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学习效果实证研究
2017-03-30张亚珍邓安远
张亚珍 邓安远
摘 要: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家也在逐步关注如何更好地推动翻转课堂的发展。为深入了解高校学生翻转课堂学习效果,寻求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方法,借力学习平台的优势,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在师范生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翻转课堂实验教学,从多媒体课件实践技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来分析翻转课堂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学习效果;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3003303
引言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逐步深入,促进传统课堂与在线学习不断融合,走向开放、共享。各高校开始尝试各种教学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国家也相应出台各种政策,建设优质资源,创新网络教学模式,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如2013年发布《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2014年发布《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1—2]。在信息时代,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师范生的先进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对未来教师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以师范生为研究对象,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中,采用行动研究方法,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多媒体课件实践技能、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来分析翻转课堂教学学习效果,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问题
(1)翻转课堂的教学是否能够提高师范生的协作能力。
(2)翻转课堂的教学是否能够提高师范生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实践应用能力。
1.2 研究方法与工具
(1)采用行动研究法。教师本身作为研究者参与到研究之中,并将研究的结果直接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上,通过计划、实施、观察和反思四个过程,不断地改进教学实践。在研究中就“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实践教学内容,在课前通过问卷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基本技能,设计基于翻转课堂学习模式,通过教学实践与反思并对模式进行改进,验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次研究共进行了两轮,通过第一轮的研究实践探索,以反思作为中介,开始第二轮行动研究的实践验证。
(2)研究工具。主要通过调查问卷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对翻转课堂的情感态度。运用Excel 2013分析学生期末成绩和访谈数据,通过图表的形式展示学生数据。
1.3 研究对象
在选修“现代教育技术”师范生公共必修课中,我们选择2015—2016学年上半学期2014 级数学专业5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这些学生在大一时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初步掌握了PowerPoint基本操作,但是不能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思维,并由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
2 教学设计与实施
2.1 翻转課堂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笔者根据课程特点和学习平台优势设计教学实施方案。第一,教学流程的翻转。解放大班教学以教为主的教师,转变以听为主的被动学习的学生,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在课堂中开展对画面的排版设计、动画设计与创新。第二,学生的学习方式翻转。翻转课堂侧重让学生课前根据视频先动手实践,在课堂内再呈现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例如学生在课前学习动画设计视频,按照各种案例动画进行制作。在课堂根据自己的制作问题向教师请教,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动画的设计与制作。第三,学习问题的翻转。在平台上,每个单元都设置有讨论区,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问题抛出,也可以帮助别人解决学习问题。学生通过探索衍生性问题并逐个解决,也是在逐步探索中锻炼自己的高阶思维能力。
2.2 行动研究实施过程
(1)第一轮的行动研究主要针对“PowerPoint 2013基本操作”“图片处理和排版”两个内容开始的。其中“图片处理和排版”是课件重要的元素。在授课之前,教师把每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单推送给学生,学生根据课前任务单,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同时,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论坛设置讨论主题,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如何把图片变为立体效果,如何应用图片的阴影等。同时,教师根据平台的记录功能,对学习者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分析学习者当前的学习状况,对存在学习困难或懒惰的学习者给予比较温和的提示并实施干预,促使学习者调整学习态度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
在课堂上,教师根据论坛的讨论问题,集中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当集中问题都解决后,教师提出课堂项目,学生开始设计自己小组的项目,参与课堂合作探究活动。例如在“图片处理”方面,教师提出主题:利用PPT制作一份数字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个别小组或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化指导。其他学生开始设计小组数字故事主题,设计展示方式,讨论图片表现形式和排版方式。教师在巡视过程中,指导学生设计作品,以及各种不同的排版的运用方法。学生完成实验项目的过程中,撰写实验报告和反思日记。最后通过小组作品的展示、小组互评和教师总评的过程,完成本堂课学习。
反思:通过课堂的观察和学生交流,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他们都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但是他们认为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导致他们都把很多问题依赖课堂来解决,这样与其他同学产生很大的差距,从而影响他们学习积极性。第二,学生在论坛喜欢抛出问题,但不善于回答别人问题或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导致论坛就是一个抛出问题的地方,同学之间没有很好地进行互答。第三,课堂时间没有掌控好,往往解决问题的时间太多,而真正指导学生进行项目设计的时间却很少,所以最后还是导致学生需要课后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项目设计。
