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教育中会计人才培养优化路径的探讨
2017-03-30杨思琪赵艺苟亚敏
杨思琪+赵艺+苟亚敏
【摘要】长期以来,会计专业因兼具文理兼收和市场需求大两大特点,备受学生和家长青睐。然而,当前我国会计专业毕业生却也陷入了“就业难”的尴尬境遇。文章主要从办学质量、专业定位、人才转型三个角度思考大学教育对会计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着的问题,得出结论:当代高校教育应加强办学质量把关,兼顾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推动教学体系变革,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着力培养经世致用的管理型人才,推动财务人向管理者的转变,积极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关键词】会计人才 会计人才培养
一、大学教育中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办学规模庞大,专业定位模糊
据《上大学网中国大学最爱的本科专业排行榜》榜单显示,已有649所本科院校开设了会计学专业。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2012年)的总则中明确提出:落实和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这一规定的出台,扩大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自主权,减少了专业审批环节和审批数量,使得市场需求缺口较大的会计专业,成为各大高校新增专业设置的首选,但从其设置目标来看,大多含糊空泛,缺乏培养针对性。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确定的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各大高校也设立了看似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特色目标,但总体看来,仍然大同小异。“德才兼备”、“适应市场需要”、“高级专门人才”等宽泛用词是高校会计专业定位中常见的。这些含糊空泛的用词不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定位和职业目标。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有许多学生简单地认为会计就是“算账”和“记账”。
(二)师资配备差异大,水平参差不齐
一方面,教育资源因地域、历史文化、学校性质、政府政策等方面的差异,在各个高校的配备有明显的差异,经济发展较快,历史文化地域深厚,政府重点建设高校的会计专业往往能得到较好的软件硬件支持,而新增设会计专业的高校能获得的相关教育资源明显落后。另一方面,由于留学海归与国内导师、年轻教师与老资历教师、从业经验丰富的教师与理论研究型教师等差异,使得教师队伍中教育理念存在差异,学生培养侧重各有不同。
(三)教学脱离市场需求,人才转型面临挑战
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最新的统计数表明,2013年会计专业毕业生高达10万余人,位居全国各专业毕业生人数前四位。从当前数据看来,普通财务人员的市场已趋于饱和,但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的缺口仍高达60%。当前,我国的会计教育仍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之以少量的实务教学,且这类实务教学也多为学习做账和操作会计软件等基础财务操作,脱离了变化万千的经济市场,学生在学习中极少涉及现实中的案例学习分析,仅凭理论进行判断。这样的学习环境,不利于学生了解实际的职业生涯,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财务人员向管理型财务人才的转变成为了市场关注的重要问题。但是,纵观近些年会计专业教育,重点仍是财务类教学,对“会计的管理类教学”概念提及的极少,即使开设了类似“管理会计学”课程,也多是要求学生以应试为主。
二、全力打造经世致用的管理型人才
(一)明确专业定位,强化专业意识,提升办学水平
为解决会计专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明确会计专业定位,强化专业意识尤为关键。
首先,各高校需要从各自不同的“整体目标”中提取“具体目标”。以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为例,该专业以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深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为基础,具备扎实的会计学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知晓国内外会计惯例,理论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会计专门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当中可以截取几个关键点,如:“会计专业知识和实务能力”即是要求会计专业学生不仅要对理论知识稳扎稳打,更要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查找差异,发现问题,思考对策。对于这样的定位,应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牢固掌握和实践意识的关注度。
其次,各高校师资配备的调整和提高。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强大的硬件辅助作用。通过开发会计移动课堂、会计论坛等线上方式,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加快资源共享,使得优秀的教育资源为全国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和帮助,促进会计专业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同时,完善教育教学评估机制,制定对优秀师资的奖励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符合实际的学术研究和职场对接,并将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灵活性和实践性。
(二)兼顧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发挥两者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于会计而言,“专业性”是会计人才在市场中立足之本。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企业发展对会计人才要求不断提高,定位已不仅仅是专业人才,更是一种精通商业语言的通用人才。大学教育中的通识教育在这类人才的培养中的作用最为直接有效。作为一种非专业化教育,通识教育更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教育内容涉及了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这对于专业性极强的会计专业学生而言,是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可使传统的会计人从其“单一化,条框式,机械化”的专业状态中脱离出来,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人文素养和待人接物心态等,而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的相互配合,为会计专业学生今后在社会上的生存与发展打下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
(三)推动教学体系变革,引入实践教育,实现财务人向管理者的转变
当前,我国高校的会计教育正处于重要调整和转型阶段。会计教育应积极地从原本单一的传统理论教育中脱离出来,积极引入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实践教育,推动教育体系改革进程的加快。这里的实践教育主要包括:会计实践教育和管理实践教育两部分,旨在推动财务人向管理者的转变。各大高校除了设置会计相关理论学习课程外,应该积极探索类似“企业实习体验”“实际案例分析”等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课程中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发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探寻实际工作中灵活的解决方案,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推动教育方式从原来的重理论而轻实践向两者兼顾,突出实践教育重要性转变,加快教育体系变革步伐。
同时,会计人才培养应紧跟市场变化趋势,通过“管理学实践课程”“企业高管经验分享”等途径,增强会计人的管理意识,提升会计人的管理能力,推动财务人向管理者的转型,为市场发展输送更多经世致用的管理型会计人才。
三、结语
伴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企业探索转型道路的需要,会计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提升会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会计人才转型,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着眼点,更应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只有高校、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会计人才对于市场的贡献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教高﹝2012﹞9号.
[2]腾讯教育[Z].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15.
[3]孙铮,李增泉.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与路径[J].会计研究,2014.
[4]赵峰.会计人才培养与会计教育改革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
[5]应淑仪,吴涛.国外会计本科教育的启发和思考[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