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

2017-03-30高香萍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乙肝疫苗乙肝病毒

高香萍

【摘要】 目的: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接诊的乙型肝炎病毒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120例实施研究,納入研究孕妇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最终均生产单胎新生儿,且无死亡新生儿,对照组新生儿仅仅采取乙肝疫苗处理,研究组孕妇与新生儿均实施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处理。观察记录两组新生儿宫内与出生后HBV感染率、出生时与出生半年时HBsAg转阴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新生儿宫内、出生后HBV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出生时与出生半年时HBsAg转阴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应用在母婴中,能起到不错的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减少HBV感染,提高HBsAg转阴率,值得借鉴。

【关键词】 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

doi:10.14033/j.cnki.cfmr.2017.8.0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8-0114-02

目前,HBV感染数目较大,而我国属于高发地区,约有1亿左右[1]。HBV感染途径较多,尤其以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及性传播等为主,在HBV携带者有40%左右主要是因母婴传播造成,为此需加强重视。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传统比较常用的方式,不过从已有临床研究来看,尽管新生儿出生后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处理可阻断90%母婴传播乙肝病毒,但依旧有10%左右接种失败后感染乙肝病毒[2-3]。随着研究深入,疾病预防中心推出了一种新型方案,即孕妇与新生儿均联合采取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处理,笔者所在医院实施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纳入对象120例,全部为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乙型肝炎病毒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纳入时间2014年4月-2016年4月。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最终生产均为单胎,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肝肾功能异常等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年龄20~38岁,平均(25.8±1.3)岁;孕周37~42周,平均(39.87±1.03)周;孕次1~5次,平均(1.84±0.45)次。研究组年龄20~37岁,平均(25.5±1.6)岁;孕周37~42周,平均(39.79±1.12)周;孕次1~6次,平均(1.91±0.43)次。两组患者年龄、孕周、孕次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孕妇并未注射任何药物,采集1 ml新生儿出生时血液,于新生儿出生后1 h内、1个月时、半年时接种乙肝疫苗。研究组孕妇在妊娠28、32、36周时均采取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联合处理,共计处理3次,新生儿出生后采集1 ml血液,并在出生后1 h内、1个月时、半年时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新生儿宫内与出生后HBV感染率、HBsAg转阴率,并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录入Excel表格,统计学分析采取SPSS 18.0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宫内、出生后HBV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出生时与出生半年时HBsAg转阴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乙型肝炎属于临床常见多发性疾病,除了发病率极高,还有极强的传染性,若不及时诊断与治疗,病情恶化后会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一旦进展到晚期,则有肝功能障碍,门静脉压力值显著升高[4],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乙肝传播途径较多,如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及性传播等,但母婴传播最为常见,会影响母婴预后效果,需尽早预防与处理。通常情况下,乙型肝炎病毒在母体会复制,或释放抗原表达,其肝组织持续性复制后除了会生成大量纤维组织,还会加重肝纤维化,健康肝细胞总数明显下降,肝组织储备能力也会相应降低,从而发生新生儿病毒感染。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属于比较常用的预防乙肝病毒药物,笔者所在医院近几年也有相关研究,但传统方式单纯接种新生儿,而未对孕妇进行处理,为此笔者所在医院针对孕妇与新生儿实施了研究。

笔者所在医院针对接诊的乙型肝炎病毒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新生儿仅仅采取乙肝疫苗处理,研究组孕妇与新生儿均实施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处理,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可知:研究组新生儿宫内、出生后HBV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出生时与出生半年时HBsAg转阴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郁春艳[5]针对33例HBsAg阳性孕妇(实验组)与33例孕妇(对照组)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后单纯采取乙肝疫苗注射,实验组则在新生儿出生后采取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处理,结果显示实验组新生儿脐带血HBsAg阳性率为6.06%,对照组则为21.21%,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彭静媛等[6]针对246例HBsAg阳性孕妇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仅仅对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接种,而观察组则对孕妇与新生儿实施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接种,结果显示对照组新生儿宫内HBV感染率为22.76%,明显高于观察组9.76%(P<0.05);1年后,观察组HBV感染率为1.63%,明显低于对照组16.26%(P<0.05);同时观察组新生儿出生时与1年后HBsAg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从这些研究中均可看出,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有不错的效果,可以明显减少HBV感染,并提高HBsAg转阴率。

乙肝疫苗是一种乙肝病毒抗原,若新生儿接种这种疫苗后,疫苗会刺激机体,促使其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达到有效杀灭病毒的作用[7]。通常情况下,单用乙肝疫苗能达到预防病毒肆意传播的效果,但这种药物因作用时间较长,起效也极为缓慢,为此在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时效果并不明显,为此笔者所在医院参考相关研究,将乙肝疫苗结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应用在母婴中,乙肝免疫球蛋白内有大量免疫球蛋白,有着良好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但其进入新生儿体内后,新生儿被动接受药品中的抗体,迅速形成免疫力,除了起效迅速,还能有效清除血清病毒,避免发生如乙肝病毒样的定位感染,这样便能预防母婴传播[8]。乙肝免疫球蛋白属于高效能免疫球蛋白,生产过程是由HBsAg阳性血清经纯化和浓缩制成,能和机体HBsAg中和,产生清除病毒的能力,而且还有特异性(被动免疫)效果。

综上所述,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应用在母婴中,能起到不错的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减少HBV感染,提高HBsAg转阴率,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马磊.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对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探析[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3,18(5):83.

[2]何卫华,郭芳,金晓舟,等.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29(1):71-73.

[3]宋婷婷,单芙香,程锦泉,等.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效果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6):497-499.

[4]陈志英,王丽芳,张永茂,等.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9):1326-1327.

[5]郁春艷.分析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疗效观察[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6(82):59-60.

[6]彭静媛,黄蓉.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13(3):103-105.

[7]李秀玲.探讨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免疫效果分析[J].医药与保健,2014,18(10):47.

[8]宋亚飞,魏莉延.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27):147-148.

(收稿日期:2016-11-08)

猜你喜欢

乙肝疫苗乙肝病毒
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对预防母婴传播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怕吗
已经打过乙肝疫苗的儿童为什么还会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疫苗接种,你最关心的6个问题
为什么乙肝病毒是最厉害的肝炎病毒?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该做什么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乙肝患者吗?
如何阻断母婴间乙肝病毒的传播