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时代下农村金融普惠化的转型

2017-03-30荆典赵晓瞳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互联网+互联网

荆典 赵晓瞳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而我国的农村金融也不例外,因此,如何将农村金融与“互联网+”进行有效的结合,这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此,本文针对于“互联网+”时代下农村金融普惠化的转型进行相关浅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金融;普惠化

中图分类号:F323.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理财需求也在不断地扩展起来,如何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对农村金融行为,对农村的理财产品进行开发,不断激活农村金融市场,使其健康发展,这对我国农村的建设和经济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农村的金融市场还比较缺乏活跃性,农民对于金融这个词比较陌生,因此,相关的金融机构应该还高度重视农村金融进行并且对农村金融进行创新,实现农村金融普惠化。

一、为什么要对农村金融行为进行转型?

1.满足农户在收入不断提高后的理财需求

根据对大量参考文献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国目前的人均收入已经在以高速度进行翻倍的增长,在农户的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他们的收入中所包含的可支配的收入比例就在增加,因此,他们就需要相关的金融机构在理财和金融方面能够建立更好的结构机制,来满足他们对理财不断扩大和增长的需求。但是金融机构在对市场的金融机构进行调整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农户的金融市场的理财潜力、社会主义型农村的建设等多方面分析,加快经营战略转移,对农村金融行为进行有效的观察和分析,对农村金融进行创新,来满足农户在金融理财方面的有效需求[1]。

2.使农户能够更好的应对通货膨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虽然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但是内生动力明显不足,这样整个国家的经济在复苏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阻碍。国内虽然在这方面要比国外呈现出较好的趋势,但是依旧不够稳固,在消费方面依旧表现出比较疲惫的现象。虽然国家富裕的资金大多都被存储在银行,但是通货膨胀一直都在持续,这就会导致整个存款利率甚至达到负值,严重影响和破坏了农户的利益,在现今阶段,股票市场也比较低迷不振,房地产也在面临着严重的竞争危机,这样老百姓就想在投资和理财的过程中获得保障,对于通货膨胀也就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抵抗欲望。

3.通过鼓励农户参与到正规的金融活动中来维护其利益

在实际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农户受到了很多地理因素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没有获得更高水平的文化知识,这样就会对于法律和金融等知识认知薄弱,很多非正规的金融机构常常会利用这点来坑蒙老百姓的汗水钱,农户在这种非正规的金融活动中面临着非常巨大的风险。而且,农户对于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是比较有限的,在实际的经济运行过程中,更不能够把握好市场运行规律和收益的最佳时机。为此,金融机构有必要对市场的风险进行优势上的比较,应该逐渐承担其金融责任,去不断满足农户在理财和金融方面的基本需求,能够为农户着想,为农户中的投资者提供更为合理的金融理财产品,和投资产品,减少农户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2]。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农村金融机构的优缺点

1.“互联网+”背景下的农村金融机构的优点

首先,农村金融机构的网店比较多,其所涵盖的范围遍布了城乡,而且与鄉土有紧密的联系,这就可以使其在信息有更好的同步联系,且在对称性方面彰显出更为绝对的优势。除此之外,农村金融机构长期扎根,可以有效的赢得农户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在“互联网+”这种环境背景下,很多农村金融机构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去满足农户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次,农村的金融结构的规模相对来说都比较小,因此在经营上有较大的灵活性,这一特点对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非常重要,这样可以使农村金融机构能够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灵活运用自如,在互联网的应用上取得一定的优势。最后,农村金融机构与其所服务的农户有着紧密的联系,也积累了很多的感情和忠诚度,在这种经济的发展中,就会有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这一群体很容易被转化为优质客户[3]。成为农村金融机构在互联网的环境背景下的重要和宝贵的资源。

2.“互联网+”背景下的农村金融机构的缺点

首先,在“互联网+”为背景下发展的农村金融机构在实际的应用和服务的过程中,更多的还要依赖整个信息系统和金额结构机具的支撑,只有信息系统健全,它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价值。但是在实际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农村金融机构受到了很多资金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还不具备完整的信息系统,即便有也比较落后,这就会导致信息系统不能有效的统一,也就不能够对数据进行实施监控。而且,很多农村的金融机构也还没有开发出比较好的微信银行、网上贷款等系统平台,这也会对整个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其次,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所针对的服务对象更多的都是文化水平不太高的农户,农户们对于电子计算机和很多金融机构的专业型业务的认知度和掌握度还比较低,因此,整个金融机构在运行的过程中,很多复杂的操作程序就会限制农民对互联网金融办理需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再次,在“互联网+”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农村金融机构与普通的金融机构相比,在设计和操作的过程时将便捷性作为首要设计目标,这就会导致在整个金融服务设计的时候缺乏创新思维[4],比较传统化形式化,这样不利于整个金融机构的发展。最后,互联网金融要求农村的金融机构人员要具备很多专业性更高的知识,要对互联网技术和相应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以及对风险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等等。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比较欠缺,管理模式较为落后,而且工作环境和工资都不能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这就会导致人才流动的比较频繁,年龄结构和创新能力比较落后,因此,如果想让农村金融机构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得到更好的发展,要在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给予一定的重视和关注。

三、“互联网+”时代下农村金融普惠化的转型路径

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趋势是“互联网+农村金融”。在这种模式的发展下,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充分的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灵活的办法在人才建设、产品建设和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从而有效的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普惠化转型。

1.创新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模式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大范围大数量的进入了农村的经济市场动荡中,面对这一形式,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必须进行设计和流程的创新和重组,对服务的质量的方式进行成功的转型和升级,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以经营模式为切入点,在市场的竞争中赢得绝对的优势。这就要求相关的金融机构必须加快推动发展模式的创新[5],认真学习和领会优秀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创新理念,并且积累先进的经验,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技术和思维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而且,在积累了经验的基础上,还要将理论进行实践上的落实,制定合理的企业战略方案,提高自身在竞争中的主动性。而且能够随着市场的变动进行灵活的调整,提高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最后,相关的农村金融机构还要对其所服务的对象进行一些工作岗位和生活方式以及性格和习惯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统计,这样能够有效的把握客户的需求,从而在服务的过程中做到精准和快捷。

2.创新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平台,对金融的系统进行更有力的支撑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加快推广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大数据的应用进行更为深层次的分析,这样才能提高整个金融机构的服务运行效率,提高管理的水平。首先,相关的金融机构要借助先进的技术对整个金融服务的链条进行有效的拓展,这样就能够创造出更为广泛和有实用性的交易平台。其次,相关的工作人员还要善于借助电商和第三方支付通道,使各个信息系统的服务用户对整个数据的资源进行共享,并且充分利用。通过搭建一个这样的信息化共享平台,可以对金融市场的运行趋势和金额机构的客户需求进行更为详尽的分析,从而能够为金融机构的扩大提供了基础性数据[6]。最后,农村金融机构还要对金融机构的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从而打造出以客户为中心,以产品和服务为平台的的一体化的金融服务平台。从而可以使金融机构的服务更具有全方位和智能化等特点。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加快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使经得到更好地发展,同时也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互联网+”时代下农村金融普惠化进行转型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这个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因此,相关的人员还需要不断地研究和分析,使其達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耿传辉.中国农村土地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6.

[2]王德超.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影响及对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

[3]杨芳.互联网金融及其监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4]李志成.吉林双阳农村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5.

[5]王光辉.中国农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5.

[6]郭灿仁.新常态下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D].河北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互联网+互联网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