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重塑与升华
2017-03-30张丹墀
张丹墀
摘 要:《教父》是一部优秀的通俗文学作品。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以另一种艺术形式对小说进行了重塑。两种艺术形式在人物、情节、语言等方面体现出了不同的差异。电影通过人物形象的改造完成了对主题的深化,同时对原著进行了情节拓展,展现了比文学更立体的世界。文学与电影这两种表现形式在社会文化中扮演了不同角色,承载了不同使命与文化意义。它们使命定位上的不同,使小说与电影获得了截然不同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教父;小说与电影;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3011902
《教父》作为一部情节精彩、人物形象丰富饱满的通俗文学作品,在改编为电影的过程中,基本保留了原著的故事框架和人物形象。但通过对个别人物形象的再造处理,以及超越原著故事的拓展与改编,通过电影丰富的视听语言,完成了对原著小说的重塑与主题升华。本文将从人物、情节、语言三方面分析电影对文学的改造与升华,继而探讨文学与电影在艺术使命与定位上的差异。
一、人物的表面极端化与本质矛盾化
《教父》小说原著,讲述了纽约黑帮家族柯里昂家族两代家族首领新老“教父”的经历,描写了黑帮和政府的腐败勾结与黑帮家族之间的斗争杀戮。原著以紧致精彩的多线情节、精致复杂的人物关系与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成为通俗小说中的畅销之作。同时,虽然小说原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与西西里民族的悲剧宿命,但是这毕竟不是小说的主题立意。原著小说更多地利用可读性追求商业上的成功,过于露骨而繁多的性描写与对犯罪与强权的崇拜性描述直接影响了小说的艺术价值。电影首先通过对重点人物形象的改造完成对主题的深化。
贯穿电影三部曲始终的主人公迈克·柯里昂在小说中更加贴近老教父的理想与人格,他的人物形象更加温和,更富于家庭温情与人性,作者试图同时展现的深沉阴郁的人物性格往往在上述形象的遮盖下变得不易感知。这一现象固然与人物塑造中相关性格展示不够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这种深沉阴郁的性格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与内敛性,令作者很难在直接描写与间接表达之间寻找平衡,使作品保持一贯的张力。因此,在电影改编之中,导演与编剧索性对人物进行了表面的极端化处理,将迈克·柯里昂人物性格随情节的转变幅度变大,极大程度地滤去了迈克内心人性一面的直接表现,而将其人物塑造成冷酷无情的黑帮教父形象,从而激起了电影观众对人物的强烈感知与感情。
仅仅对人物表面极端化的处理并不能满足升华电影主题的需要,强调社会黑暗与命运无情,展现“逼良为娼”,必须关注人物内心与表象的矛盾与痛苦。电影通过细节的刻画与视听语言的综合运用来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迈克面对妹妹康妮对其杀害妹夫的职责,面对兄长弗雷德的背叛,起初都不动声色,面色阴沉。但是对前者,迈克用具体摆脱妹妹纠缠的肢体语言的细节刻画来表现无助,后者通过极端用力的拥抱与亲吻表现内心的失望与愤怒,表演艺术在此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震撼力,直接揭示人物内心的情感涌动,迈克对家庭的重视跃然而出。通过人物形象本质的矛盾化刻画,影片实现了对个人命运深刻同情的表达,完成了对电影主题的升华。
二、情节的扩展与极度悲剧化及平行叙事的运用
《教父》电影三部曲,仅第一部与第二部的两条平行叙事中的一条叙事线索来自于原著故事情节,基于原著小说进行了大规模的情节拓展。
《教父》电影第二部,讲述了第二代教父迈克·柯里昂面对手足背叛,竞争对手笑里藏刀,布下天罗地网试图置之于死地的局面,通过博弈与杀戮获得最终胜利,却落得妻子出走、手足相残结局的悲剧故事;另一方面,利用平行叙事手法讲述了老教父维托·柯里昂的早年经历,这是改编自原著的部分。
首先,电影对原著进行了情节拓展。在第二部中,电影叙述层次丰富,对大到古巴革命的历史事件、议会听证的政治主题与小至家庭反目的日常主题都有描写,集中地批判了六十年代美国沉浸在“资本主义黄金年代”的美梦中的金钱崇拜与狂妄自大、美国民主政治中的腐败与法治失位和美国梦的空洞虚伪。它取消了原作中迈克的美国夫人凯融入意大利家庭的结局,而强调了迈克与凯的矛盾不可调和;描写了黑帮家族家长式权力下的兄弟争夺与反目,为迈克安排了妻子出走、手足残杀的结局。第三部中更干脆安排迈克在即将家族产业合法化、金盆洗手的时刻失去了最心爱的女儿。其次,电影第二部运用了平行叙事的手法,刻意渲染了老教父早年经历中家庭美满,朋友情深,受人尊敬的一面,与迈克的悲剧结局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样的情节拓展与悲剧化处理以及叙事手法的巧妙运用,引发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与深刻的思考,从而使电影的批判力度远远超越了小说本身。
