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物教学如何利用课程资源
2017-03-30刘竹琴
刘竹琴
【摘 要】对课程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积极对课程资源开发,是教学改革深化以及促进生物课堂效率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农村生物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对当地资源进行合理运用,对新课程目标要努力的实现。在本文中,主要针对农村生物教学如何对课程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希望能够给与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村 生物教学 课程资源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96-02
引言:
农村普通高中教学目标单一,生物学科是和农村当地建设最为紧密的学科,要求农村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生物素养进行提高,要经常向学生传播现代化农业观念,让学生感受自己在农村大有作为,在此基础上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1.农村生物教学的优势
1.1 利用家庭资源激发生物学习兴趣
一些学生主要来自农村,家里或多或少都会饲养家禽和家畜等,同时家里也会种植小麦和土豆等农作物,这些是既经济又方便的课程资源。农村生物教师根据讲授的章节内容对活动进行提前安排,将活动记录在课堂中进行交流,由农村生物教师分类负责整理。如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制成图册,发给学生,学生可以在享受成功的同时分享喜悦,在无形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加强农村教师的知识水平以及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农村生物教学的质量以及带动课堂教学氛围,所以在生物教学中需要对家庭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促进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可以得到提高。
1.2 利用农村优势提高生物实验效果
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得到较大变化,这是农村生物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教学任务完成后,要求学生对农作物杂草做好处理、浇水等管理。学生通过掌握用药以及施肥等方面知识,对有机肥肥效及化学肥效明确认识,农村生物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反季节蔬菜大棚,能够对大棚的作用进行了解,学生在进行农作物施肥浇水的过程中,做好相应实验,例如:农作物施肥量以及浇水量,保证农作物的合理生产。同时也要结合农村实际生产,对教学实验内容进行不断丰富,有利于培养学生生物知识的实际应用,对学生自身的素质进行全面提高,带动学生更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中,需要充分的将农村优势进行发挥,应用到生物课堂实验中,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带动教学水平整体提高,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水平的上升。
2.充分运用农村生物课程资源
2.1 运用农村生物课程资源营造生物教学氛围
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同时也是教学领导者及管理者,教师的人格及教师威信会产生一种较重大的精神力量,某一教育家曾说过,教育工作的中,主要依据就是教师的人格,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在人格中产生,不管哪种规章制度,或者哪种人为机构,不管想的怎样的巧妙,都不能对教育事业中的人格作用替代。所以教师一定要塑造比较完善的人格形象,储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牢固的专业水平,对教学过程中的业务能力进行不断的加强,这样做的目的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传其志。但是国内外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风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专制型;二是民主型;三是放任型。课堂上的良好氛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以民主领导的作风对教和学的活动进行组织。针对于这种作风来说,可以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培养,不断对学生业务能力进行培养,与此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营造出一个生物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自身学习水平提高,带动我国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2.2 运用农村生物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传统生物教学来说,主要是根据课堂教学为主要目的,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对生物重视性程度较为低下,并且学生对生物学科的重视度不足,难以达到生物教学实际目的,所以必须要建立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将生物分成为三种:第一是课堂教学,主要对生物知识进行讲解;第二是野外观测,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印证;第三是实验教学,为验证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也能够探索一些未知的奥秘。所以在农村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对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水平及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2.3 运用农村生物课程资源发展学生学习空间
教师人员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師人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只是局限于教材中,或者是课本中的知识以及模型等。而广义上的课程资源无所不包,只要可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帮助教学顺利开展,都可以称之为课程资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对其给与高度重视。对于生物教师,在日常需要不断的对生物教学资源进行累计,将其应用到实践教学中,然而无形的课程资源是不断出现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收集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提出一些问题进行应用。通过对资源充分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也能提高学生自身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内不断的进行学习,充实自身的文化水平及教学效果的全面提高,所以教师人员要充分对农村生物课程资源进行利用,带动生物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得到不断的加强。
结论:
通过上述内容分析后可以得出,农村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人员必须要根据生物课程基础性比较强以及发展较为迅速等方面的特点,结合农村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校内外以及无形有形等资源,对学生自身的生物课程兴趣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终身的发展能力以及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意识。同时在对农村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人员要善于发现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特别需要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使用,使学生及时了解生物学科的发展动态,与此同时也要从多个角度不断提高农村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叶云屹.生物教学中关于环境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12(24)125-128
[2]黄爱平.粤北农村中学生物课程实物教学资源的调查与开发[D].广州大学,2012.12(24)147-151
[3]李茹.孤儿学校高中生物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12(24)108-109
[4]刘妍婧.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的调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113(08)134-136
[5]滕春喜. 在农村生物课程的开发中应有效利用当地生物资源[J]. 民营科技,2009,14(08)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