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以情感教育促德育实效的提高

2017-03-30肖巧灵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2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

肖巧灵

【摘 要】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占着重要位置,为培养人才发挥者巨大作用。目前,学校德育却进退维谷,教育者付出了巨大努力,受教育者孰知了道德的各种规范,而德育的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德育应该摒弃观念的机械灌输,从而关注受教育者——学生的内心世界、情感世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

本文在首段,引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开头,并通过逻辑的分析,从道德的本质、道德发生学的角度、道德的过程等方面,论述了情感教育在德育中的重要性,接着从“以师爱育情”、“以真情育情”、“以环境育情”、“以活动育情”等四个方面,既有理论的分析,又有我校的一些做法,论述怎样以情感教育逐渐渗透,提高德育的实效。

【关键词】情感教育 德育实效 师爱育情 真情育情 環境育情 活动育情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27-02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占着重要位置,为培养人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学校德育却进退维谷,教育者付出了巨大努力,受教育者熟知了道德的各种规范,而德育的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德育应该摒弃观念的机械灌输,从而关注受教育者——学生的内心世界、情感世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爱人吧,对人的爱是道德的核心!”德育的本质在于培养有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有自我主体认识、能主宰自我的“人”。德育过程既是师生间思想的交流过程,又是师生间情感的交流过程。对于学生来说,道德知识是否能成为道德观念,主要决定于其情感投入的深浅度。从道德的本质看,道德的深层本质应该是发乎于情,是出自主体主动、自愿的行为;从道德发生的角度来看,道德更是一种高度情境化的东西;从德育的过程看,情感也是个体思想道德信念形成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更要积极探索情感教育方面的方法,切实提高德育教育的实际效率。

一、以师爱育情。

热爱每个学生是所有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必备的美德。每位学生都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爱,这是学生内心深处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教师的爱是学生成长与进步的助推器。因此可见,情感教育的基础就是要把爱心倾注到每位学生身上。要想深入学生内心世界,帮助其转变思想、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必须有感情上的交流和关注,这样才有可能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升华。师生感情上的交流,是做好德育工作的首要方法。教师要了解学生,也要让学生了解自己,这就要求教师不只是在教学上对学生循循善诱,还要在一切行为上做学生的表率,对学生的学习、思想、身体、生活全面关心、多方接触,以促进感情上的沟通。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能对不同的学生提出同样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回答,进行不同的教育,就在于他对学生有着充分的了解。特别是对表现落后的“中下生”,如果教师与他们建立了感情,就能随时依据学生的特点施教。结合德育工作动之以情,唤起学生的自尊和良知,引导他们亲自参与道德实践,履行道德义务,养成道德习惯;“晓之以理”,使学生听后有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情感体会,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导之以行”,使学生言行一致,学生就会心悦诚服,翕然景从,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对他们的尊重、理解、信任和关怀,是教师与学生心里交融的结合点,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

二、以真情育情

教师以自身的高尚情操和对学生的爱对其进行情感感化。“感人心者,莫发乎情”。这里的情,首先是教师的热情。因为“教育如果没有情感和没有爱,如同森林没有树一样,没有树就不能成其为森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精神饱满,对待学生满腔热爱,并主动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情感感染下能够“亲其师而信其道”,向老师敞开心扉。情感具有亲和力,它能使教师和学生沟通,培养健康的情感品质。因此,教师应该是勇于追求和维护真理、善于表达真情的人。其次,教师要经常以社会上发生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分析,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信息技术高速化、道德观念市场化的今天,对教育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因此教师在叙述现实案例时要进行客观、形象的描绘,以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在宣扬良好的道德行为时,唤醒学生的敬仰、爱慕之情;在批评不道德行为时,激起学生的愤慨之情。这样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再导之以行,启之以思,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以环境育情

教育家冯恩洪说过:“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有一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作用。为了利用环境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和熏陶,我校围绕校训与“水品育人,体艺双馨”的理念进行环境文化建设,培养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人才。学校充分、合理利用校园每一个角落,打造精细雅致、文化氛围浓郁的校园环境,像水一样包容、呈现着学生们的成长足迹。在班级门口、楼梯转角、走廊尽头,张贴着学生们充满童稚、风格各异的作品,在操场边的围墙、体育室的外墙上,是学生奋力冲刺的身影、在跳竿前飞身一跃的英姿。每一面墙,一根柱,每一个点缀和装饰,学生都能学习、感悟,体现自我,这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对自我的肯定,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对学生的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每个班级课室也在校园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大环境下,致力打造本班的特色,拥有并展现自己班级的特色。那一个个富有特色的栏目,那充满童趣的装饰,构建充满魅力的温馨课室。这样全方位地为学生营造能体现学生自主性的校园氛围,学生置身于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心里品质得到发展,德育得到了落实。

四、以活动育情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是情感变化的依据,所以,情感德育要从实践开始,并以实践来巩固强化,在实践活动中,以行育情。为此,我校结合重大的节日、纪念日,开展充满感情色彩的班、队活动。结合“三八节“、劳动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回报父母恩”活动,通过写感恩家书、做家务活、为父母做一件事等形式,培养学生对父母的孝顺之心,并开展“孝敬之星”评选。结合九月的教师节开展尊师活动,通过写给老师的一封信或向老师献真情等活动,以表达敬师之情。在三月份,结合“学雷锋纪念日”开展献爱心活动,以帮助贫困山区小朋友,为生活上、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手等行动,表达自己的爱心。在四月份,结合“清明节”开展“缅怀过去,珍惜今天”活动,以讲革命先烈故事、看有关电影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英雄事迹,珍惜今天生活;在十月份,结合“国庆节”开展“我爱我的祖国”活动,以看电影、图片展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祖国近代史,了解国情,更加热爱祖国。在六月份,结合“六一国际儿童节”,在六年级毕业班中开展“难忘母校”等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回忆六年来的点滴往事,牢记老师对自己的嘱托,不忘母校的恩情。

改革传统的缺乏情感的“批量加工”式的教育模式,把情感培养作为德育的核心追求目标,应是建构有魅力的德育教育的关键所在。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感染,师生之间的精神沟通,通过环境的熏陶、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等形式,增强德育的情境性、情感性和生命力,以情感教育促德育实效不断提高,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断追求德育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情感教育塑造更完整的人生 刘晓伟 2007年12月

[2]学习情境的本质与创设策略 赵蒙成 2005年11月

[3]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 宋晔 2005年8月

[4]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 朱小蔓 其志 2005年3月

[5]情感教育论纲 朱小蔓 1993年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
浅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感悟
新常态下针对大学生的情感引导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