三、电影语言的丰富表现力对于原著的超越
文学语言与电影语言各有所长,表现力基于不同的基础上。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表现力的基础就是语言。各种手法组织起来的语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韵味,或用细腻老辣的笔法,细致中深度展现出人物与环境,或用富有冲击力,有破坏性张力的语言直接表达,达到构建主题的目的。而从艺术表现形式来看,电影则是包罗万象的,它综合了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剧本是文学的,布景拍摄与剪辑是画面构图的艺术,电影配乐是音乐的,演员表现的则是表演艺术的魅力,所有这些构成一个比文学更立体的世界,影片内在的张力、对人物的刻画、对气氛的渲染和对内涵的表达建立在这个立体的基础上,这样所带来的现场感和代入感更加直接,更容易引起共鸣,被最广大的受众接受,可以说,电影表现力的优势,在于它立体丰富的刻画手段。
上文第二部分曾经提到,在教父电影第二部中,运用了平行叙事的手法组织影片,作为电影与文学共用的手法,平行叙事在电影中表现出更大的艺术魅力,电影与文学的区别,可以从这个叙事手法中得以略窥。
电影的丰富视听语言,对于组织平行叙事具有先天的优势。迈克的行动与对老教父的回忆之间的拼接,是基于对比的原则。迈克的困惑与失去,对应着维托摆脱命运的努力与收获。镜头的切换以配乐作为纽带,与迈克有关的情节配乐风格阴森沉郁,而回忆情节的配乐会变得安详而充满追忆逝去年代的感伤。现实场景的用光偏于灰色与蓝色等冷色调,而回忆情节则运用黄色橙色的暖光,以渲染岁月沧桑。这样的对比与牵引,使得平行叙事的拼接自然,尽管镜头跨度大,然而却组织得紧密而有序。在文学作品中,所有平行叙事(插叙)的切换只能由情节推动或单纯地进行衔接。这样的对比中,电影语言的丰富立体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事实上,《教父》作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影片之一,作为一部精致完美的艺术作品,无论从表演艺术、配乐艺术、剧本艺术和构图艺术上,还有很多值得与文学语言对比欣赏之处,在此不再过多叙述。
四、从《教父》电影的经典化看文学与电影在艺术使命与定位上的差异 尽管电影《教父》通过种种手段实现了对原著小说的超越与升华,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题材本身的局限,《教父》仍然徘徊在批判现实与纯粹剧情商业片之间。然而电影《教父》却成为影史经典,原著小说在各自领域的影响力不可与之比肩。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要从文学与电影的各自特点,从它们的艺术使命与定位上进行分析。
电影作为随着现代科技与商业不断发展而成为主流的一种艺术形式,天生具有面向最广大受众的特点,“审美愉悦”成为了欣赏电影的第一需要。同时,由于电影包罗万象的特点,决定了其纯粹审美价值对于电影的艺术价值的评估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而文学长期作为主流艺术之一,广大读者与学术界对于文学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位,文学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面向世界表达感受或者是包含意义的途径。我们曾经讨论的文学定义,无论是“功能论而非本体论的概念”,还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都强调表达与包含为基础的形式與审美。《教父》电影与文学都是富于可读性或可看性的艺术作品,同时,由于审美价值与批判性上差距——更重要的,由于各自艺术门类使命定位上的不同,最终使得《教父》电影与小说获得了截然不同的历史地位。
五、结束语
通过分析《教父》文学文本与改编电影,能让我们理性思考文学与电影两种艺术门类的关系。它向我们展示了电影与文学在各个层面上的不同,展示了电影与文学各自独一无二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它能令我们重新审视作为美的载体的文学与电影这两种表现方式在社会文化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与所承载的不同使命和文化意义。《教父》的典型性,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责任编辑:刘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