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衡计分卡在商业银行中作用的研究

2017-03-30陈泽宇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期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应用研究商业银行

摘要:平衡计分卡又称科莱斯平衡计分卡,在于找出超越传统以财务量度为主的绩效评价模式,以使组织的策略能够转变为行动,在集团战略规划与执行管理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平衡计分卡在商业银行中的作用进行讨论,推动平衡计分卡在商业银行中的使用。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商业银行;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银行作为企业中特殊的服务型企业,对于市场的变化有着更为敏感的反应,随着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的程度不断加深,银行的服务意识也在不断改进和加强。如果还是依靠原有的财务会计模式,银行将在市场的竞争中面对极为不利的局面,所以基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通过对商业银行引进平衡计分卡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希望可以对未来商业银行的发展有所帮助。

平衡计分卡是有卡普兰和诺顿于1992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中首次提出的,卡普兰和诺顿两人通过对12家在业绩评价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理论。平衡计分卡是一套能够使高层管理者快速而全面地考察企业的业绩评价系统,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创新四个角度来评价企业的业绩。财务指标是企业追求的结果,其他三个方面的指标是取得这种结果的动因。在平衡计分卡的管理体系中,非财务指标不是对财务指标的取代,而是对于财务指标的补充。商业银行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服务性企业,所销售的一方面是能够给客户所带来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则是商业银行所提供的服务,这样的特殊性使得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在内部管理上要不断改进,同时要注意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正是由于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有着这样的特点,所以平衡计分卡对于改进企业管理,增强银行在市场中适应性、持续增长能力、随时对于风险的管理,都有着十分显著的提高作用。

随着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化发展的深入,国内商业银行全部面临着同国外商业银行竞争的局面,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利用利差来维持银行盈利,所以造成不管是从竞争意识合适竞争能力都远远落后于外国商业银行。这样的问题在原先我国商业银行没有国外银行大规模进入的背景下并没有明显的显示出来,但随着我国外资银行的增多和利率市场化的不断前进,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问题日益严峻。尽管近些年商业银行不断调整经营模式,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不管是从银行结构还是银行盈利方式上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所有的问题都是由上级来解决,所有的责任都是由下级来承担。而商业银行每一个层次的管理者对于自己所应该承担责任和义务并没有明確的划分,这种问题尤其是在大型全国性的商业银行显示的十分明显。由于中国国土面积广大的实际情况,使得大型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通常实行多层分行制,这样的好处虽然是便于垂直管理。但是弊端也十分明显,所有的分行并没有足够的自主权和处置权,而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如果不能有效的对市场的变化做出有效的反应,其结果将是致命的。另一方面,由于利率市场化是近几年才刚刚才全面实行的,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对于利率的使用并没有丰富的经验,只能在适应中学习和使用。而以上这些问题对于国外商业银行来说已经有了十分完善的解决方法和经营模式。由于商业银行曾经是由政府支持建立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国大多数的商业银行的有着十分严重的官僚思想,而这些不仅仅是影响了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更重要的是为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中带来一种十分不好的氛围,那就是经营者的行为只用对领导负责,而对于银行本身的经营并不是十分在意。而一旦一家银行所有的管理者只是将银行的盈利作为自己的政绩和升迁的手段,他将放弃商业银行的未来的盈利能力。同时,由于升迁是一种短期行为,这样管理着将不会花费十分长的时间来进行一些花费时间很多的基础性工作,但正是这些基础性工作将会塑造商业银行风格和灵魂,而使得这家商业银行在市场中有着十分明显的辨识度,真正的在市场中树立自己的成熟的客户群,形成本身的品牌价值,产生成熟的经营理念。这儿才能在中国产生类似于国外历经几百年而不倒的大型商业银行,能够抵御危机,鉴定国家金融信心维护国家经济的独立。而这些很难在短期内实现,更是不可能作为利润体现出来,这样就显示出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对于现在使用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所拥有过的商业银行在很大程度上更像是政府部门,所以商业银行中的客户通常是按照行业属性的划分来选择银行的,而政策的倾斜也是按照银行本身的出身来进行倾斜的。本身这些现象应该是随着改革开放得到改善的,但是实际情况却是由于大型商业银行拥有着较为成熟的客户群,而利率和服务都是大同小异,所以造成所有商业银行从一开始就坚持保住原有的优势领域,这样的思想本身是没错的,但是由于这样的客户群本身是由政策划分拥有的,并不是由于这家银行有什么优势条件吸引客户所造成。这样使得一旦外国商业银行一旦进入中国国内市场,利用更加有力的投融资条件和完善的服务来吸引这些客户,中国本土这些商业银行将面临十分被动的局面。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全世界的商业银行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在银行内部进行培训,也常常邀请专家对管理层进行理论教育。但是,问题也就出现在管理层上,众所周知,商业银行本身就具有服务企业的性质,这样使得当商业银行所进行的每一笔交易都是由处于柜台上的普通员工来完成的。在未来的银行发展方向上,柜台作为还要有人工来进行的场所,如果仅仅是进行简单的存贷款和基金产品交易,不但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更是将浪费掉直面客户这一十分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1]温素彬,薛恒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三重绩效评价模型[J].新会计研究,2005(4).

[2]陈共荣,曾峻.企业绩效评价主体的演进及其对绩效评价的影响[J].会计研究,2005(4).

作者简介:陈泽宇(1989-),男,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硕士研究生,金融硕士,单位:兰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硕士专业,主要从事商业银行运营与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平衡计分卡应用研究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