(2)第二轮研究针对PPT动画的设计与制作,色彩的运用内容而展开。在第一轮的研究基础上,对教学设计进行改进与调整。动画的设计与制作内容比较多,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比较多,例如进入动画、强调动画、路径动画的实现方法,特别动画的设计与综合动画的运用。第一,在课前安排3位助教,1位负责跟踪学生的学习记录,当学生的学习进度条没有前进时,及时督促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对于课前没有完成学习视频任务的同学,期末考核中进行扣分。2位助教在论坛里负责组织讨论和答疑,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并组织大家进行互相解答。对多次帮助同学解答问题的和提出好问题的同学予以表扬,并纳入期末考核。第二,在理论课前一天,助教梳理论坛问题,教师设计课堂活动项目放在论坛上,学生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集中15分钟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同学可以自己坐在后面一起讨论他们的动画问题,助教进行指导;部分存在困难需要教师解决的同学坐在前排。剩下时间,各小组开始围绕各小组课件的动画进行设计片头动画、内容动画和结尾动画。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分别根据各小组的课件,指导动画设计与制作的方法。各小组自己再次尝试更换不同的动画及动画效果参数。在项目完成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成果展示、学生互评等学习活动,完成内化知识,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反思:在第二轮研究过程中,课前做好数据分析,对学习拖延和困难的学生通过手机或QQ及时提醒并提供帮助;鼓励优秀的学生,通过对学生进行干预和激励,让学生之间做到互帮互助。在课堂中,针对学生具体的问题进行解决,而不是解决所有问题,就能够为小组项目的完成提供有效的时间,同时也方便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知识运用。翻转课堂增加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互作用。翻转课堂强调学生要学会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凭借自身的力量提出并解决问题,不再是机械性地完成作业,而是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在双向互动的协同学习以及个别学习的指导中,更需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督促、管理和激励。
3 数据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收集到的数据包括:课前问卷、学生平台学习记录、实验报告、实验作品、学习反思、课后后测问卷和学生访谈等,利用三角验证法评估学生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实践能力。
3.1 学生多媒体课件技能分析
(1)问卷调查分析
笔者根据黄琰的《基于DBR的翻转课堂实验教学设计与应用》问卷以及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培养目标,从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翻转课堂的认识几个维度设计前测问卷和后测问卷。在前测与后测中发放了53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3份,在后测中发放了53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5份,问卷的有效率为85%。
在前测问卷中,7.41%的同学知道课件制作的过程,30.04%的同学知道PPT的插入图片、声音和动画,但是85.61%同学认为自己不知道图片效果、排版和动画的设置及使用技巧。从后测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78.89%的学生认为通过翻转课堂的学习自己的PPT操作技能有大幅度提高,能够灵活运用PPT技能制作课件或其他作品;只有2.22%的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这说明翻转课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特别是学生对图片的处理技巧、炫酷的创意动画制作、排版、图表以及文字的使用规则掌握得较好。
(2)学生多媒体课件作品分析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能力是“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考核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学生的作品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对于教学设计的理念以及PPT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多媒体课件”作品的学生成绩全部在70分以上,80—90分有10人,占18.88%,90分以上有3人。多媒体课件作品得分分布如图1所示。从图1中我们发现,学生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掌握很好,得分集中在23—25分;在技术性方面23—25分有29人,26—28分有8人,大部分学生课件做得界面美觀,排版美观、简洁,动画运用合理。艺术性得分集中在20—22分,课件设计色彩、风格做到统一,页面布局合理,课件结构层次清晰,部分同学在制作课件、自己设计模板方面具有一定的原创性。整体来说,学生作品在动画方面,能够应用恰当的动画,引导人的视线,突出重点与难点内容。在媒体选择这方面,恰当合理地运用图像、音频和图形,形象生动地展现课件内容,在学习导航上具有很好的启发性。综合问卷调查结果和学生作品得分,说明了学生熟练掌握了PPT操作技能,能够综合运用图形、图表、图像和动画以及字体来设计多媒体课件。学生在创新方面得分集中在6—9分,有4位同学得到9—10分,这说明学生能够掌握PPT操作技能,但是如何利用图形、图表和图像进行创新设计,还需要自己多练习,毕竟一门课程的学习不是期末就意味着结束,要达到创新,需要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和体会,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3]。
3.2 学生信息技术检索与应用能力分析
在课前通过问卷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72.22%通过检索无法找到自己的答案,85%是等待课堂上教师帮忙解决或通过QQ在网上询问教师,79.63%学生都有强烈的提高检索能力的愿望。经过一个阶段的课程学习,通过后测问卷调查发现,当学生学习遇到问题或困难时,自己开始在网络上查找正确资料的比率为48.89%;在QQ群问老师或者在平台讨论区发帖的学生占11.11%;问同学或室友占37.78%;留着课堂上交流的仅占2.22%,如图2所示。这些说明了学生现在具有很强的检索意识,检索能力明显提高,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特别是在论坛中,在课程的动画方面,论坛有很多有价值的帖子,学生通过论坛相互解决问题。同时从对学生的访谈来看,学生都非常喜欢这种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认为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仅激励着他们的学习,调动积极性,提高他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促进他们思维发展,学会积极地解决问题。
4 结论
(1)翻转课堂对于操作技能方面的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对于操作技能课程学生可以边操作边观看,通过课前或课后反复观看视频,最终达成学习目标。而这一学习过程正符合操作技能课程的特点,要求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内化知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课堂通过综合项目, 在具体情境和案例中综合应用基本操作技能, 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操作技能。
(2)课堂活动设计是翻转课堂教学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因素。设计好的课堂活动设计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把课前学习的知识进行知识内化。课前的学习视频就像一颗小珍珠一样,而课堂的任务就是把珍珠穿成一条漂亮的项链。学生在把自己的课前学习知识的小珍珠穿成项链的过程中,应用课前知识,实践课前知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制作各种样式的项链。
结束语
翻转课堂目前在国内已经广泛应用在各学校、各学科。关于翻转课堂的验证效果各不相同。教无定法,每位一线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要使翻转课堂发挥它的特效,我们不仅仅需要结合本校的学生特点,将现有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还需要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进行重新设计,对教学评价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31025.
[2]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0527.
[3]黄琰.基于DBR的翻转课堂实验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责任编辑:侯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