无何有之乡”这样一个精神家园,从此以后,流浪者在走投无路的时候至少还有一个归宿,失意的文人,在人间处处碰壁以后,就常常到庄子那里去寻找安慰。我们今后还将与庄子一再相遇,相信他会成为一位你越来越熟悉的朋友。

在后来的课堂教学中,再讲到李白、苏轼等善于超脱的文人,同学们就清楚了他们的思想与庄子的渊源。

还有同学主动开始读《庄子》,这在我以前浅尝辄止讲解课文的时期是无法想象的,我也会有意地用图书奖励一些确实在语文学习上表现比较好的同学,其中就有《庄子》。在这样的师生交流中,中国文学的精神可以说得到了传承——这听上去是一种很狂妄的说法,但是文明的传承,本来就是点点滴滴汇聚而成的,一个高中语文教师,不应该有传播文明的意识么?

总之,针对高中语文教材的一些核心篇目进行深度设计,并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解读意识,这是值得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能够获得真正深刻的学习体验,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到的思考与表达方法能够在学生未来的道路上继续产生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冯友兰著;涂又光译.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黄瑞云.庄子本原[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逍遥游深度教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
庄子的人生境界探析
大鱼海棠——中国动画的逍遥游
宋荣子:《逍遥游》中不应被忽视的人物
谈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及相关策略
以能力为导向的政治课深度教学
有效教学的深度追求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