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分析

2017-03-30王潇爽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信息技术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急速发展,高校也逐渐将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点转变到信息化建设上。逐步建立起来的高等教育信息化校园,发生了从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到学校管理、财政政策等宏观层面上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校信息化建设;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TP399-C1;G64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引言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演进使得人类进入到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其所带来的生产生活的便利,为高校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前提和有力保障。高校信息化建设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高校信息化建设是高等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实践需要,是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化人才的实际要求。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对高校的人才建设体系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同时也为高校的教育改革和长足发展的战略施加了一定的压力。

信息技术应用较为广泛也被人们所熟知的云计算、移动计算、数字化技术、物联网、模式识别、虚拟技术、数字融合等,逐渐运用到高等教育上,与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相融合,为高等教育改革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1],使得高校的教育资源更加开源,管理更加便捷高效,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丰富。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绩,与此同时,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仍在初步探索阶段,从政策引导、资金计划、实施使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高校信息化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建设,取得的成绩主要在硬件配备和网络覆盖方面[2]。中国教育网络提供了对120所我国高等院校网络覆盖及其应用的调查结果,表明截至2014年我国高校无线网络已从之前的补充辅助作用转变为校园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高校录播室、计算机教室达到全覆盖,数字化校园基本建成,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管理、学生、教室、课程资源等相关数据的对接。中国教育网络提供的2014年我国校园网络现状报告中,校园网络接口基本集中在一万以上,我国高校中有67.17%的校园网出口带宽在1G以上,有81.67%的校园网出口带宽利用率在60%以上。

二、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复杂,不仅包含了固定资产的投资,例如计算机机房建设,多媒体教学硬件设施等,还包含了设备维护与更新、管理人员费用等经常性支出项目。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比国外起步晚,是在国际信息技术发展利用的大环境下逐步建立起来的,仍处于大规模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和技术把握不准、认识有限,缺少体制推进,未制定长远的信息化校园的建设计划和资金问题,导致我国高校信息化校园建设各个设备未能相互整合充分发挥效用,资金管理处于无序状态,支出与资金回流之间无法良好匹配。

受制于传统的高校管理思想,我国高校信息化校园网业务分割过细,业务流程杂乱,信息化系统不够完善,使得目前我国的信息化校园对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能力过低、未能有效利用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深入挖掘,本应整合度很高的校园网的作用未能发挥,二级网络缺乏统一的管理,形式和内容都缺乏创新,网络安全也存在隐患。

我国高校信息化校园建设中普遍遇到的基本问题是信息技术如何较好的融入教学和科研,进而为教室和学生提供高科技的技术支持。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部门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高校的信息化管理部门的工作场地受限,缺少统一规划管理,硬件的录用率较低,高校的各部门不能在信息化平台上得到有效的整合。高校在校园网带宽划分上仍存在技术问题和认识偏差。在校园网使用率较高的区域,带宽不足导致出口带宽较低,拉低了学生学习和教室工作的效率。

高校工作者普遍对信息化校园的认识欠缺,信息化资源利率明显低于国外,且运用能力不足,现阶段的授课方式增加了网络授课,但大部分课程仍然采用传统的黑板授课和说教式授课,网络授课的形式单一,基本限于动画、ppt、视频、网页等形式。

三、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建立组织保障。高校信息化好坏的重要保障和前提是,要制定长期可用的信息化校园建设规划,建立一套完整的校园网建设计划和资金支出与回流政策。进而提升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和建设水平,制定统一的網站规范,对二级网站的技术和内容形式进行科学有序的管理。明确高校网络中心的地位,并赋予其一定的职责,进一步推荐信息化进程下的高校各部门融合,健全高校信息化协调、组织、管理、服务机制,拓展校园一卡通业务,筹划高校信息化北京下的金融、电子商务平台。

建立数据中心。高校信息化的根本是数据整合,建立集约管理和统一服务的数据中心,提升高校数据管理相关部门的硬件设备,改善校园网络机房的数量和配套设备,合理运用各项信息技术,建设利用云计算和社会大数据平台的标准化、虚拟共享数据中心,降低信息化校园建设成本。着眼建设高校校园网万兆工程,建立覆盖全校范围的高速宽带无线网络,在高校校园网升级改造中,校园网的出口带宽需要逐步加大,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高校信息化建设要紧跟时代步伐,移动互联网的5G时代已经到来,信息传递和接收的途径在逐步更替,利用无线网络运营商的信息系统,可帮助高校降低支出,增强校园网升级能力,营造符合时代发展的信息化校园环境。此外,需要为教师和高校管理人员提供数据和交流平台,在校园内服务学生和教师,实现校园网信息化的自助服务一体化平台,完善各项快捷、优质的个性化服务,提升高校信息化的竞争力。促进资源共享和开源,建立新一代数字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挖掘信息化校园资源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深度和广度[3]。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推动高校信息化资源的营运与开发,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促进资源共享,完善信息化资源整合,为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

信息技术迅速普及为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的建设和改革发展需走信息化建设道路,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从政策制定、资金回流、信息利用和队伍建设上都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强.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信息安全问题研究[J].理论与方法,2016(25):168.

[2]王潇爽.高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现状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24).

[3]赵长明.回归真本的教育时代——现代教育公平理念刍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0(9).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