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7-03-30张生海

学周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生教学方式

张生海

摘 要:情感教育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与方式寓于语文教学之中,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迅速掌握知识,有效提高语文能力,且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生;语文;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06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9.042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提高语文素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积极引导、激发初中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下面,我结合情感教育的理念,谈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一、初中语文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是情感丰富的学科,它以润物细无声的特殊性,在不知不觉间让我们懂得了人类的情感,懂得了用心去感悟我们经历的人与事。如果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把语文当成说明文,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进行传授,学生是体验不到其中的情感,也永远不会懂得语文知识内容中所含盖的丰富情感,到那个时候,学生纵使学了许多语文知识,那也只能是冷冰冰的生活工具,不能丰富学生的心灵,也不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更美好的东西。可以说,语文与情感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初中语文。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都处于情感的懵懂期,他们对情感认识还不够深入,也相当局限,在这个时候,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能一定程度上推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二、通过学习课文,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接触知识,了解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知识,可是他们对知识背后的深层了解,情感体验,就需要学校的教育教学来提升。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字词句知识,二要学生了解字词句的大意之后,拓展他们与语文的情感思维能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果能积极发挥情感教育的内在优势,就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例如,在学习《树林和草原》这篇课文的内容时,我们就可以运用媒体播放一些与草原有关的视频、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再播放这些视频、图片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讲讲课文的背景,如作者用清新朴实的写作手法,再现了十九世纪俄国农奴制下生活在农村的一个个鲜明故事。通过这样丰富的、有目的铺垫,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感受在那个背景下农民高尚、美好的心灵,以及农奴主的残暴和自私,就会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全文的情感贯穿,达到理想的教与学的效果。

三、在情感理解和感悟中,有效开发学生心智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的有效引入,一能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二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为学生学好初中语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巧妙地掌握情感教育的理念,有效发挥情感教学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积累、学习、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例如,《风筝》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对风筝多方面的描写,流露出了他的淡淡乡愁。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时,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表面上的叙事,以及作者对冷酷现实的憎恶和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调动学生的丰富情感,使学生更好地感悟人生真谛,以及情感在文章运用中的可贵。还有,作为初中语文老师,为了能更加深入地把情感融入教学活动中,我们就可以在尊重课本教材的基础上,拓展课外学习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书本上学到的现象进行反思、讨论。这样就会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困难时,能做到坦然、勇敢地去面对。

四、借助教师自身的情感,引领学生去体验情感

我们知道,情感能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教师要想更好地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那么借助自己的情感体验,是最好的情感教育。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长期从事着教书育人的工作,我们会经常发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学生因为崇拜、喜欢某一个老师,而喜欢上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努力学好这门科学。所以,作为初中语文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利用情感这一特点,进行以情育情地教学,利用教师自身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达到深远的教育意义。作为初中语文老师,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没有情感的教育根本达不到教育的目的,但是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的教育,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无缘无故地感慨、感叹,那样只会让学生觉得莫名其妙。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全身心培地养学生的情感基础,把情感当成教和学的纽带,在生活、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可见,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扬民主,体验学生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例如,在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内容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去思考:作者为什么把艰难的历程分成一小步一小步?面对艰难险阻时,“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这句话的好处是什么?如此,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主动、积极进行思考,必然会在思想活动中会融入情感,这会让学生在理解和体验课文时得到启迪,体验到课文的情感美,享受获得知识的喜悦和快乐,从而,提高自我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使他们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

当然,教师要让情感贯穿语文教学,在利用自己情感的同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这样才能真情打动学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情感投入不够,不但打动不了学生,更难以让学生对教师的思想产生共鸣,这会影响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的情感也无益。语文教师只有用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良好的教学心态,才能真正实现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結语

夏丏尊说:“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确实,教师只有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用自己积极、阳光、向上,充满热情的心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愉快学习、成长,才能使他们情感得到培养,成绩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初中生教学方式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